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7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很多人说江一燕不太像明星,一点也不高调,很多时候都在做和演艺无关的事,安静得仿佛圈外人。她玩摄影,拿过《国家地理》的摄影奖。她做公益支教,入选过“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而这些,都是在得到一定成就后大家才恍然察觉,原来她还在做这个!近日,江一燕加盟《朗读者》,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小时侯很孤独,一位舞蹈老师对她的个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江一燕表示这位老师就是那种沉默却充满力量的人,自己无论是低调做事的风格还是践行公益,都与那位老师的影响分不开。
影响一生的老师:想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
如果不是《朗读者》,很少人会知道对江一燕影响最深的人会是一位默默无名的舞蹈老师。节目中,江一燕坦言这位名叫章燕的老师将小时候的她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给了她面对生活的勇气。至今她都记得老师骑着自行车载她回家时的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非常幸福”。
如今,江一燕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师”。在她每年都去支教的山村里,“小江老师”的每次到来,对孩子们来说都像过节一样。在那里,江一燕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明星身份,“蓬头垢面”地和孩子待在一起。而这份坚持了十年的事业,也离不开章燕老师的影响。江一燕表示,在因病去世前,章燕还一直在结对帮扶山区的孩子,当地希望工程寄给章老师的信也被她一直保存至今,“我觉得她是特别平凡的老师,有些柔弱但力量非常强大。她也是那种沉默寡言的老师,她不会说很多。但是我觉得她的做的这些事情学生都会看在眼里。所以我相信我自己做的很多事情是跟老师给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影响,江一燕也希望能传递给更多的人,在采访中,她表示:“其实我老师的故事很长,真的希望有机会把它拍成电影。”
低调公益的理由:公益不能盲目去做
与许多明星的高调慈善不同,江一燕做公益支教一直安静而低调。她甚至不希望媒体去采访报道这件事,因为她觉得这会打扰到学生们的生活。尽管她也知道很多热心人真心想要帮助孩子们,但却并不赞成大家随意奉献爱心。采访中,江一燕表示:“我认为很多东西包括支教,真的不是盲目的,因为一味的盲目地给与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心里有一个接受度,就是他会怎么看待捐助。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无论如何,首先我的原则是让孩子们依然在一个单纯的环境里面去学习,去正常的生活。”
而对于有需要的地方,江一燕往往会在实地考察后再做出帮助计划。去年,江一燕发现山区孩子因为缺乏学前教育,以至于在入学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导致很严重的自卑,从而厌学甚至放弃义务教育的权利。因此,江一燕决定捐助一所“爬行者幼儿园”,让孩子能在集体生活中多讲话,活跃思维,目前效果也不错。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也是需要时间观察,在真正了解之后才去付出行动,才更有意义。”
汇聚更多的力量:邀冯小刚、刘涛一起建幼儿园
不过低调并不代表不愿接受帮助,江一燕清楚地知道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为此她创建自己的“爬行者公益团”:团员们在各地建立分支,了解当地需要怎样的帮助,然后彼此帮忙。之前,有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写了一个物资清单,江一燕还发动了自己明星群里的朋友,让冯小刚、刘涛、赵薇等人帮着一起出力,大家也都积极参与,令她感觉特别温暖。
江一燕会让明星朋友们出物资,但绝不会要求他们像自己一样做支教老师,
她说:“我认为爬行者公益团是希望给予更多人帮助的平台,但帮助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可能真的不适合做支教老师,可能他们可以做像服务老人或是自闭症儿童的任务。”通过给具有爱心的人安排合适的任务,让每个人都能量力而行地投身公益,这对于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也是十分恰当的安排。身为影视明星,江一燕自然也不会浪费自己的优势,她说:“我希望我未来的创作方向是一些关于支教题材的电影,让大家了解支教,可以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好的价值观。”
篇二:2017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日前,在这场别开生面的中文诗歌朗读的“表演”中,中文拼音发音以及生硬的中文诗歌的平仄韵律,都让外国朋友们伤够了脑筋,整个朗读可谓是赚足了眼球。
“我对中国的古诗非常感兴趣,这次有机会诵读,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来自美国的Nicole告诉我们。此次GoChengdu网站精心挑选了几首描写成都的经典古诗词并已标注好拼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陆游的《文君井》,都是有感于成都之美而挥笔写下的绝美诗句。另外,GoChengdu还为大家准备了传统的汉服,穿着汉服朗读古诗词,别有一番风韵。
虽然有一些外国朋友刚来成都只有几个月,但大家对拼音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知识,一拿到古诗词,大家纷纷根据标注的拼音开始朗读起来,本来安静的茶社顿时就像古诗词课堂一样热闹。简单的热身过后,“够成都(GoChengdu)老外 朗读者”正式开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自美国的Franki用不太标准的中文“熟练”地朗读起这首杜甫的《绝句》, “读得最流利的人还可以得到大熊猫(玩偶)礼物,我已经练习了很多遍,第一名我非当不可”,Franki说道。学了两年中文的Alonso用中文流利地介绍完自己后,信心十足地开始朗读诗句,两年的成都生活让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吃货导游”,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吃遍成都的大小美食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当描写成都美景的诗句被外国朋友们一句一句用心朗读出来时,这些美景仿佛又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参加朗读的外国朋友们除了跟着拼音朗读,也对这些古诗词真正的含义非常感兴趣,满怀着对成都、对中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
当了解到这些古诗词都是描写成都美景的时候,大家也开始分享自己去过的成都有趣的地方。比如来自柬埔寨的Sokltep对蒙顶山意犹未尽,他告诉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再去一次。在大家热热闹闹的朗读声中,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大家也都得到了大熊猫玩偶作为纪念,正是因为大家对古诗词的热爱,这一次的“够成都(GoChengdu)老外 朗读者”已经从一场友谊赛变成了诗歌分享会,回顾古今的经典诗歌,不忘朗读的力量,不仅仅是在成都生活的外国人,人人都是朗读者。
篇三:2017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上周六,《朗读者》播出第八期,在这期以“勇气”为主题的节目里,影视演员江一燕向董卿及观众讲述了“老师”一词给自己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及自己对它理解的深刻含义,并在现场深情朗读陈忠实先生的经典文章《晶莹的泪珠》,向祖国的每一位园丁致敬。周日晚,江一燕接受了记者的微信群采访,她对自己的恩师表达了厚重的感激,并分享了她在支教过程中的那些珍贵记忆。
十年来坚持做公益支教事业,是什么在推动着她?江一燕说:“其实也有很多人都在做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不应该被过度地去关注。因此也拒绝过很多的节目和访问。但是这次参加《朗读者》其实我是更想让大家知道我的老师。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好的老师或者好的长者、伴侣,能帮助他建立一个正面的人格。成长到今天,我想也是跟我的这些恩师有关。真的特别想去通过这个节目去感谢很多为人师表的老师。”而说起支教过程中的收获,江一燕表示,这一路上收获非常多,“因为我也在这个过程当中继续长大。在孩子们身上,我得到很多的勇气和鼓励,然后充满力量地回到城市面对我的工作,面对困境。当孩子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会像一个妈妈,变得无比地勇敢,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他们。所以这之间我觉得这种影响都是相互的。”
江一燕还讲了一件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其实第一年在山区拍戏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经常来看我拍戏,也是很开心很开朗的一个小孩儿。后来有一个村民无意告诉我那小孩是个孤儿。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个小孩儿那种很悲伤,很落寞的神情,转身就跑掉了。我发现大山里的孤儿心里面真的很自卑,很伤感。那个时候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说,永远会有人在爱你们,即使你没有爸爸妈妈。”江一燕说,“我作为一个陌生人进入山区,我可以让他们觉得他们不是孤独的,尤其当他们在学习,在奋斗,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希望能够给他们一种信念,一颗我心里曾经也有过的小种子,因为我知道那种爱,那种温暖,它的力量有多么的强大。”
江一燕表示,她希望将来可以创作一些关于支教题材的电影,包括一些教师题材的,志愿者题材的电影。如果有乡村老师的角色邀请她,她也愿意出演,“那我就是本色演出了。”江一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