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一
xx春晚,注定是春晚历史上的里程碑,也将是春晚历史上的分水岭。
我看到对春晚的大量吐槽,其实并没有搞清楚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春晚是什么?
如同赵老太爷家年夜饭是满汉全席,你闻见味儿就絮叨说你只爱吃辣条,然后还骂赵家的厨师不懂做菜。你没弄明白的是,人家爱吃什么和你爱吃什么,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因为那厨师知道你并不姓赵。
春晚曾经是一档文艺联欢会,在娱乐和文化的蛮荒年代,它横空出世,独领风骚。
作为国家媒体、党的喉舌的央视,尽管春晚从一开始就未必单纯,但我相信那时候的央视还是很有诚意地想做出观众喜爱的节目。也正因此,春晚能俨然成为一个新民俗,成为年夜饭、守岁、零点跨年的背景和内容。
那时候的春晚,立意是为民众服务的,导演组希望春晚被全国人民喜闻乐见。
如果你在微博拥有十几万粉丝,或者你的微信号有十几万的订户,无论你是用什么样的浑身解数做到的,但到了这个时候,难免不会有夹带私货的想法,时髦的说法这叫做粉丝经济、流量变现。
何况春晚的粉丝比任何大V的粉丝都多得多,宣传部门对自己手中成长起来的超级媒体,不可能不去利用。
中国的媒体,一方面是官方的宣传工具,另一方面它居然能以民意代表的名义出现。他确实是官方豢养的厨子,但我们的口号是:这个厨子为人民做大餐。
所以,春晚的政治任务就非常巧妙地实现了,春晚一方面代表官方赞扬党的政策好,另一方面代表民意交口称赞且表示感谢。颂德和感恩,在春晚并体而毫无违和感。
春晚从一篇知识点很多的科普文章,变成了有目的性的软文。
软文比硬广更需要费心思。你既要让读者感受到你传播知识的诚意,并读后大有收获,还要自然地导入你的产品。看在知识性的面子上,读者容忍你的广告,甚至为你的巧思妙想点赞。
微博和公众号,甚至知乎,都有大批这样的软文,很多读者会心一笑,并不掩饰称赞的热情而慷慨转发。
也有一些软文做得比较生硬,甚至不能被称为软文。比如一篇正经文章的末尾,突然夹带出硬广告来,而广告与文章并无任何关系。
过去街头常有打把势卖艺的,声势浩大卖力气表演硬功夫,聚集人气博得好感后掏出大力丸、狗皮膏药来趁机兜售,即属此类。
我们可以嘲笑其方法的笨拙,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漠视表演者的诚意。
很难想象,一个买狗皮膏药的打完场子直接上膏药,还要把自己伪装成卖艺人,而能够获得尊重和成功。这已经不是笨拙,而是愚蠢。
春晚从巧妙的软文,走过夹带硬广,在20xx年彻底演变成为粗暴的宣传和伪装的晚会。
央视人才济济,拥有全国顶尖艺术资源,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怀疑他们能做出一台真正的晚会的能力。表现出来的手法的笨拙,绝对不能用愚蠢来概括,实际上是一种不屑的蛮横。
2017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二
“央视鸡年春晚落户西昌,是我们四川省的文化大喜事,也是我们凉山各族人民的大喜事!”一位前不久接待过央视导演团队前去西昌考察的凉山文化界人士告诉记者:“大约半个月前,央视鸡年春晚导演团队一行,从北京下基层,专门来到了我们凉山考察演出场地。凉山是全中国所有城市中唯一一个可以举行“火把节”的城市。彝族人民的热情,凉山有火把节和独特的美丽自然风光,还有卫星发射基地,凉山还是歌舞之乡。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海结盟”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凉山。西昌独特的几大文化元素,深深地感动了央视春晚导演组。因此,央视导演组经过反复认真考察,报请有关领导批准决定:西昌将作为央视2017年春晚在西部的唯一一个分会场。”
西昌已经开始认真组织创作力量,与央视导演团队直接对接,积极筹备春晚分会场的节目。央视2017年春晚分会场喜落四川西昌,也是央视春晚创办34年来第一次在四川设立分会场,通过中国综艺晚会全世界传播率最高最广的2017年央视春晚舞台,宣传新四川。
继央视春晚设立四个分会场取得成功之后,2017年将再次设立四个分会场。除了西昌分会场,2017年央视春晚还将在上海、广西桂林、黑龙江哈尔滨设立分会场。在这四大分会场中,西昌的“火”、哈尔滨的“冰”、广西桂林的“自然山水水”、上海的“国际大都市范儿”,特色鲜明。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四大分会场节目与央视1号演播厅的主会场春晚节目,一起汇聚在央视鸡年春晚节目中,呈现出东西南北中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盛世大联欢迎接春天到来的喜人景象。
2017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三
又是一年春晚献演,又是一阵骂声响亮。仔细想想,这春晚就像一桌菜,大家眼巴巴地盼着年夜饭伴一道精神享受的大餐,谁要把这道大餐搞砸了,难免要挨大家的骂。
第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保障整体质量,细想今年春晚的每个节目,是否全部做到了质量过关???质量,质量,产品的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低下,就像菜不对味,这是最主要的矛盾。有的节目剧本就挺烂,令人很疑惑如此才华奇缺的作品是怎么能登堂入室上了节目单的。有的则在于表演者的水准不高,不要以为观众不懂,观众可能不那么会表演,但欣赏还是会的。在年夜这个如此美好重要的时刻,观众对春晚的要求高是完全有理由的,节目好是应该的,如果有几个不好的,再整个魔术大穿帮,结局会有点惨。
冯导,耳朵烧否?
第二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注意配比。吃饭点菜要注意个荤素配比,冷热配比,颜色搭配,酸甜咸辣,南北风味……14年的春晚可有这种意识?唱的太多,别的太少;洋的太多,土的太少;年轻的太多,老的太少;泛泛平平的多,真诚打动人心的少;丁里咣当图表面热闹的多,深刻有内涵的少……
并不只有时尚的歌曲才是好节目,并不是只有让人笑的才是好节目,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人,在那么珍贵的时间段里显示出并不高的水平,影响全国人民年夜守岁时的心情!早知现在,当初真该用一点心把节目做好些。
第三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注重细节。细节也常常决定成败哦!在这样重要的民族节日中,主持人应该选择民族气息浓厚的服装。节目中张国立称呼成龙为“同志”,似有不妥,令人费解,称“先生”比较合适。那个因明显穿帮而广受诟病的魔术节目理应提前考虑到这种失误有所应对准备。(说到此,顺便提一下,戏曲春晚中太后看戏的安排不太合适,我们的舞台最好不要宣扬封建尊卑主子奴才那一套,我们应该宣传倡导自由民主尊严??不是不能出现,而是不要宣扬。)
春晚是一只焖烧锅,等大菜出锅的时候,再说什么都已经晚了。讲到此,保密归保密,真该提前请部分公众审示一下节目,把力量用在事先。从这一点上来讲,央视对待春晚这个国家项目真的没有尽到责任。
2017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范文四
不知从几时起春晚成了国人每年除夕的必备,许多的人说这已经成了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一直搞不清楚多少年才能算做是传统的,唐的传统在日本,明的传统在韩国,就连最近的民国也是在台湾,那么这个春晚的传统是源于何时的呢?度娘了一下,原来是从1984年才开始的,到今天也就是二十年的时间,那就奇怪了,唐朝的文化不算传统,明朝的文化也不算传统,就连民国也不是传统,独独只有二十一年的春晚倒成了传统,奇怪不奇怪耶?
放炮仗是中国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正儿八经的传统,可到了如今说禁也就要禁了的,也没看到把传统当做一回事的,到了春晚就成了传统,是万万动不得的。满清入关的时候,汉人本来是不剃发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是万万动不得的,可到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满清,还是无奈何的有了新的传统留起了一根猪尾巴。到了民国也就是为了猪尾巴,一群大老爷们闹的死去活来的,为了什么?因为这个时候猪尾巴成了传统。
台湾是华人、新加坡也是华人社会,可人家那里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春晚,日子是一样的过,而且是有春晚的地方满脑门子的要移民到没春晚的地方。要是没了春晚这个日子就过不下去了,那么几十年前的你我又是从哪里来的?唐朝的时候没有春晚,明朝的时候也没有春晚,就连你我父辈生活的时候也是没有春晚的。十年前就对春晚没了兴趣,今年更是抢红包抢急了眼,哪里还有春晚的影子。周遭的朋友还在关注春晚的恐怕是连一成都没有了,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么它的消亡也就是早晚的事,只等有个孩子来捅破那层窗户纸。去年开始新常态已经成了最流行的词,那么该消亡的就不仅仅只是春晚了。
没有春晚的除夕夜咋过?蘸饺子吃醋,该咋过就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