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科技大学招生专业名单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科类 | 学制 |
---|---|---|---|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学 | 四年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安全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采矿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矿物加工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矿物资源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 冶金工程 | 工学 | 四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四年 |
材料物理 | 工学 | 四年 | |
材料化学 | 工学 | 四年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工学 | 四年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工学 | 四年 |
车辆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物流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工业设计 | 工学 | 四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四年 |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学 | 四年 |
环境科学 | 工学 | 四年 | |
环境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 | 工学 | 四年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四年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四年 | |
人工智能 | 工学 | 四年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四年 |
信息安全 | 工学 | 四年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数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四年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四年 | |
应用物理学 | 理学 | 四年 |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 | 理学 | 四年 |
生物技术 | 理学 | 四年 | |
生态学 | 理学 | 四年 | |
文法学院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社会工作 | 法学 | 四年 | |
法学 | 法学 | 四年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四年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四年 |
日语 | 文学 | 四年 | |
德语 | 文学 | 四年 | |
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会计学 | 管理学 | 四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四年 |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四年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四年 |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四年 | |
工业工程 | 工学 | 四年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工学 | 四年 | |
高等工程师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计划) | 工学 | 四年 |
机械工程(卓越计划) | 工学 | 四年 | |
自动化(卓越计划) | 工学 | 四年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计划) | 工学 | 四年 | |
冶金工程(卓越计划) | 工学 | 四年 | |
矿物资源工程(卓越计划) | 工学 | 四年 |
二、北京科技大学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资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方向)、冶金工程(钢铁冶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压力加工方向)、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冶金机械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三、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海淀、管庄、昌平3个校区,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总数3368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