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报告

时间:2021-08-08 03:09:21 华夏高考网

【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必须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深刻认识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同志指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新形势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实践自觉。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决定着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国兴邦的重大战略,成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想文化、不同道德观念、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用*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这些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多样化、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但一些地方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贫乏,尤其是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有的党员干部信仰迷茫迷失,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比较严重,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树立新风尚,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把服务人民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文化小康”。

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柱。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纵观人类发展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些在当时物质文明强盛的国度,通常也创造了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在物质生产上不断创造奇迹,同时也需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新的辉煌。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以经济科技的国家硬实力的直接较量,也表现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的国家软实力的深度角逐。中华民族走过苦难辉煌的近代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懈奋斗,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肩负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高举精神旗帜、传承精神基因、强化精神纽带,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谱写中华文化新的篇章。

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新形势下,加强*建设,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必须按照《建议》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贯彻落实*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原则,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职责。必须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战略方位和工作重点,谋划精神文明建设、部署文化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凝聚精神动力、营造舆论氛围、增强道德支撑。

以理想信念为根本。培育和践行*,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重在建设。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针。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抓好工程项目,抓好日常平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建章立制、依法管理,妥善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必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

为民利民惠民。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发挥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是增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开创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和新载体、新途径,加快文化机制、内容、业态、形式等各方面创新步伐,引领时代潮流,引领时代风气。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打好组合拳、奏好交响乐,汇聚起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建议》精神,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切实把加强*宣传教育、坚定人们的信仰和信心作为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同志系列重要讲话是*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以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带动干部群众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及其他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作用,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坚持用中国梦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时代主题,*是我们的兴国之魂。要把中国梦和*宣传教育作为我们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坚持价值观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提升全民族的精气神,塑造全社会的新风貌。要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做到经常抓、长期抓,真正把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精心设计和组织好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注重通过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乡规民约等,向社会传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

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要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文艺评奖,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化产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推出一大批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系统梳理传统文化典籍,提升文物保护质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丰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载体,加快地方戏曲振兴发展,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使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要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创新形式内容,提升思想道德内涵,注重实际效果。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制度化,深化文明旅游,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使*文化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大网上突出问题的治理力度,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中国形象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能与国际交流的对外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格局,打造重点品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组织新闻发言人、国际新闻评论员、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出境公民等宏大队伍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创新对外文化贸易方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优秀影视剧、图书作为拳头产品,努力提高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篇2】

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实质,必须牢牢把握新形势、新变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定的发展信心,集中力量把伊春的事情办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与经济融合、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实质,必须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始终保持“稳”的基本面、“转”的势头、“进”的态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充分调动各方面转型发展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必须理解运用新理念、新观点,谋划和推动伊春转型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伊春决战决胜小康社会的冲刺期、转型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加倍努力,就一定能够如期同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伊春转型发展。一是坚持绿色发展,走好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伊春未来的发展定位和方向,也是主线和基本路径。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新鲜。要推动“3+X”优势产业向绿色要效益,加快转型升级。要以绿色化思维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森林食品北药业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叫响“绿色”品牌,建立“从地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实现“种得好、养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把伊春打造成为“中国森林食品之都”。生态旅游业要致力于打造国际化森林生态旅游名城,大力发展“旅游+”,推动工业、森林食品北药业、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助推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要坚持绿色招商,加快推进园区建设集约高效,全力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和养老养生、医疗康复、商贸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打造绿色环境,引导居民养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的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模式。二要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伊春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创新驱动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助推器,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第一动力。要牢固树立绿色化思维、互联网云思维、金融资本思维,以发展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新体系的构建,助推伊春转型升级。重点加快推进“3+X”产业与互联网、金融互动融合,给优势产业插上互联网和金融的翅膀,推动创新要素的集聚,加快“3+X”产业步入互联网时代、电商时代和金融资本活跃时代。三要坚持开放发展,全面构建伊春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要以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当前,要抓紧利用好俄罗斯实施远东开发与我省“龙丝路带”建设的机遇,重点推动对俄开发开放。要加大与俄方的沟通协商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尽早使嘉荫口岸复关。四要坚持协调发展,不断提升伊春转型发展的整体效能。要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协调发展,着力补强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短板,切实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五要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上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提升全市人民幸福指数,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各地、各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好全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和宣传解读,原原本本、精读细研,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上率下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深入学、扎实学。市委宣传部要抓紧制定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好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注重与基层干部群众互动交流,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各新闻媒体要集中版面和时段,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当前,要结合实际,扎实抓好伊春市“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坚持适度超前和务实管用相统一,真正使规划既“接地气”,又鼓舞人心。要积极做好与国家和省规划的对接,争取伊春市在“十三五”期间得到更多国家投资项目落地和政策支持。要坚持全市统筹,着重做好顶层设计。要广开言路,多方征求意见,使规划既符合中央、省委的要求,又结合伊春实际、体现伊春特色。

现在距离年底只有不足两个月时间,各地、各部门务必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鼓足干劲,排除万难,全力以赴抓推进,促落实。要对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进行一次全面对标和排查,对照目标找差距、定措施,务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冬季旅游、供暖供水、帮扶救助、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项工作,提早谋划好明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收官做好冲刺,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