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12月13日,国家举行了首个公祭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简报,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简报一
12月1日,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南京地铁新街口站、鸡鸣寺站和云锦路站分别设立起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平时步履匆匆的地铁乘客,在看到许愿墙时,纷纷停下了脚步,拿起签名笔,郑重地写下对和平的祈愿。愿成长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开辟未来,永葆和平。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简报二
12月6日,南京师范大学播音系学生诗歌朗诵《山河永固》和《紫金花》。当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诗歌朗诵会暨“记忆之盒”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通过“记忆之盒”、巨型二维码、虚拟全景、实景诗歌朗读等表达形式,以“记忆长存、照亮未来”为主题,表达牢记历史、追求和平的夙愿。据了解,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龙虎网承办的“记忆之盒”将走进南京高校进行展示,最终将放置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同时,南京各大中小学还将组织诗歌朗诵队伍,将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举办实景诗歌朗诵。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简报三
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市政府12月7日发布公告,12月13日10:00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将全城鸣笛致哀。
根据公告,12月13日10:00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开始。在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约10:01),全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不含高速公路、绕城公路、高架、隧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也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致哀1分钟后恢复正常(正在从事特种生产作业的人员除外)。
国家公祭仪式期间(12月10日零时至12月13日24时),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使用轻型和超轻型固定翼飞机、轻型直升机、滑翔机、三角翼、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飞艇、无人机、航空(天)模型、空飘气球、系留气球等小型航空器和空飘物的飞行活动。经政府批准用于国家公祭仪式活动的航拍、电视转播以及警务、应急救援、引航、气象探测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飞行活动,不受本规定限制。公安机关可以对小型航空器和空飘物及其起降场采取临时封存、封闭措施,或要求相关单位对其管理的小型航空器和空飘物采取临时封存措施。
国家公祭仪式期间,市民发现违规升空的小型航空器和空飘物,可以拨打“110”报警;对违反本公告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简报四
一个扫描后能进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虚拟全景的巨型二维码,上面摆放着一个个承载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信息的“记忆之盒”,还有青年大学生国家公祭诗歌朗诵在回响??今天(12月6日)下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诗歌朗诵会暨“记忆之盒”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龙虎网承办,通过“记忆之盒”、巨型二维码、虚拟全景、实景诗歌朗读等表达形式,以“记忆长存、照亮未来”为主题,表达中国人民牢记历史、追求和平的夙愿。
现场摆放的巨型二维码长宽均为4米,二维码图案由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拼成,从高处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全市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虚拟全景,这也是南京首次通过虚拟现实和360场景的方式完整地呈现丛葬地。而一个个“记忆之盒”则象征着一位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扫描盒子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幸存者的资料介绍以及当年他们所遭遇的苦难。
“这是南京首次通过虚拟现实和360场景的方式完整地呈现丛葬地,通过扫描二维码,观众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相关历史以及幸存者们的资料。我们都知道VR是从近年才开始兴起的新型影像方式,很多网友也比较兴趣,用这个新的方式来呈现公祭的主题,可以让大家更好的接受,所以今年我们选择将历史的回忆与当下VR技术相结合,让更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陈俊峰如是说。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的前身是金陵女子大学,当年这里曾经是国际安全区。在启动仪式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杨翠英老人和78岁的周文彬老人,在活动现场讲述他们亲历的那段悲惨岁月。
杨翠英老人在1937年12月13日那天同时失去了4位亲人,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就非常激动,频频落泪。杨翠英老人那时已经13岁,很多事情都记得非常清楚。“我记得1937年的8月份,南京这边就有日本人的直升机飞来飞去乱轰炸,不分白天黑夜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月。我们当时很多人都躲在难民区,但是我的爸爸、舅舅、爷爷还有弟弟还是没能逃脱厄运,相继被杀害。”据老人回忆,当时只靠种菜为生的一家人,在失去了爸爸这个劳动力之后,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但是我希望年轻人都能记住这段历史,真正过上和平的日子。”杨翠英老人擦着眼角的泪水说道。
在活动现场,杨翠英和周文彬两位将印有自己照片的“记忆之盒”放置在二维码上,象征着记忆长存、历史永记。南京师范大学播音系学生现场表演了诗歌朗诵《山河永固》和《紫金花》,用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去回望那段黑暗的日子,去追溯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捍卫人类尊严的岁月。
据了解,“记忆之盒”将于近日走进南京高校进行展示,最终将放置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同时,南京各大中小学还组织诗歌朗诵队伍,将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在丛葬地举办实景诗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