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先进党组织事迹材料精华篇

时间:2021-04-24 03:56:59 华夏高考网

村先进党组织事迹材料一

黄腊老村位于红桥乡政府北面,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86户,人口3213人。村党总支下设9个党支部,总共有54名党员,村三委班子成员5名。近年来,村党总支以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为目标,围绕“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办好事,谋发展,全村连续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名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抓班子、强队伍,提高班子战队力

黄腊老党总支按照“五个好”党组织要求,认真落实工作机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年度项目任务分解表,明确细化每年的工作任务,在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让大家都有目标、有任务、有责任,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村党组织带头规范村务运作,使村三委的工作公开、公正、公平,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取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理解。坚持以党总支,调动各个组织和各支队伍的积极性,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作用,村里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较为满意。村“三委”班子紧密团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和视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以“谋划新农村,构建新家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关注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全村人民建设*的积极性。

二、抓产业、促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村党总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如何让村民增收作为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总支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审时度势,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利用优势资源做足做好农业产业化项目,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体验农业”的新型致富发展道路,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利用吉意水源优势,党总支引进了技术先进的水厂建设工程,有效实现了解决人畜饮水后资水源充分利用,居民的安全饮水意识、饮水质量得到了提高,并解决了一部分的村民的就业渠道。二是村党总支积极与外商的沟通协作,引进万寿菊、玫瑰花种植,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增加了村民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农业增收。三是把生态蔬菜生产作为强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培育无公害蔬菜基地,广泛带动带领群众发展生态蔬菜种植,目前,全村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突破200亩,并不断在扩大中。

三、抓服务、强基础,加快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三委班子团结一心,集智聚力,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加快*建设的步伐,因地制宜实施了“三清六改五普及”,拆除违章建房14户。自来水入户率达90%,基本解决了群众用水难问题,家家户户均建立起厕所,做到人畜分离。对村庄内主干道和户户通道路进行了硬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省水利厅建设的水利整村推进项目,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灌溉渠道。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村容村貌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村三委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增加垃圾处理,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垃圾定期处理,生产生活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抓稳定、促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黄腊老村党总支建立了阅读室、棋牌室,利用农闲和节假日开展群众阅读。黄腊老党总支十分注意做好互助工作,普遍开展面向残疾人,困难户的扶贫帮困活动。为了使特困户每年安度新春佳节,村党总支积极组织开展捐赠救助活动,将一些大米、油、盐及时送到平困户和五保户手中,帮他们暂渡难关,让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黄腊老村党总支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和讲座,引导村民尊老爱幼、互谦互让、遵纪守法,宣传禁毒防艾,增强村民安全感和村民的法律知识,使村民生活更加和谐、更稳定发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开展党课教育,谈心谈话活动,对党员进行教育,提高了党员党性修养和整体素质水平,使党员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

黄腊老村党总支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系列讲话精神为方向,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积极进取,创新机制,通过全村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村党总支的各项工作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绩,迈上新的台阶,得到了上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村先进党组织事迹材料二

这里是一片西路红军与国民党军阀马步芳抗争战斗、流血牺牲的红色沃土;这里是一片79年前400名西路军被俘将士在此服苦役,与撒拉族群众建立生死相依、水乳交融革命友情的红色土地。在县城以西,公伯峡水电站大坝脚下黄河南岸的查汗都斯乡红光村,有全国唯一由西路红军修建的一座红光清真寺、一所红军小学、18座红军宅院及1987年为纪念红军丰功伟绩而修建的西路红军纪念馆等红色历史遗迹。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从当初红军修建的18户90多口人的小村落,孕育成了现在178户687人的红色大村庄。近年来,红光村党支部一班人把传承和弘扬西路红军精神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以建设“红色支部、富民支部”为目标,带领全村群众团结互助、艰苦拼搏,把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先进村。

军民团结一心,坚守共同理想信念。村党支部书记时常对群众讲“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红光村;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撒拉人的幸福生活……”。村党支部始终将传承红军精神、坚守共同信念贯穿于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扬红军传统,顾全大局,珍惜团结,维护稳定。经常组织宗教人士、党员干部群众开展“聆听红色故事、共建红色家园”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并与公伯峡驻军单位定期开展支部联姻活动,听他们讲英雄故事,解他们实际困难,同时,积极联系各级军区单位,邀请他们到红光村亲身体验西路红军历史,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青海省军区、海东军分区主要领导,西路红军部分将帅子女相继到红光村视察调研,与群众手拉手共建“弘扬革命传统,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的红色家园建设,兰州军区投入220万元援建西路红军小学一栋综合教学楼,省军区、市军分区每年与红光村党支部开展联姻结对帮扶活动,解决村级班子、红军学校、红军清真寺的实际困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中,省总工会与红光村党支部开展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高原盛开”主题活动,共演红色歌舞、歌颂革命先烈、唱响民族和谐知音,等等。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红光清真寺被确定创建全国“宗教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寺院的载体;红军小学被确定创建全省“传承红军精神,争做红色接班人”示范学校的载体;红光村被确定争创全省“传承红军精神教育基地”先进村的载体。红光村在各级党政军企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以民族团结为纽带,坚守红军精神为动力,共同建设革命精神世代相传的红色家园。

传承红军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在保护原有红色遗迹的基础上,为深入挖掘和收集西路红军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红色遗物,村级班子专门组织人员前往河西走廊、西路红军纪念馆等地,实地走访、收集整理实物及资料。缺少资金是当时支部面临的最大困难,党员干部带头筹资,动员全村群众捐款等方式,自筹建成了全国首座在清真寺内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光西路军民间纪念馆。并加大跑上沟通协调争取项目的力度,经常性与关注和关心红色教育基地的党政军企和社会各界人士沟通联系,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建成了西路红军纪念馆、博物馆、红光寺、红军小学和红色广场“五点一体”红色教育基地。并以“三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征集红色故事、编排红军歌舞、保护革命遗迹等活动,投入300万元在充实完善基地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同时,坚持实行“五个一”建设标准(一名文化素质较高的讲解员、一场反映西路红军精神的舞蹈节目、一套反映基地特色的教学展板、一节深入人心的红色课堂、一个网上学习的红色微信平台”。)强化教学“软件”质量,力争打造党员干部精神补钙、灵魂净化、固根守魂的信仰信念讲堂基地。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打造下,红光村先后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省委宣传部、海东市委等单位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设为支教实践基地。自以来承接省、市、县参训学员达9.2万人,其中集中培训187场次5.3万余人次。村党支部曾多次被授予省、市、县先进党组织的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被授予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青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村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提名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发挥堡垒作用,助推村级经济发展。村“两委”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和公伯峡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将红色旅游、特色种养作为新常态下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书记带党员、党员帮群众”的联姻结对方式,以公司运作、群众入股的“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2004年党支部书记带领部分群众创办了公伯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吸收村内25名无就业门路的困难群众,先后培养了15名水产养殖“土专家”,并与土专家协同自主研究完成了鱼苗繁育技术,得到了荷兰专家团的认可,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具备繁育鱼苗的水产养殖基地,年收入达350万元。2009年,村党支部以红色文化和具有撒拉族特色农家院相结合的模式,书记示范引领,无私传授经验,精心打造了8家“撒拉人家农家院”,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去年经营户平均创收8000余元。与此同时,村党支部根据村里人多耕地少群众收入微薄的矛盾,积极调整思路,针对拉面经济创收的实际,积极协调就业部门,将烹饪培训班办到红光村群众的家门口,共培训出128名学员,现已有87名在省外大中城市市成功创业。近三年来,在外创业的群众为红光村创收300余万元。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先后推出了“民俗之旅”、“生态之旅”、“红色之旅”三大特色旅游项目,力争将红光村打造成集革命传统教育、旅游、休闲、野趣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餐饮圈,年收入户均达8000元以上。

党的政策照红光,班子齐心促发展。红光村党支部在党的富民政策的照耀下,在传承和弘扬西路红军精神下,共同谱写军民团结向上、党群齐心建设、群众勤劳致富的华丽篇章。

村先进党组织事迹材料三

宁蒗县联社党总支拥有一支热爱金融事业、团结向上,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党员队伍。现有正式党员47人。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联社党总支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向*看齐,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切实履行党建责任,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有效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在推动发展、深化改革、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绩。联社党总支一直以来始终执行民主集中制,真抓实干,作风优良,团结协作,勤政廉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