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颂——我身边的好规矩》观后感多篇

时间:2021-09-17 06:57:24 华夏高考网

《廉洁颂??我身边的好规矩》观后感篇一

说到“廉洁”,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贪污腐败,不收受贿赂。人们总会觉得,那是掌权人的事,是领导干部的事,离我们普通员工太远了。再谈到另一个主题词“规矩”,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国家的规矩就是法律,那些没有做到“廉洁”的人就是站到了法律的对立面,触犯了法律,破坏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制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经常会在新闻中听到某某领导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这让人们在惊讶之余,从内心深处反思“廉洁”,反思“规矩”份量。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小部分人,影响不到大局。可我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腐败行为一旦形成风气,对社会、对国家危害无穷,想纠正肯定要伤筋动骨,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隐患,甚至是危机,千里之堤就会毁于蚁穴。所以,新一届中央在旗帜鲜明反腐败的同时,从出台“八项规定”开始立规矩,是治国兴邦的英明之举。

当然,腐败分子是极少数,廉洁自律仍然是社会主流,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就说说我身边的好规矩。

我来到英智康复时间不长,只有两个多月,但我能深深的感受到英智康复的一些好规矩。记得刚到公司入职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带我参观院区,第一个跟我介绍的就是电梯,她说:“小孙,咱们公司现在在医院里面办公,整个楼只有一部电梯,因为很多病人都是坐轮椅的,虽然没有硬性规定员工不能乘坐电梯,但大家都自觉的走楼梯,把电梯让给病人用。”听她说完我心里有点不信。由于办公室在六楼,所以每天上下爬楼梯也是挺累人的。于是我暗中观察,每次看到公司的领导不论是上班、下班、去餐厅或者其他事情,就算电梯停在一楼没人乘坐,他们也都是自觉的走楼梯。看到一次两次我觉得是偶然,可每次看到都是这样,我心里就在反思,为什么领导们不乘坐电梯呢?他们就算坐电梯也没人说什么啊!不过,现在看来领导们的以身作则,为英智带出了一个好规矩,现在员工们除了搬运重物外,基本没人因为不想爬楼梯而坐电梯。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形成规章制度,但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看”出一个习惯、一个好规矩,这是一个更加让人心悦诚服的一个方法。

从一件小事能看出一个公司的风气,一件小事也能体现出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以身作则的领导,是员工的榜样,所以每个员工都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自觉维护公司的荣誉。

由于我们是做康复医疗的,每个病人住院的时候基本都是卧床的,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病人逐渐康复,给一个家庭减少了负担,让病人看到了希望。就在前不久,一位重症患者经过英智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已经基本康复,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康复病人家属找到主治医生表达感谢,送过来2000元的红包,那个主治医生婉拒了三回,可家属硬是在医生查房的时候,悄悄的放到了医生的办公桌上。这位医生发现后第一时间上交给了公司。在现在这个医疗资源紧张的时代,给医生送红包成了一个“潜规矩”,但我们的医生也有自己的“规矩”,两个规矩之间的差距就是道德与良心。这种守“规矩”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

我骄傲,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好医生;我骄傲,因为我们有好的风气;我骄傲,因为我们有无处不在的好规矩。

“廉洁”、“规矩”,看似很空洞、很高大上的一个词语,但并不是只有在大事面前才可以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点滴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身边的人与事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们要做到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多体会好人好事,做到近朱者赤。从我做起,让“廉洁”、“好规矩”永远在我们身边流传。

《廉洁颂??我身边的好规矩》观后感篇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健康的细胞才能组成健康的机体。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家庭,必定要给社会提供健康的细胞。良好的家风是各种规矩的集合,它对工作有积极的作用,勤劳、孝顺、节俭、好学、自强这些淳朴的家风转化到我们工作之中后就是工作讲职业道德。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办事公道。认真严肃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领导的要求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下面听听不同年龄段的同事们讲讲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家风和规矩。

1、50年代的故事--买西红柿

我生于50年代,小时候妈妈给我1毛钱,让我去买西红柿。到了国营小合作社一看,西红柿分成很多种堆放,有5分一斤,2分一斤,1分一斤搓堆的。这是我第一次去买西红柿,看见5分一斤的又大又招人喜欢,自然就买了5分一斤的,一毛钱称了2个,高高兴兴地拿着回家了。到家后,我妈一看就急了,说:“这哪行啊,一毛钱好几天的菜钱那,就买俩西红柿?”把我训了一顿,要我回去换。我含着眼泪回去换,好说歹说,售货员勉强同意更换了,但是换什么呢?我犯了愁,后来一想,应该是换的越多越好吧,就买了1分一斤搓堆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10斤西红柿扛回家。我妈一看,又急了,扛回来的西红柿一半都是坏的,基本不能吃了,又把我训了一顿。妈妈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后来我慢慢懂得: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勤俭持家,家才能长久,要爱惜福分。

2、60年代的故事--一只铅笔盒

我生于60年代。家里兄弟三人,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9月1日开学,爸妈召集兄弟三人,说新学期开始了,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次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谁能考满分,就奖励谁一个铅笔盒。那时候孩子们的文具就随便的放在布袋里,铁质铅笔盒简直就像现在的IPAD一样,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于是我们兄弟三人都暗暗努力,一定要考满分,争取拿到铅笔盒当做奖品。我有了动力,从第二天起,每天第一个到学校,复习旧功课,预习新功课。刻苦努力,最后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一下拿了三个满分。而哥哥和妹妹都没拿到。家长兑现了奖励,给了我三个漂亮的铅笔盒。我把三个铅笔盒分别给了哥哥和妹妹,因为哥哥每天放学要做饭,比我忙;妹妹又最小,我应该关心妹妹,哥哥和妹妹都拿到了铅笔盒,一家人其乐融融。爸妈因此还表扬了我,首先说我学习认真努力,积极追求上进;二是说我懂得谦让和关爱,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就能变成双倍的快乐。

3、70年代的故事--大孝和小孝

我是70年代生人。兄弟几人成年后,有一次我们给母亲过生日。我们几个岁数大点儿的都先到了,有的给妈妈买了健身器,有的给妈妈买了皮大衣,妈妈很高兴。到了吃饭的时候,最小的小妹才匆匆赶到,她说因为工作太忙,给妈妈祝寿来晚了。但是庆幸的是把领导交给的工作圆满完成了,还受到同志们的称赞。妈妈听了很高兴,说你们来陪陪我就很开心,买的礼物我也很喜欢,很高兴,但是对我最大的孝顺就是你们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事业有成,这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大的孝道。

4、80年代的故事?一件皮袍

我生于80年代,我妈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舅姥爷经常接济姥姥家,特别是有件事让妈妈记了一辈子。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一个冬天,舅姥爷在机关单位把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晚上下班后顶着寒风送到姥姥家。路上有一条河,舅姥爷怕河水弄湿了干粮,就把自己唯一的一件皮袍脱下来包好干粮,然后顶着皮袍渡过河去。到了姥姥家,舅姥爷把皮袍和口粮都留了下来。后来姥姥家实在太难过了,就把舅姥爷留下的皮袍也当了。妈妈说就是靠着舅姥爷给的这些东西,她们一家人才度过了那个难熬的冬天。

后来我们家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但妈妈始终没有忘记舅姥爷的恩情。舅姥爷家里无论有什么事,妈妈都会责无旁贷的站出来,从平时生活上的接济,到孩子上学找工作,到舅姥爷离世操办,妈妈都尽心尽力、全力以赴。妈妈用实际行动告诫我们兄妹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舅姥爷的恩情,要知恩、报恩、感恩。

好作风离不开好家风,好的家风家规,是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作为公务员,应把家风建设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前提,以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廉洁颂??我身边的好规矩》观后感篇三

爸爸,普通的农民,岁月的沧桑刻在了他的脸上,生活的磨砺染白了他稀稀疏疏的几根头发,但是就是这位地地道道的老农民却给了我们一生的财富。

爸爸没有多少文化,据说他只上到高小,但是,爸爸全力支持我们去上学并用他仅有的知识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记得上学时,家里条件很不好,但爸爸常说的是:“闺女,好好念书,不管你们读到哪儿,我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于是老爹是第一个给我们读故事的人,第一个教我们写名字的人……

爸爸没有多少文化,却用朴实言行影响着我们!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个临近春节的数九寒冬,我们全家人吃着玉米渣儿的粥和妈妈千方百计炒出来的老咸菜,奇怪的是爸爸:一直教育我们“吃饭时不说话”的他在一次次偷笑,我们面面相觑,连老妈也一脸的茫然。仗着平时爸爸最喜欢我,我撒娇地说:“爸,您有啥高兴的事儿呀?”爸爸一下子变严肃了,说:“好好吃饭!”正在这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竟是村里有人把要办喜事的东西丢在路上了,正着急呢!听完广播,妹妹瞪着大眼问:“办喜事的东西是什么呀?是很多的肉吧,咱家要是捡到就好了!”“对呀!说不定还有喜糖呢!”我也附和着。是呀!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如果能吃上顿肉,吃上块糖,就是饕餮大餐了。正在我们讨论时,爸爸却站了起来,一脸的严肃。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不知道,直到有人登门感谢我才知道那东西是爸爸捡到了,广播后爸爸原封不动地给人家送了回去,面对那家人真诚的谢意,爸爸一个劲儿地说:“应该的!应该的!”送走那家人,爸爸看看我搂着我说:“二闺女,你觉得爸爸这样做对吗?”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见我没说话,爸爸又说:“真把那些东西留下可以给我闺女改善一下……”“可是咱们也得想想那家人,这年月,谁家也不富裕,人家办事还等着用呢!是不是?”爸爸看了看我,又说:“再说了闺女,这些东西咱们真的留下吃了还是那个味吗?咱老吴家可有“(1)不偷不抢,做诚实的人;(2)不蒙不骗,做善良的人”这样的家训,记住了吗?”说完,爸爸摸摸我的头,那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诚实”的重量!

爸爸对“诚实”的诠释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做诚实的人”一直是我的追求,当了妈妈之后也教育儿子做人要诚实,记得第一次把姥爷的故事讲给儿子听时,儿子眼里写满了敬佩,那时“诚实”俩字已在儿子心里悄悄发芽儿,所以,当儿子在小区拾到钱包,他能等一个多小时一直等到了失主时,我一点儿也不感到新奇,我为儿子感到高兴,也为老爹高兴!

如今,我们姐妹都已经成家立业,这些年虽然我们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我们一家人的内心却是富裕的!再看爸爸,已经74岁了,但还在用朴实的言行继续影响着他的子女、孙辈,相信还会影响到他那未曾谋面的重孙……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