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g20峰会期间调休放假通知

时间:2021-03-30 08:32:23 华夏高考网

9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9月1日至7日

九城区实行调休放假

根据通知,9月1日至7日,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9个城区,包含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经济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等实行调休放假。调休放假对象为在杭的中央部属、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杭州市及区(含下属乡镇、街道及基层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驻杭机构等。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临安市不实行调休放假。

其中,9月2日、5日为G20杭州峰会放假,9月1日、6日、7日为调休放假(分别调为8月28日、9月10日、11日上班),9月3日、4日为正常双休日。

市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原则上建议调休放假。

另外,涉及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和配套活动、城市运行等必要岗位,以及承担峰会接待、维稳安保、医疗保障、新闻报道等任务的单位和人员不实行调休放假。

通知要求,在调休放假期间,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做好应急值守、安全生产、安保维稳、市场供应等各项工作,确保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杭州城区学校和全省普通高校

9月8日以后开学

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秋季学期部分学校延迟开学的批复。

其中,杭州九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秋季学期延迟开学,开学时间为9月8日。杭州九城区以外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不变。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为9月8日之后(含9月8日)。

拓展阅读

历届G20峰会国际舆论主要特点

一、关注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明显超过G7峰会

作为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G20的国际舆论关注度始终保持高位,已经超过原有平台??七国集团(G7)。通过对G20和G7(G8)最近十届峰会的英文报道量进行比较可见,有关前者的外媒报道量明显高于后者(见图1)。[2]这与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愈发重要的作用相一致。除2008年第一届华盛顿峰会以外,其他九届G20峰会的报道量均在3000篇以上,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第二届伦敦峰会的报道量达到峰值7557篇,这与当时与会各方共同商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备受关注有关。

二、对中国保持高关注度,仅次于美国

作为主要成员之一,中国一直积极参与G20的活动,受到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纵观前十届峰会,在全球六大经济体中,中国的受关注度仅次于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见图2)。总体上,外媒涉华报道占有关峰会报道总量的三成左右。在2010年首尔峰会和布里斯班峰会期间,由于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和中国获得G20杭州峰会主办权,上述两届会议的涉华报道量分别达到历史高点,均在2000篇上下。“金砖之父”、知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认为,没有中国的G20并不是真正的G20,G20因为中国而存在。

三、世界经济是历届峰会首要议题

G20是各成员就国际经济金融等事务交换看法的主要平台,因此世界经济是历届G20峰会的首要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华盛顿峰会和2009年伦敦峰会、匹兹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各方合作应对危机,2010年愈演愈烈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为当年多伦多峰会的主要议题。2010年以后,G20逐渐从一个危机应对平台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关注重点从周期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型,着眼领域也从金融和宏观经济领域逐步延伸到贸易、投资、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等领域。

此外,与会领导人,特别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领导人的讲话和活动也是舆论关注点之一。外媒通过这些讲话和活动观察其内政外交方针政策及其对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影响。同时,每一届峰会还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将一些热点议题纳入峰会议程。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前夕,法国巴黎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这改变了峰会的既定议程,使得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

四、*国及举办城市普遍受到重视

在历届峰会期间,*国及举办城市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据统计,外媒关于*国的报道量多占峰会报道总量的半数以上(见图3)。*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举办城市的面貌,以及会务组织、后勤保障、配套活动等都是关注重点。澳大利亚在布里斯班峰会期间开展“考拉外交”,韩国首尔为迎接G20峰会努力打造一个无臭味、无烟尘、无蚊子的“三无城市”,都给与会人士和媒体留下深刻印象。

G20杭州峰会外媒关注点预判

一、中国方案如何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将成最大看点

在中国提出G20杭州峰会的主题后,外界对此反响积极。国际舆论对中国举办G20峰会寄予厚望,期待中国方案发挥关键作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2017年G20峰会*国??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丹尼斯?斯诺尔表示:“中国确立的峰会主题议题广泛,跳出了经济问题,考虑到社会、环境和包容性等方面,这对解决当前问题至关重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指出,中国作为G20轮值*国,将为国际经济合作“做出巨大贡献”。在2月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会议期间,中国政府提出的设立结构性改革评价体系、建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研究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使用等建议均获得与会成员支持。日本《日经亚洲评论》认为,中国将利用主场优势,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预计峰会期间,外媒将重点围绕峰会主题及中国领导人讲话,聚焦中国如何引领国际议程制定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二、举办峰会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主要评论视角

G20峰会在土耳其举办,该国舆论将视为“全球土耳其年”,认为可以借助这次峰会确立土耳其的“大国”地位。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G20峰会首次落户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G20和中国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不论是在中国获得峰会主办权之际,还是在初展望中国大事件时,外媒都把评论焦点放在举办这一峰会对中国的特殊意义上。日本《朝日新闻》评价称,在第二次主办APEC会议后再主办G20峰会,中国致力于成为国际经济领袖的劲头越来越足。美国彭博社称,中国将充分利用担任G20*国这一机会提升在地区乃至全球的形象和领导作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文章也认为,G20峰会将有助中国成就伟业。预计峰会期间,外媒将更多从举办G20峰会提升中国影响力、全球治理能力、国际话语权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三、各方诉求和中国的协调作用将受到较多关注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峰会的期待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的期待更为宏观。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报告认为,中国应将注意力集中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支持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公平三个领域。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指出,杭州峰会将为反思地缘政治、全球治理及发展道路提供契机。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网站的文章指出,中国应扮演三重领导角色??连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桥梁的构建者、落实已有政策的促进者、全球经济创新增长的助推者。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的诉求趋于微观具体。印度财政部前经济事务秘书马亚拉姆期待此次峰会能与众不同,建议将可持续性基础设施和多边金融机构合作纳入议程。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认为,中国可在建立协调的经济政策、促进多边贸易谈判、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这三个关键领域推进国际合作。阿根廷马坦萨国立大学亚太观察项目协调人古斯塔沃?希拉多表示,中国应保护新兴经济体的利益。预计峰会期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不同诉求,以及中国如何在其中发挥协调作用将受到外媒重视。

四、与会领导人的外交活动及国际热点问题将吸引视线

G20峰会不但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也成为成员之间进行双边或多边外交互动的舞台。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将与有关*举行多场双边或多边会晤。其中,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领导人是否会晤、会谈议题、可能达成的共识及其对两国和世界的意义将受到外媒重点分析与解读。在中日关系有所改善但仍比较脆弱的背景下,中日领导人是否将在峰会期间举行会晤颇受关注。近几个月来,日本方面反复流露出希望在G20峰会期间举行中日首脑会谈的意愿。同时,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欧洲国家、主要新兴经济体等领导人有何互动,都将受到外界报道。此外,南海、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动向也将时时牵动外媒的神经。今年以来,美日就南海问题加大对华施压力度,欧盟一些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也有所改变。峰会期间,上述议题是否会受到外媒的放大值得注意。

五、中国经济形势、会议安保等将是重要着眼点

与往届峰会一样,*国中国以及举办城市杭州将处在国际媒体的聚光灯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界寄望中国能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预计峰会之前和期间,中国领导人的相关讲话、政府出台的各项经济政策、发布的阶段性经济数据、国际金融机构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和展望等都将吸引外界视线。重要国际会议的安保形势历来都是外媒热衷报道的话题,在恐怖主义兴起的当今世界尤为如此,杭州峰会也不例外。路透社已注意到,中国政府为保障G20峰会安全举行,要求与会成员提供潜在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的名单。同时,杭州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如场地准备、主要活动安排、会务组织、空气质量、交通状况、城市形象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等也将受到关注。总之,中国在杭州将呈现给世界一个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峰会备受瞩目。

即将到来的G20杭州峰会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经济盛会。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方G20事务协调人李保东4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杭州峰会实现了G20历史上的两个“第一次”: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被誉为“G20之父”的加拿大前总理保罗?马丁认为,在中国举行G20峰会不仅是G20重生的契机,还将是真正的国际合作的重生契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会议*国,中国将是G20杭州峰会期间国际舆论的关注焦点。同样,这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峰会之后,展现中国良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又一次重要契机。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