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深度解读

时间:2022-03-05 00:56:54 华夏高考网

党内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

根据县委确定的调研课题,县直机关工委于近期在全县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现状调研。其间,我们先后深入81个部门、单位党组织召开座谈会47场次,发放《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现状调查问卷》621份,认真听取和征求机关党员对机关基层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详细统计、梳理归纳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有机关党组织157个,其中,离退休党支部9个,共有机关党员2370人,其中离退休420人。离退休党员半年以上长期在市外居住的党员有69人,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组织生活党员有58人。

二、县级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现状

(一)围绕政治理论教育,组织生活作用发挥好。各机关基层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在开展组织活动中,结合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制定了详细的集中学习计划,定期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等内容为主的学习。通过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思想觉悟,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兴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调查中,认为参加党组织生活起到了“完全”作用的有258人,占41.5%,认为起了“大部分”作用的有342人,占55%;对本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评价为“作用很大”的有333人,占53.6%,评价为“作用一般”的有261人,占42%。

(二)找准活动切入点,组织生活内容丰富。近年来,机关各级党组织紧跟形势发展,紧扣中心任务,整合资源,找准组织生活的切入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兴趣,提高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每年“七一”建党节和春节期间都开展向困难党员“送温暖”进行慰问、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章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同时,还充分利用创先争优、“五进村”、“中国梦”、“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等活动开展党组织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密切了同基层群众的联系,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改进,还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党性修养。

(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组织生活开展得保障。各机关党组织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党内关怀激励帮扶、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及党员一年一评议一登记等系列制度,不仅确保了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开展,也为努力推进党组织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调查中,对本单位党支部制度建设情况表示“制度健全”的有562人,占90.4%。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生活被弱化。一是党组织对组织生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机关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突出,认为行政责任重于党建责任,抓业务工作才是“硬指标”,开展组织生活是“软任务”,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全局观念,不能真正从战略和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形成党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二是党员对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因公务繁忙,而消极地对待组织生活,参加党组织生活较少,表率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机关党员把组织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会议,仅停留在执行制度的要求上,可有可无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主体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一种额外负担,被动应对。

(二)脱离实际收效微,组织生活内容形式化。多数单位党组织把组织生活局限于上传下达,以读报纸、学文件的政治学习为主,读书读“封皮”,看报看“标题”,泛泛而谈,内容不联系改革、发展的形势,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特别是不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形成了党组织生活与实际生活“两张皮”的现象。甚至个别党组织把过组织生活仅仅当作一种任务,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在开展组织生活时仅仅活动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草草了事,对党员教育作用收效甚微,更使许多党员没有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调查显示,认为组织生活起到“很少作用”的有76人,占12.2%;认为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的有338人,占54.4%,认为“内容肤浅、枯燥”的有214人,占34.5%,认为“脱离工作实际或生活实际”的有194人,占31.2%。

(三)缺乏创新沟通少,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化。多数单位党组织组织生活形式仍停留在老办法、旧模式上,载体形式单一、不够多样化,多以会议为主,由支部书记或者是组织者以灌输说教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形成一人说,众人听的现象。这样单向的学习教育活动,导致了党员之间双向沟通交流少,内容简单重复,不能满足党员的现实需求,缺少必要的民主性空间和互动性载体,很难调动和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使得组织活动失去吸引力,效果大打折扣。调查中,认为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学习理论时政”的有538人,占86.8%,认为影响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原因是“内容乏味,形式呆板,比较反感”的有269人,占43.3%。

(四)落实乏力管理散,组织生活制度随意化。有的单位党组织组织生活缺乏规划和应有的严肃性,不按要求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学习时间不固定,有空就学习,没空就不学,在遇到其他工作时就将组织生活推迟甚至取消,或在落实制度上打折扣,搞变通,简单地用业务会议代替,致使党组织生活往往被业务工作冲掉,党内教育也容易走形为单纯的工作要求,存在着组织随意、管理松散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没有把党员定期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作为一项制度进行强化、细化,没有把党员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情况与个人工作情况及表现有机结合起来纳入考评,没有建立完善对党员的长效考核机制,党员评议中只评优不评劣,只有奖没有惩,对党员缺乏约束力,激励效应发挥不出来。调查中,认为影响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的原因是“缺乏一个规范的制度”的有125人,占20.1%。

(五)退休党员过组织生活存在难度。一是有的退休党员身体不好,腿脚不方便,眼睛看不清,参加党组织生活十分困难。二是不少退休党员退休后都长期跟随子女在外地长期居住,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转党组织关系,也很少有机会回来参加组织生活。三是退休党员与在职党员同在一个支部的,业务工作会议和党组织生活会议基本都没有明显界线,有时会因业务工作的原因不通知退休党员参加,有时通知其参加,退休党员也觉得自己是多余而不愿参加。四是有的机关退休党员在交党费问题上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因为退休党员流动大,情况特殊,有的退休党员不按规定交纳党费,有的人在外地托人代交党费,或者是几年才补交党费,甚至有的退休党员因交纳党费不便问题而直接申请退党。

(六)组织活动经费缺少必要的保障。由于各种原因,党建经费目前还没有单独列入各单位的财政预算,目前各单位党建工作经费均从行政经费中列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生活的开展。一些经费较为紧张的单位党组织打算组织党员开展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为党员干部订阅理论知识读本,或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党员,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但苦于经费无法保证和落实,最终导致许多想法、思路都“落空”了。调查中,认为造成现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的原因是“缺乏活动经费”的有376人,占60.5%。

四、建议和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深化党员思想认识。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深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单位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履行“一岗双责”的能力,认真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自觉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二是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理论学习时机,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关于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相关规定,使广大党员自觉树立起参加党组织生活是每个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观念,参加组织生活是提高自身素质和党性锻炼的重要途径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参加组织生活。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认真进行教育帮助,使其自觉接受组织管理,决不允许有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

(二)注重结合,联系实际,增强内容实效性。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组织生活的内容,抓好结合,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一是组织生活与提高党员综合素质相结合。要结合当前党内重大政治事件的学习和贯彻,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党员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二是组织生活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要注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不断增强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拓展组织生活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开展组织生活时要注重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加强行政、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教育,突出多样性和教育性。可以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作政治形势、科技动态、党风党纪教育、健康知识等报告,使党员不断了解形势、了解社会,开阔思想和眼界,达到永葆先进性、增强战斗力的目的。调查中,认为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应该是“能通过挖掘身边资源,强化党员观念”的有501人,占80.7%,“能结合工作特点,突出党的意识”的有502人,占80.8%,“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加强党性修养”的有498人,占80.2%。

(三)创新方式,丰富载体,突出形式多样化。组织生活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通过创新党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抓好“三会一课”的载体设计,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保证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一是变被动教育为互动教育。要切实转变传统组织生活模式中的灌输、说教方式,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角色”上唤起党员的参与意识,可通过让党员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主题设计、党员轮流主持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让党员真正成为组织生活的主角,这样既能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又能提高党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是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积极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模式,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现实生活中去,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去。联系工作实际和党员的思想实际,通过开展公益服务、计生三结合、挂包帮、五帮村、与联系村党支部联谊过党日、与企业和社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等活动,整合资源,创新组织生活载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三是变单一式为多元化。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断满足党员干部多层次的学习需求,采取学习与培训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可以通过组织党员参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教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党性教育、时政讨论、综合素养讲座,开展对本单位本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安排及本支部重要工作完成情况、经验教训的研究探讨,对中心工作落实情况的评议等方式,让党员充分行使政治权利,增强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四是注重典型示范。开展年度最佳组织生活、最佳党课、优秀党务干部、优秀党组织书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培植典型,辐射带动。调查中,认为改善组织生活质量应该“开拓渠道,整合资源,拓展组织生活形式”的有436人,占70.2%,应该“合作共建,优势互补,盘活机关党组织资源存量”的有396人,占63.8%;希望组织生活以“社会实践”形式开展的有452人,占72.8%;;希望组织生活内容中能有关“时事热点”的有511人,占82.3%,能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的有450人,占72.5%,能有关“干部职工切身问题”的有536人,占86.3%。

(四)完善机制,强化监督,落实制度常态化。完善机制是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根本基础,要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树立按制度办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建立健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参与联系单位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党组(党委)书记参与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县直机关工委领导干部参与直属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切实规范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行为。二是完善组织生活质量考核机制。各党支部要认真规划年度组织生活,并征求本支部党员意见,严格执行。县直机关工委将适时组织支部党员开展评议,并将评议结果纳入单位机关党建工作考核。三是完善督导考核制度。县直机关工委将利用半年工作总结、年终考核和参加基层民主生活会等时机,不定期对基层党组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面对面地指出,限期整改,并跟踪督查整改情况。四是继续将基层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并适当提高目标考核分值,确保活动落到实处。五是要落实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宜宾市<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和中组部《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中组〔2010〕8号)文件精神,把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年初由县财政局按机关工作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总额的2%列入预算,其中,0.2%划拨县直机关工委,1.8%划拨各机关单位党组织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财政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企业单位,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省、市属驻县单位按上述办法和标准,年初一次性解决机关党建工作经费(0.2%交县直机关工委,1.8%划作单位机关党建工作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接受行政财务部门和党内监督。通过上述制度的完善,确保组织生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逐步解决过组织生活不严肃、不正常、不规范等问题。

(五)进一步加强退休党员管理。结合单位实际,切实做好关怀服务工作。一是在退休党员少的单位建立退休党小组,在退休党员多的单位建立退休党支部,实行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联系退休党支部或党小组制度。二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强对长期在外的退休党员的联系和沟通。三是建议县委组织部在单位退休党员缴纳党费中返还部分(50%)作活动经费,不决部分由所在单位适当补贴,确保活动的开展。

党内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二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理念信念是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力量源泉,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奋斗目标,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为官从政的灵魂和成就事业的动力。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实现共产主义。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能给人前进方向,奋斗目标,执着的追究和不竭的动力;能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更深,始终与党同舟共济,把个人的前途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如果背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上就会蜕化变质,经济上就会贪得无厌,生活上就会腐化堕落。历史证明,有的共产党人,不注意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定正确的理想和观念,能进一步提升精神境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超越自我,关注大局,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想大事、谋大局、干大业,不为个人名利所左右。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面临着许多新变化,国际环境面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化改革发展,面临许多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党内面临着提高领导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的两大课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要破除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用的“过时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破除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的“渺茫论”,树立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破除对*产生怀疑的“动摇论”,树立对率先基本实现*的坚定信心。从而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经受住风浪的考验,振奋革命精神,发扬光荣传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道德品行是我们立身之本,处世之基,成事之道,是为官和做人的根本。古人云:“德乃才之帅。”讲道德,重品行是衡量和选拔干部的主要标准,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品行和能力相比,品行更为关键。领导职位唯有德者居之,领导干部必须有德。随着改革开放和*的深入发展,党员干部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从道德品行滑坡开始,一步步蜕化变质,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加强干部道德品行教育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干部,就要以共产党人的道德标准,启发党悟,净化心灵,提高境界,打牢立身做人,为官为政的思想基础。

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本质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本质内容大公无私,先人后己,服从大局,自我牺牲,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开拓进取,严守纪律等。“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干部,就要以共产党人的品行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人做事均为楷模。干部要认真对待生活中、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在小节面前把持住自己。当前,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栽大跟头,就是因为在小节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此外,干部平时要慎独,就是自律,就是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做到立行立改,知行合一。

今年,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自律自省等多方面对党员干部提出了加强自身修养的要求。因此,恪守“三严三实”并使之有成效,只有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修养的教育

党内组织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三

严格组织生活,是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如何对机关党的组织的健康发展,对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机关党组织生活已成为机关党的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抓手,成为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就其组织形式和活动的内容而言,几乎涵盖了党内组织生活的全部,应该说它在机关党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和必不可少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组织生活的整体成效来看,确实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与新的形式、新的任务对我们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与党员自身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党委、政府对机关党建工作的要求还有差距。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拟从机关党组织生活的现状入手,就如何提高机关党的组织生活质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现行机关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

近年来,机关党的组织生活基本上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以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等,通过以上活动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议定党内有关重大事项等。总而言之,机关党组织生活已成为机关党的建设及党内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发挥了学习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把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主要形式的党内组织生活作为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基本途径。通过组织党员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传达中央及上级党组织的文件精神,学习时事政治、法律知识及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挥了党内民主监督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以民主生活会为载体开诚布公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分清是非,沟通思想,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从而起到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增进团结的作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既增进了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密切了上下级关系,又加强了广大党员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

三是坚持开展有益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机关党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及组织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义务劳动来教育党员和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党建活动,以党员志愿者的身份积极为社区服务。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效果,如:缅怀先烈活动、联谊活动、歌咏比赛等,对党员进行教育,通过开展这些党员喜闻乐见的,既富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意义的组织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机关党组织生活的现状看,总体上实现了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机关党内组织生活在其内容、参与度、组织形式和质量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

1、组织生活形式主义现象较严重,质量不高。部分单位党内组织生活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形式主义现象突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传统只是在形式上继承,并没有从实质上突破。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民主气氛不够浓厚,思想放不开,做不到畅所欲言,等待观望的现象比较严重。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影响支持率。由于这“三怕”,造成了过组织生活时自我批评多,相互批评少,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支部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存在着组织随意、管理松散的现象,有的以学习会取而代之。

2、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不紧,针对性不强。没有用心去谋划好每一次难得的组织生活,随意性和主观性的现象较为普遍。目前组织生活会大多以学习教育为主,注重宣传大政方针,念念文件,读读报纸,然后泛泛提几点要求,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党组织对涉及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问题贴近不紧,针对性不强,对党员关注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把握不准,释疑解惑的说服力不强,组织生活联系党员主观世界,解决思想问题不够。

3、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与形势的发展不相适应。在现有的机关组织生活模式中,大多数以开会形式过组织生活,而且支部所有的学习和教育活动大多数是单向的,主要由支部书记或者是组织者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缺少互动性。组织生活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为主,80%的组织生活基本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由于机关人员流动性少,而且现有党员比例较高,一些机关基本上全员都是党员,因此发展党员、审批事项等在有的党组织生活中已不存在,这些单位的组织生活内容基本上只剩下了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党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获取信息渠道的不断多元,现有单调的组织生活方式已很难满足党员的需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4、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被动应付,缺乏自觉性。有的党员对参加组织生活持无所谓态度,以工作忙等理由推托,表现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意识在逐渐淡化。有的党员反映组织生活形式陈旧单一,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缺乏参与兴趣;有的党员认为组织生活是“一言堂”,缺乏党内民主,参与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有的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文章在会上应付了事。

5、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较少,监督作用缺失。目前,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过好组织生活的意识不强或是被逐渐淡化,总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参与组织生活,努力游离于组织之外。除了过好每年一次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外,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则较少参加。*同志曾指出:“对于我们党的各级领导人,应该有监督。这种监督来自上面,来自下面,来自群众,也来自党小组生活。”《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而党组织生活是一个有效的党内监督途径,尤其对领导干部。因此领导干部不能经常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则组织生活的监督功能就很难体现。

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对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党章》的有关规定置之脑后。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单靠组织生活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开展得好不好关系不大。不能真正从战略和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把组织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会议,仅停留在执行制度的要求上,可有可无的思想比较严重。还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感悟到组织生活对党的组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组织生活质量的高低对党组织这个机体的生存与发展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等。

二是部分党员对组织生活的认同感存在偏差。更多地把参加组织生活作为义务对待,而不是履行权利。《党章》规定党员必须编入一个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这是党员的义务,同时也是一种权利。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党员可以行使和享受学习权、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造成这种认识偏差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党员权利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总感到是要我过组织生活,而不是我要过组织生活,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一种额外负担被动应对;二是一些党组织缺乏党员是党的主体的意识,在组织生活中一味强调义务的多,体现党员权利的少,久而久之,党员的权利意识在以履行义务为主的组织行为中不知不觉被弱化。

三是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思想性不强。有的机关党的组织不注重引导党员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强调党员的先进性,不积极帮助党员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使组织生活达不到党性锻炼的目的。有的组织生活思想性不强,不能有效解决党员的思想困惑,对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有力的影响,从而制约了组织生活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由于组织生活的原则性较差,怕得罪人的心理在起作用,党内不能开展严肃的思想斗争,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不浓,好人主义之风盛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组织生活会的质量。

四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组织生活的重视不够。其根源在于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与机关党组织的关系。在党的组织中,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一名普通党员,都应把自己置于所在党组织的监督之下。由于不能调整自己的角色,对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客观上又存在着公务繁忙的因素,造成一些领导干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较少。领导干部不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机关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三、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主要对策

党的组织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党员成效的好坏。要保证组织生活的质量,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就必须明确要求,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精心安排。尤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首先,要对过好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进行一次再认识,增强主动性。过好党内组织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特征,是我党的性质及其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党章》规定:党内不允许有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因此各级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把过好组织生活作为一件头等大事,在思想认识上要上水平,在工作盘子上要有位置,在具体落实上要有制度。这是确保组织生活不走过场的关键之所在。

其次,要注重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互动性。党内组织生活是党员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党员作为组织生活的主体角色,不只是受教育的客体,还是教育的主体。组织生活的实施只有充分考虑到党员的主体地位,才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在组织生活会的安排上,可以让党员事先参与,对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共同谋划和设计出生动有效的组织生活形式。这样可以激发支部成员的参与意识,并化作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在过组织生活的过程中,要突出民主互动性,人人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变组织生活传统灌输式、说教式为融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为一体的民主互动式,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第三,要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工作的实际,增强针对性。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党建。组织生活也应牢牢把握这一导向,突出服务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的主题。在内容上尽可能与本单位实际相适应,与当前工作重点相衔接,与广大党员的思想现状相协调。但要克服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倾向。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当立足时效性和针对性。如: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积极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针对办公室以文秘工作为重点的特点,组织公文写作研讨等。力求通过组织生活这一教育途径,充分调动每个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市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献计献策。

第四,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增强引领性。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自己是行政领导而忽视机关党组织的监督,要积极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党员中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机关党组织要按照规定,落实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能因其是行政领导而放弃监督。要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和通报制度,同时在安排组织生活时尽可能周密部署,充分考虑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到“两不误”,为领导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要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增强实效性。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会影响组织生活的质量,会影响党员的参与热情,选择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可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生动有趣而富有成效。所以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呈现出多样性,对传统的活动形式要有选择地继承,有创新地发展。当前,网络的迅速普及应用,为党的组织生活开辟了新的活动空间,机关党组织可以尝试利用网络开设党建网页,在网上开展党课教育。建立网上党组织生活平台,借助QQ聊天工具,开展党组织生活会,由于相互之间不直接面对面,民主评议时大家可以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这为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总之,过组织生活是手段,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目的。各级党的组织,只有不断地总结和提高,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切实做好、做实、做强党内组织生活这篇文章,才能为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为闽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和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