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主张过分提倡国学”,汤先生如是说。在喧嚣的时代,他是个冷静的介入者,面对泛滥成灾的“国学热”,他时刻保持警觉,他说:“在悄然兴起的‘国学热’中包含着某种走向意识形态化和国粹主义的可能性。”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汤一介先生就提倡“国学”,但他提倡的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国学”。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中心论”的消退,整个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有益于文化的健康发展。他认为不能孤立地、盲目地提倡“国学”,否则有可能使中国文化再次游离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之外,重新滑入狭隘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陷阱。
汤一介中西融通的实践,集中体现在中国文化书院上。1984年,中国文化书院成立,这在当时是国内第一家民间学术团体。初建时,得到冯友兰、张岱年、朱伯?等先生的大力支持。“大家希望我来做院长,我的想法是如果建立这样一个学术团体,一定要像蔡元培先生一样,‘兼容并包’。所以我联系的学者是各种各样的,有梁漱溟、冯友兰先生,也有李泽厚、庞朴,还有‘全盘反传统’的,如包遵信等。我觉得学术是天下之公器,只有兼容并包,才能有自由的讨论环境,才能真正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中国文化书院的创办引领了当时的文化热,揭开了中华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序幕,掀起了一场中华文化的启蒙。
6月29日,北大儒学研究院成立,汤一介出任院长。“这是长期以来我想做的一件事。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儒学的基地。儒学研究院首先是一个研究的平台,把《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等机构整合在一起,共同做课题、带研究生、开设儒学课程。同时,它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加强与国内外儒学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因此我们成立儒学研究院的目标和宗旨是:‘放眼世界文化潮流,传承儒学思想精粹,阐释儒学特殊理念,寻求儒学普遍价值,创构儒学新型体系。’”
在儒家思想与典籍研究方面,汤先生也有一套宏大计划,要组织专家学者撰写五部大书以体现对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