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三)

时间:2021-08-21 14:09:43 华夏高考网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围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围绕增创后发赶超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能力。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后发赶超的战略支撑。聚焦开放平台。高水平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活动。力争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积极申建遵义综合保税区,与广西合作共建北海贵阳港。加快贵阳综合保税区二期、双龙临空经济区、《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贵阳示范园建设。完成贵阳航空口岸改造,培育毕节、铜仁、兴义等航空口岸。新增一批外贸基地、保税物流中心和检验检疫机构。聚焦开放区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争取开通黔渝新欧货运专列。落实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深化与成渝、长株潭等经济圈的合作。重点加强与瑞士、韩国、台湾等区域交流合作,更加重视与东盟、中东欧国家的交流,扩大与港澳的合作。货物进出口总额130亿美元。聚焦招商活动。坚持招大商、选好商,决不能以土地零地价、环保低门槛、税费乱优惠来招商引资。办好贵州?北京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茶博会等重大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履约率、入园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引进省外到位资金7000亿元。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实施科技管理改革行动。制定落实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行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发挥好贵州产研院的功能作用。实施科技平台建设行动。加快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500米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平台建设。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培育2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4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种子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0亿元。实施科技金融融合行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专利质押贷款等方式和相关基金,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实施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制定贯彻国家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行动。深入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个100工程”人才支撑计划、“百千万人才”和“六个一批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全省人才总量达到335万人。

(二)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培育壮大五大新兴产业。力争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4600亿元。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积极谋划建设全国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丰富“云上贵州”应用内容,推动贵阳建设全国首个免费WIFI城市。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贵阳呼叫中心建设,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推动电子元器件、软件与集成电路、物联网、视听产品等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大力发展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实施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建设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苗药进药典进医保。支持现有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新兴医药企业。建设一批大健康产业园区和基地,实施一批健身养生和职工疗养等项目。完成产值470亿元。大力发展以绿色有机无公害为标准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围绕建设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大省,以亩产论英雄,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效益。以资源禀赋为前提,加强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技术标准创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营销模式,大力发展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以园区为载体,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加快“十大文化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标识的文化品牌产品。培育新兴旅游业态,积极开拓高铁旅游市场,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筹办好旅发大会。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筑建材业。培育一批建筑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中小型建筑业企业,发展一批建筑业示范县、示范镇。推动建筑业与建材业深度融合。培育装饰石材产业集群,建设一批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立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实施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在抓好煤矿兼并重组的基础上,推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毕水兴能源煤化工等基地建设,支持六盘水等地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统筹电源项目建设,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电力行业转型发展,建成一批“四个一体化”项目。推进页岩气、煤层气、风能开发利用。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建成投产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巩固扩大白酒市场。优化“两烟”产品结构,做强“贵烟”品牌。深入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壮大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重点发展民用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精密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汽车及零部件、能矿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加速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业配套化。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制定实施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建成一批服务业集聚区。

企业是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的基本单元。要把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作为重点抓手,满腔热情为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搞好服务。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支持他们加强要素保障,开足马力生产;对有困难、有潜力的企业,帮助他们破解发展难题,尽快走出困局;对近几年观摩的产业项目,开展“回头看”,协调推动企业投产达产。

(三)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加强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促进我省约3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引导约500万人就近就地城镇化,改造约450万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城郊村。优化城市结构布局。培育黔中城市群,提高贵阳首位度,壮大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做强县城,做特小城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打通园区、城区和景区的通道,促进产城景互动融合。加强绿色生态城镇建设。妥善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因地制宜定功能,因势利导搞建设,让山水、田园、村庄、社区各美其美,共生共荣。增强城镇经营管理能力。合理划定城市边界,科学安排城镇建设规模,注重城镇风貌设计,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乱铺摊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高贵安新区开发建设水平。用好开放平台,打好生态品牌,抓好中心区建设。突出功能配套,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建设一批功能性园区和引领性项目。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十河百湖千塘”等一批环境工程。完成投资600亿元。

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在城乡统筹上下功夫。推动“六个小康”与全省基础设施大网络、“5个100工程”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有机结合,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县为主体,整乡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改造,在贵州大地渐次铺展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善做山和水的文章,保护好溪流、林草、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传承好传统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机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让更多的游客在乡村坐下来、住下来。在融资运营上下功夫。加大财政投入,密切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建立建营管一体化机制,确保各项设施正常运转、永续使用。

(四)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全力做好“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千方百计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好粮食增产工程和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加快西南粮食城等粮食物流园区建设。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三农”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做到“接二连三”。积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企业加农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加强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引导和规范,禁止耕地“非农化”。加快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搞好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的再利用,强化基本农田永久性保护。加强疫病防治、质量安全等体系建设。加大农业发展支持力度。确保财政对“三农”投入只增不减。积极发展“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资本,开展人均收入超过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的“双超村”创建活动。

加快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聚焦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做到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深入推进片区扶贫、整体扶贫、党建扶贫、社会扶贫、对口扶贫,重点扶产业发展、扶基础设施、扶民生改善,加快扶贫开发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坚持“四到县”,整合用好扶贫资金,加强扶贫资金审计。实施扶贫职业技能培训“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

(五)紧紧围绕强基础稳增长增后劲,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狠抓国发2号文件项目化落实,争取国家“七个重大工程包”项目支持。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投资5800亿元、民生工程投资800亿元、城镇建设投资155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000亿元左右、交通投资1565亿元、水利投资220亿元、信息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电网投资54亿元。力争民间投资7400亿元,中央新增补助200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0亿元。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贯通沪昆客专贵阳至长沙段,加快安顺至六盘水等城际铁路建设,铁路营业里程突破3000公里;开工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等铁路,争取贵阳至南宁客专开工建设,贵阳至襄阳客专等铁路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推进环贵州高速公路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1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新增通村沥青(水泥)路1.5万公里。建成构皮滩水电站翻坝枢纽工程。完成兴义机场改造,力争启动实施龙洞堡机场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威宁机场,新开加密航线30条。开工40座骨干水源工程,力争开工马岭、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实施68处引提灌工程,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及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争取观音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打造全国信息交换枢纽,出省带宽突破3000Gb/s,通信光缆超过50万公里。完善500千伏输电主网架,加快天然气网络建设。多方聚力搞好投融资要素保障。深入实施“引金入黔”工程,加强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设,争取新设立民营银行。注重金融创新,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外资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45万亿元。加强用地、用水、用电等各项保障。多措并举促进大众消费。争取国家“六大领域消费工程”项目支持,加快培育消费热点。规划建设一批物流中心,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强农村商贸流通设施建设,推进建材和农机下乡,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创新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等风险。有效有序用好举债手段,用足用活债务存量,科学规范债务增量。提升经营能力,加强财源建设,落实新预算法,严格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制定存量债务化解办法。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密切关注和防范金融等领域潜在风险。

(六)紧紧围绕优化生产力布局,务实推进重点发展平台和通道经济建设。聚焦“5个100工程”项目内容建设,完成投资5190亿元。推动100个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注重项目产出和产业配套,把项目装进去、把产品做出来。把握好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节奏和力度。狠抓现有企业产出和新兴企业培育,支持园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完成投资3500亿元。促进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增产增效。注重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收入。加快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建,推动园区特色产业与现代加工业、物流业、生态观光业有机结合。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增强100个示范小城镇生机活力。注重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把绿色小镇的路子探索出来、把城乡统筹的作用发挥出来。打造一批具有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绿色小镇。推广示范一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的联动模式,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二重唱”。提高100个城市综合体品质品位。注重功能完善和质量提升,把传统和现代元素融进去、把特色精品做出来。不贪大、不求洋,运用智慧技术和贵州文化元素,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貌的现代建筑。引入高端市场主体、专业经营团队,打造精品组团。建成100个主导功能建筑。提升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内涵魅力。注重特色彰显和服务优化,把景点做成景区、把景区串成线路。留住贵州山水人文的本色和本源,重视特色文化的挖掘和表达,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成龙配套搞好服务,打造一批知名旅游品牌。

统筹推进重点发展平台和通道经济建设。实施“两高”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推进“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建成一批“多式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加快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注重产业、城镇、场站的互动融合,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城镇功能区和商贸物流基地,打造通道经济发展核心区。

(七)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着力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把“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记在心头、落在实处。着力在“治”上下狠劲。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编制实施草海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贵阳等大中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推进工业节能五大攻坚计划,加强工业“三废”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着力在“建”上求突破。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实施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营造林40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3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林业经济。着力在“管”上出实招。坚持零容忍、下重拳、出狠招,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保“六个一律”两把“利剑”,强化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生态环保不作为、乱作为。

(八)紧紧围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和谐稳定,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走均衡发展、内涵发展路子,继续实施教育“9+3”计划,大力实施基本普及15年教育计划,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增8个以上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基本建成贵州大学新校区二期工程,加快花溪大学城二期工程、清镇职教城建设,完成中职“百校大战”。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标准化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扩大中心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增量,推进三甲医院创建,鼓励社会办医,加快解决“看病挤、住院难”问题。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农民跨省就医费用结报试点。搞好疾病预防控制。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八大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多彩贵州品牌研发基地。加大民族村寨和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投入力度。培育和践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办好国际田联世界越野锦标赛和省九运会。全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普遍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制度,实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健全村务、居务、厂务公开制度。推进“平安贵州”建设,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强社区矫正,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发展民族等各项事业。制定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重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双拥优抚和外事、人防、参事等工作。

(九)紧紧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扎实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努力扩大就业。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和“双百工程”,发动能人创业,引导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妇女创业,促进科技人员创业,积极帮助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就业。多管齐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办法,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加快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狠抓安全生产。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六打六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强化市场监管。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和信用信息平台。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严打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行为,保障基本民生价格稳定。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1)10个县、160个乡镇减贫摘帽,完成78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2)“3个15万元”政策带动就业10万人,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万人。实施锦绣计划,培训绣娘1万人。(3)实施地质灾害三年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今年尽早完成238所学校地质灾害治理。(4)继续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9+3”计划。新建1000个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600个农村幼儿园。(5)实施13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工程。新建50个乡镇计生服务站、500个村级计生服务室。(6)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50.2万套、竣工17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5万户,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房3.5万套、搬迁15万人。(7)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建立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每人每年补助600元。(8)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增养老服务床位3.5万张。(9)建成30个示范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所有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联网直传。(10)新增2万个治安监控摄像头、3000个智能报警点。我们要努力把上述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切实兑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各位代表!精彩事业谱写绚丽诗篇,多彩贵州奏响壮美乐章。总结成绩,我们要为各族人民点赞;开创新业,我们要为各级干部加油。让我们紧密*同志为*的*周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进,乘势而上,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