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统计数据采集门户【官网入口】

时间:2021-06-23 08:34:54 华夏高考网

》河南统计数据采集门户入口

【相关阅读】

辽宁统计数据扭曲的体现

辽宁省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异常波动非常明显。财政数据方面, 2012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辽宁省财政收入大多数都是维持两位数的高增长,直至2013年,伴随着新常态以来经济与全国财政收入下滑,特别是东北经济陷入困境,辽宁财政收入才有所下滑,2013年、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7.6%、-4.6%。财政数据挤水分,财政增速更是罕见的下滑至-33.4%,与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整体稳定,均在14%左右形成鲜明反差。同时,辽宁为全国仅有的财政收入负增长的三个省份之一,增速远低于黑龙江、江西-10%左右的增速,极度恶化的数据除了受到东北经济下滑之外,统计数据调整的人为影响是主要原因。

除了财政收入数据以外,陈求发省长同时提到,辽宁省加大了对其他经济数据的调整。笔者观察下来,发现至少还有如下数据有明显的挤水分痕迹。例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方面,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同比增速为-27.8%,是全国唯一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的省份,截止前11月累计增速则进一步下滑至-63.6%,增速最低,而同期全国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固定资产投资比平均回落1.8%。而此前2010-2014的几年时间,辽宁省的资产投资增速在全国的排名分别是第7、21、17、28、30位,从未垫底。

此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方面,11月辽宁省工业增加值是全国唯一一个负增长的省份,增速为-17.3%;从GDP结构来看,消费相对于投资水分似乎更小些,截止9月,辽宁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7.2%,在全国范围内与宁夏并列第28位,高于山西、北京分别6.9%和4.8%的增速,并未有明显的调整。

基于大范围数据修正的影响,辽宁省前三季GDP增速仅为-2.2%,是全国唯一一个负增长的省份,而早在2012年,辽宁GDP增速还曾高达9.5%,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属于异常值。

辽宁统计数据造假的影响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从位列全国GDP前十的大省要员口中做出这样坦诚的反思并不常见,而从行动上,从财政、投资、工业生产等全方位挤出数据水分也是顶住惟GDP论的体制压力的重要突破。然而,辽宁数据修正的影响并不止于其本身,一些潜在的冲击仍然存在。

首先,辽宁省数据的扭曲对全国数据以及经济决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数据修正举措值得提倡,但直接挤水分,对历史数据不进行修正的做法,在笔者看来也有很大负面影响。

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截止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8.3%,比10%的增速回落了1.7个百分点,这是在去年基建加大、房地产市场前期政策宽松的背景下取得的。然而,一旦除去辽宁以外的其他省份加总的固定资产增速,截止11月累计同比增长11%,反而比上升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笔者看来,去年稳投资的力度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经济情况下滑超出预期的判断上做出的。当时,决策层相继派出专项调查组赴多地调研,研究稳增长措施。甚至连去年年中政治局会议便已明确提出的抑制资产泡沫,其后也由于担忧稳增长措施退出过早略有迟疑,直至三季度多项指标显示增长已然全面向好之后,政策重点才转向防风险,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也相继而至。虽然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稳增长稳过头归咎于个别省份数据异常值,但不能否认的是,统计部门缺乏对异常值的警示以及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历史数据修正,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决策层的判断。

此外,辽宁一省的案例显然加大了市场对于地方统计数据可靠性的担忧。正如辽宁省委书记李希评价辽宁的数据造假时提到:“哪位同志担任负责人,都想让本地区发展快一点,数据好看一点,这是一种担当。但我们追求的政绩,要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这是更大的担当。”毫无疑问,追求业绩、GDP业绩与政府官员升迁挂钩,以及地方统计部门缺少独立性并非辽宁特有现象,试问存在同样的土壤,其他省份又有多大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

笔者简单的将近年来的全国各省份GDP数据加总,发现自2011年以来,全国各省加总的GDP总量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平均要高出3.6万亿,接近GDP规模的6%,而此前5年(2006-2010年),该数据平均值为4.8%。差异部分在增加,如果二者差异一部分可以归因于各地经济往来,数据重复计算的影响,但如此体量的增长有多少属于地方政府高估并未可知,也很难相信只有辽宁省一个省市存在上述情形。

更进一步,如果投资高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那么显然当前中国居民消费率就存在低估。这与早前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有一致性,例如,现任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曾在2013年便提出,尽管当时官方公布的消费率不足50%,但其研究认为,中国消费率已经超过了60%。与之类似,学者张军早前也提出,由于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大低估了居住消费、官方统计数据没有涵盖由公司账户付费的私人消费、以及传统的住户调查方法存在局限,中国消费占比在2010年便已达到了GDP的60.9%,而非官方数据给出的47.4%。如此看来,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可能早已发生。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