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汇总】

时间:2021-05-15 08:48:31 华夏高考网

【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1】

年初,受组织选派,我来到省地税系统双联村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中河村任职。结合近两年在中河村的工作实际,就如何以精准扶贫确保精准脱贫,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精准定位精准施策是扶贫开发的基本要求。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准确定位扶贫对象,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就要变传统的“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确滴灌”式扶贫,这就需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核查认定、民主评议、动态管理。其中入户调查是前提,驻村帮扶工作队要深入农户,扎实开展调查,认真核算摸底;民主评议是基础,对所有提出申请的贫困户,要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靠实责任是保证,通过实行层层签字负责,靠实精准扶贫工作组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具体责任;公示公告是关键,对所有贫困户名单,要及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按照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原则,制定帮扶计划,实施挂图作战。

利用政策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扶贫开发的关键举措。由于大多数贫困村地处浅山区或深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是造成贫困村发展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精准扶贫中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突出表现在农村道路通行等级低,附属设施不到位,个别村道路晴通雨阻现象时有发生;自来水入户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推进缓慢,吃水难、用电难问题长期存在;贫困村土坯房大量存在,与安全稳固住房要求有一定差距;土地整治项目任务重,贫困地区中低产田大量存在。而要彻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就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17”精准扶贫方案,打好省市区扶贫攻坚“组合拳”,利用好国家政策性资金,扎实推进水、电、路、房、田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关键的地方,真正“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以中河村为例,要彻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至少要整合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这是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基础。

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产业扶贫的唯一出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为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作为产业扶贫和扶智的重要措施,通过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加快农村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民增收产业结构。特别要着重培育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积极探索贫困群众通过入股分红、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等多种模式,提高贫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而实现带动增收致富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快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组织,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组织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优势作用。

金融资金扶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活力源泉。缺少发展资金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贷款难问题长期困扰贫困群众发展致富。要积极筹措财政扶贫资金,在贫困村组织成立扶贫互助金协会,探索以贫困村互助金协会为平台,政府、企业、帮扶单位和社会组织捐资、注资、多元开放的扶贫互助金融资方式;允许通过农户联保,村扶贫互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扩大资金融通总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以多种模式参与扶贫小额信贷,对有资金需求的贫困对象提供贷款流程简化、贷款环节减少、贷款环境优化、贷款利率优惠的金融支撑。进一步加强对贷款农户的诚信教育,提高贷款农户的信用意识,实现金融资金撬动扶持的最大效益。工作机制创新是形成精准扶贫强大合力的重要抓手。为有效破解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扶贫资源分散、力量薄弱、成效不明显的难题,就必须加快制度机制创新,不断推动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坚持以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汇聚力量、精准帮扶为着力点,推动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强村带动、能人引领”工程,充分依托强村在党建、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组织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引导致富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解决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难题。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民间商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进一步壮大扶贫力量,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稳步推进精准脱贫步伐。

【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2】

按照*的要求,精准扶贫务必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走因地制宜之路,立足自然生存环境条件差、生产力落后、生活不宽裕、家庭增收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当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拟出清精准扶贫思路,制定出台切合发展实际的精准扶贫规划,切实扫清工作中的思想障碍、工作障碍和诸多环节中的“肠梗阻”,把精准扶贫中的“短板”补好,把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因势而为、趁势而谋、主动出击,在观念上更新、管理上创新、落实上下功夫。务必在抓牢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过程中, 紧密围绕“从输血型扶贫到造血型扶贫转变,从帮扶贫困群众被动等靠要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转变,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助农增收产业实现物质上脱贫到培育和践行*,从思想上扶智、精神上脱贫转变。”真功实做,强基固本舒精活血,固本培元强筋壮骨,形成精准扶贫抱团使劲合力。

一、以思想引领、规划先行、政策落地为先导。

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实践,行动方向的正确性来源于思想实践的正确与知行合一。因此,精准扶贫首要的是花功夫、下大力把*、党和国家指导抓好“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就开展“三农”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各地的成功经验广泛进行宣传和交流,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一是开展*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涵盖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培养和践行*,是农村开展精准扶贫的精神食粮、精神信仰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具有凝心聚力功能和价值评判功效。因此,抓精准扶贫与抓*培养和践行,有利于正确处理脱贫与立志、治穷与治愚、思想文化教育与斩断代际贫困穷根相融和为一体的三者关系。有利于在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工作中,发挥出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进步等作用。有利于农村良好的乡风民俗、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的淳朴沿袭和农村精神文明、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弘扬好正能量,凝魂聚气。有利于夯实贫困山区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具体工作要大力培养优良家风,培养先贤文化。大力弘扬好“不甘落后、只争朝夕、勇于担当、争创一流”的大关精神,讲好精准扶贫好人故事,传递好精准扶贫好声音。开设乡村道德讲堂、以案件释法讲堂、矛盾纠纷调解室,推进农村社会治安平安乡镇村、平安家庭创建。开展家庭美德身边行、崇尚科学技术破除迷信封建进农家、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文明进步新村创建。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评选,农村孝老爱亲模范、见义勇为模范、邻里互助模范、助人为乐模范评选,设置精准扶贫善行义举光荣榜及道德败坏、诚信缺失、信誉缺失黑名单榜。

二是强化建设美丽乡村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扮靓美丽乡村。推进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建设、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农家电子阅览室建设、开通农村绿色网吧。改善公共设施,改善文化条件,发展构建农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农村文化?民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好用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重点是建设好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康乐文体活动中心及心理辅导、身体理疗等咨询、服务、诊治中心。

三是认真解读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要通过以电视广播、发手机短信、出墙报、黑板报、工作简报、简明农村政策读本、精准扶贫三字经、张贴宣传标语及召开群众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沟通交流渠道,让惠农政策进农家,让群众当好政策知晓的明白人。在抓规划先行上,让群众明白,精准扶贫工作忌病急乱投医,忌缘木求鱼,忌盲人摸象。县、乡(镇)村在制定精准扶贫规划中,必须紧密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全新理念,着眼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及“十三五”发展目标要求,立足县情、乡(镇)情、村情,立足于解决百姓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因地制宜开展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听证会等,切实做到精准扶贫规划精准、耙向精准。在政策落地上,让群众知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精准扶贫定了调、作了决策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精准扶贫方向标,下达了限时精准脱贫的总动员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精准扶贫政策热点主要集中在改善基本医疗、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妇幼保健、敬老养老、全面实施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幼教事业发展及农村安居房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粮畜林烟、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整治、排污治理等方面。进一步体察民情、倾听民声,顺应民心,顺势而为,让广大群众特别希望的有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精准扶贫新政策、新举措落地生根,全面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目标,在民政、教育、文化、卫生民生保障项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安居房建设及种养殖业发展等方面的惠民、惠农政策一而贯之到村入户,做到挤干水分、不打折扣。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