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来,职业发展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开,在多数高校进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必修课开设。但是,作为一门规范课程或作为一项系统教育来说,职业发展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亟待加强。
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上世纪初,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而我国直到上世纪九十代,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毕业生就业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需要,才在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并逐渐发展为职业发展教育课。以来,为贯彻和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不少高校设立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加强了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但从总体来说,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队伍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师资队伍以兼职为主,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按照教育部规定或国外高校惯例,高校专职职业发展教育(包括就业指导)教师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应不低于1:500。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达不到这一比例,职业发展教育教师多由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兼任,专职教师数量很少,还不到职业发展教育任课教师总数的10%。
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科学研究和咨询指导方面,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目前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教师虽然学科背景多样,具备较强学生工作实践经验,但其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科研能力整体上还不能适应职业发展教育的需要。
师资队伍业务培训不到位。虽然多数高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并制定了师资培训计划,但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国内专业机构培训能力的不足导致职业发展教育师资业务培训还不到位,职业发展教育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很少。
师资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目前,我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还处在初创和探索阶段,管理体制不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职业发展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据有关数据,我国高校中独立设置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约占60%左右,其他仅是开有相关课程。有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虽然进入教学计划,但课程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没有纳入学校正常管理体系。
教师学科归属不明确。目前,国家主管部门还没有对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学科门类、课程性质进行明确的归类和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门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有的高校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的则将其归属于通识教育课程,还有的将其划归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有的甚至没有明确其学科归属,以至于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严重滞后。
完善师资队伍发展机制
大学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理性规划未来,提高职业生涯发展能力,而职业发展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这项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必须务实创新、积极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明确学科归属,理顺管理体制。应根据职业发展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定位于教育学学科大类下的一门独立学科,明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设立独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心或教研室,宏观规划、统筹管理全校该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各学院(系)应该成立相应分支机构,具体组织和开展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发展教育教学覆盖每位大学生。
加强师资职业标准和专业组织建设。教师职业标准是推进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前提,规范化、标准化则是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石。国外这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应加快制定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教师职业标准,加快职业规划师专业建设和专业师资培养。建立广泛而规范化的专业组织,加强专业研究和交流提高。
建立严格的师资队伍准入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严格的职业发展教育教师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职业发展教育教师的质量和素质,充分考虑新进教师的学科背景和能力素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优化、筛选和整合,坚持高标准,该留则留,该转则转。
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与发展机制。把大学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确保落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逐步实行持证上岗。重视校际交流和校企交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完善职业发展教育教师职称晋升制度,重视对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健全职业发展教育教师业务和事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
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切实可行的综合考评体系,既重视教育教学过程评价,又重视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既注重校内评价,又注重引入校外专家和社会评价。坚持绩效考核、规范奖惩,并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将考核结果和获奖情况与职称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全员参与、全社会推进职业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全校专业教师和干部职工的职业发展教育,使其在专业教学和管理服务中渗透职业发展理念,并以良好的自身职业发展状况影响和带动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念。开辟广泛的教育渠道,重视并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师如培训专家、杰出校友、经理人、用人单位等的特殊作用,加强校外职业发展教育基地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社会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