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三部门文件要求中小学必须有劳动教育课

时间:2021-04-22 04:26:24 华夏高考网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8月3日下发《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提出用3年至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意见》还要求有效发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推动创建一批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劳动教育被弱化和淡化

《意见》认为,总体上,我国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学校里,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在社会上,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淡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表示,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

聘请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

《意见》要求,将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渠道。

各地各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也应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意见》指出,各校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开展养殖。各校可以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广开渠道,开门办学,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意见》要求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加强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

《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要求各地各校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并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闲置校舍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闲置厂房等社会资源,建立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从而满足劳动教育需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劳动教育资源显得缺乏,关键在于开发不足。劳动教育资源本身是很丰富的,工厂、农场、商店、田园,到处都可以是劳动教育的场所。 (北京8月3日电记者陈鹏)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