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炒股的利弊 大学生炒股该不该鼓励

时间:2022-01-17 00:11:09 华夏高考网

新一轮股市大热,暴富神话不断传出,90后大学生也开始不断涌入,学习和炒股间不断碰撞出校园里的“交响曲”。甚至有媒体以“班上20个男生,现在有15个在炒股,几乎都赚了钱”为主要内容做了报道。大学生炒股挣钱,是少数个案还是普遍现象?是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还是在纵容和误导大学生投机?我们选取了几篇文章,与读者分享其中的精彩观点。

大学生炒股不宜提倡

■铁铮

原本是某大学金融专业类学生炒股那点事儿,让不少媒体硬给套了个误导性极强的标题。认认真真看完某报近日发表的有关报道后,再看这样的标题,笔者也真是醉了:《大学生上课盯手机看股市,班上20男生15个炒股赚到钱》,真的可以做“标题党”的经典案例了。

上课时用手机看股市波动的学生到底有多少,报道里并没有具体说。“班上20个男生,现在有15个在炒股,几乎都赚了钱”,也只是某校投资学专业一个班的情况,不具有代表性。在浅阅读时代,这样的标题给人的深刻印象是:现在大学生炒股成了普遍现象,而且都赚到了钱。事实并非如此。

有的报道即便有些失实偏差、有的标题即便有点耸人听闻,也无大碍。但笔者真担心,如此这般的报道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误导学生匆忙入市。

作为投资学等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有些炒股的实践经历并非没有一点好处,但决不能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炒股上。因为大学所办的投资学专业,显然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的股民培训班。它重点培养的是学生从事各类投资活动的科学决策和管理能力。其中既包括实务投资、金融投资,还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等。学生要掌握财经、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外国语言阅读交流的能力。这些只靠在股市里扑腾几下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即便是对这类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炒股也只能是点缀,而不能成为主业。为了在股市里赚点小钱而耽误了学业,无疑是本末倒置,也会得不偿失。可以取而代之的做法是采取模拟炒股的方法,既无经费之忧,又多了炒股的经历,还不影响学业。

至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不能说股市猛于虎,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每个投资者都应烂记于心,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学生阶段应该强调以学为主。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下体验结合起来、把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但也不能用单纯的某种实践活动来冲击学业。

世界这么大,诱惑实在多。应该看到,入市炒股的学生虽然并非主流,但现在的确有些学生没有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对此,社会、学校、教师、家长不能掉以轻心,要积极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使其保持清醒。(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拿炒股当理财教育太天真

■朱四倍

“20个男生,15个炒股都赚了钱”,这种话本身说服力极其有限,不仅在于样本的局限性,更在于描述的模糊性,表达指向的假想性。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学习资金主要靠家庭供给,能自身拥有生存资金的学生属于少数,对自身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缺少理性评估,用极端例子来渲染大学生炒股的“传奇”个例,不是无知,就是在故意引诱大学生冲动对待股市。

“白日看大盘,夜间梦牛市”能成为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吗?大学宝贵的青春年华能耽误得起吗?弄不好的话,为青春埋单的是个体,为“神话破灭”的债务埋单的则是家长,这难道是理性的吗?一句话,无固定收入来源,缺抗风险能力的大学生,能抗得住炒股失败的后果吗?

大学生炒股不是理财教育而是天真。把理财当作是买股票,把理财当作是一夜暴富的大学生太天真,更是财富观缺失的表现。理财是为了实现人们在人生各阶段上的生活目标,以管钱为中心,通过攒钱、生钱、护钱等环节,管理好现在以及将来的现金流,让个人或家庭资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稳步、持续增值。在科学的理财意识指引下,才能未雨绸缪,权衡风险与收益,片面地夸大和热捧“20个男生,15个炒股都赚了钱”,实际上就是只看到了高收益而忽视了投资风险,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被风险吞噬。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和理财观,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理财能力是衡量个人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现代社会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20个男生,15个炒股都赚了钱”,大学生切不可盲目冲动,不能群起效仿。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把理财观简化到“买股票”的地步,也要分清大学阶段学业和理财的主次关系,沉迷于“股票”外表下的理财,就可能埋下了学业失败的隐忧。

股市水很深,大学生切莫太天真!(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炒股是适应社会表现

■堂吉伟德

大学生炒股真的“不合时宜”?笔者认为,这样的认识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一是大学生炒股并不受身份的束缚,或者说,大学生与炒股就天然应当绝缘。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拥有自己的决定权和判断权,其一切法定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大学生炒股,如果没有损害他人权益,自然不应受限制。

笔者以为,大学生炒股属于步入社会的需要。炒股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和赚钱方式,理应成为新一代青年必须掌握的技能,也应成为一种必备的理财手段。正如许多大学生所说的那样,自己迟早要进入社会并掌握这种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大学的阶段,趁精力和时间都充沛,来好好磨炼一下自己?

据媒体报道,很多大学生并非属于盲目的“跟风一族”,很多人学的就是投资、金融等专业,具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通过炒股小试牛刀,足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专业的领会与掌握大有裨益。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让孩子们明白钱财的合理获取渠道和升值手段,这对孩子尽早自立融入社会大有裨益。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几乎成了“娃娃工程”。相反,国内对此却限制很多,甚至将其视为不务正业,才使得大学生炒股被很多人视为“难以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大学生炒股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整个社会的观念未能转变,孩子最基本的权利与自由没有得到尊重。

大学生炒股没想象中那么复杂,不过是一个独立的群体在干一项正当的事情。只要其行为没有影响别人,也没有拖累功课,而是能在自立的基础上,给家庭带来财富,同时又能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何不可呢?(作者系职员)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