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下面华夏诗文网小编为您解答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一带一路如何助推国家级新区战略?重庆是这样做的
近期坊间热议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成立,疏散首都功能,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宏伟布局,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北方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一步加快。在雄安新区之前,国家审批国家级新区速度明显加快。而对外,亚投行的成立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而国家级新区战略和一带一路有重要联系。
自 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成立至今,国务院共批复了17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以及长春新区。以来,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获批,批复速度加快,其中和分别批复了5个,至今已批复1个。而1992年至2013年的22年间,一共才批复了6个。这些获批的国家级新区数华东和西南地区最多。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一带一路是目前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来看,过去摊大饼方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中国的对外开放处在新一轮的布局当中,中国的经济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也需要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从内部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投资和产能过剩,环境和资源瓶颈越来越明显,经济有脱实向虚的现象。而这时候推动一带一路,无疑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
中国的经济发展,有赖于经济要素潜力的释放,新区战略是很重要的一环。所谓新区,笔者认为,除了优惠政策以外,更重要的是提振某个区域民众的奋斗精神和经济活力,中国的新区战略发挥了重大作用,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都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发展速度很快,形成了区域经济配套和产业集群,基于产业要素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作用发挥很大。但是也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经济重心太过于集中,很多地区经济活力相对低下,企业家精神较弱,政府观念相对落后。而随着中国交通体系的升级,高铁和空运可以加快产业要素的转移流动,国家也需要让相对集中的经济布局变得相对分散。举个例子来说,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大城市病日益明显,通过新区战略让一部分企业和产业进行重新布局,能够深入的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新区战略是国家战略,就意味着要服从国家的经济大战略,实现更好的分工布局,新区战略必须是面向国际化的战略。
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让中国的经济新经济布局有了更好的和国际对接的空间,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的区域经济有了更深入的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的空间,通过国家经济新区的建立,使得区域不管是政府的行为方式、优惠条件还是产业结构,都能够更好的和国际接轨,建立了一个个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支点,使得中国的经济布局不但能够在国内更加合理,而且可以通过国际渠道实现更好的分工和产能释放。以重庆为例,亚欧铁路和航运让重庆可以更好的对接国际的产业分工布局,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周边的经济形成了拉动效应,等于让国际化的成果辐射了中国的相对落后的腹部地区。可以想象,新区将使得国外和中国的贸易及投资有了更多的支点,带动中国的发展。
一带一路和国家级新区建设,有着相同的目的,那就是带动中国经济的开放性,优化经济的区域布局。而一带一路和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在地理位置上也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这可以更好的带动中国的地区发展。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市场,也可以让处于一带一路路线上的国家级新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对接国际资源,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政府管理能力和民众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带一路和国家级新区的融合,也有利于国际层面的各方面要素的交流,实现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创造合作共赢的格局。
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目前的层次,需要的是更加深入的改革和创新。当前,世界经济复兴乏力,国际产业结构处在新一轮布局当中,逆全球化声音时有发生。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和新区战略,是对国际形势的有力呼应,也有利于中国更加融入到世界当中,展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