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一年级的课本“胖了一圈”
变化一:先识字后拼音,先学“天地人”再学“a o e”
翻开小学语文新教材,原本占据第一课的“a o e”被“天、地、人、你、我、他、金、木、水、火、土”取代,9月1日上小学的孩子们将先认汉字,开学一个多月后再学拼音。
变化二:小学低学段的认字量有所减少
在降低学习汉语拼音难度的同时,小学低学段的认字量也有所减少。
变化三:增加了古诗文
语文新教材中还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分量。
古诗文篇幅上,小学增至129篇,占选文总体数量的30%左右,初中有132篇,且选文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选择。同时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友”“信”“和”等传统文化关键词,设计了一系列专题活动;教材还大量编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课文,如《纸的发明》等。
变化四:培养读书兴趣
以前教材编写普遍是主题单元,此次统编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织单元的方式来编排。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记者采访得知,统编教材中,课文数量减少,但衍生阅读量大增。教学上也改变以往只注重精学精讲的方式,精学的同时还要注重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小学语文还安排了“亲子阅读”,让孩子和大人一起读书。初中则安排名著导读、古诗文诵读,“统编新教材主治不读书、少读书。”
【道德与法治】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道德与法治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介绍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还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教育。
法治知识课程也进入义务教育课堂。小学六年级、初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法治教育专册,系统讲授宪法等知识。据统计,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开设《科学》课】小学一年级新开设《科学》课
今秋开学,全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根据教育部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原则上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教育部要求,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教师要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新闻:后年中小学所有年级使用“统编教材”
根据教育部发布,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这项工作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历时五年,完成了全部的编审工作。
从今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新教材的使用范围还将扩大,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