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英文名字是Mastersinforbiddencity,直接传达了纪录片意图传达的精神。文物修复者们尽管从事的不是创造性的工作,但是都是大师,值得敬佩与景仰。而中文原名,则是富有生活气。片子很生活化地表现了修复师们作为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与职业生涯,故宫从古代堂皇的宫殿也变成了再平凡不过的工作场所。古典与现代、神秘与平淡就这样融合在一起,亲切而迷人。
故宫中的修复师们仿佛与纷繁的现代社会隔绝开了,终日与古物为伴,与古人对话。短短几小时的纪录,对观众来说
可能是新鲜的,然而这日复一日如此细致的工作是何其繁琐而沉闷,可以想象。因此他们既让人歆羡、又让人钦佩。
匠人精神是最可贵的地方,而“回归”是纪录片背后的主题。从现代回归、从机械回归、从科技回归……回归到旧日时空的匠人技艺、师徒传承、平静生活。
2016《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2)
从叙事上来说,片子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文物修复的复杂、精细和枯燥,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多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在镜头里,他们或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是学历高但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一代。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忍受住那份安静和寂寞。能够慢工出细活。片中也提到年轻一代在刚入职对于工作的不适宜,很真实,很现实。所以我们才更庆幸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
而在一个个修复师的话语中,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和修复工作的介绍;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认真对待。很多观众最感动的点,也在于此。
说中国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精通某个行当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终热爱职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才能像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一样在孤独中找到欢乐,在枯燥中找到欢乐。从而将这份工作转化为一种责任。
片子里说,有的人认为一个文物修复师生命的价值体现在所修复文物本身的价值,但是文物修复师自我价值或许在朝朝暮暮与各式文物对话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他们在每日与文物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思索如何更好修复文物,不断提高技艺,也透过文物了解到厚重的历史和万物的沧桑。生命的意义在一日日里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2016《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3)
片如其名,是简单直接的讲法,我在故宫修文物,除了“故宫”,都是单音节词,相当口语化。所以能很明显感受到文案很烂,镜头走的一般,剪辑也不怎么舒服,没有一贯的引申,华夏诗文网,通片一股七八十年代电影电视剧的气场。但,这就是本片的气质,在地的,朴实的,却又大气自然的气质。
很难想象没有这个镜头会怎么样,因为专业需要,每年都会进宫几次,早年是走马观花逛园子为主的,我记得我大二时在钟表馆,有一个手里拿着一个把手之内玩意儿的瘦干中年人,他在馆里走了一圈,看到一个半圆形展台右手方向的钟准确响起,就离开了,我tm当时真的觉得那是一个像故宫保安一样的农民工似的存在,穿着感觉劣质的短袖衬衣,当然,这个人在你去了很多次故宫后就知道,这就是王津。像民国钟表工一样专业,像照料自己喜欢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投入,亲自打理每一所钟。
我是和一个搞房地产的富二代一起看的这部片,整个过程,她一直在说,小闵很帅,要求我去要盘个道,了听一下情况。片中他修复的漆器都是在故宫修复展里陈列的,就是在神武门上隔着。生漆过敏画过漆画的我感受颇深的,不过分的讲,他修的东西和他说话的方式挺接近,对着文物,就有种能读到其修复者脾性的感觉。
书画修复占了一整集。很有意思,很多时候整部纪录片里修复者们随口聊起的话语,都能很深重的打到我心里,这种话语效力其实很难得,我妈常笑我,书读多了的人既不能好好说话,又不能好好听话,我们日常生产了太多废话,话语变得轻易而无力。片中随意说了句,孙老就是修复五牛图的那位,但是我大一听中美史老师讲五牛图修复以及相关故事时,身上通常感觉有无数电流跑过。所以,哪怕西美见长,也在后来的学习上选择中美,甚至本来打算投到冯老门下学习。
事实上,因为每次都是日出溜进宫,日落随着踩单车的人们出来,那些修复者也或多或少打过照面,可是啊,他们明明是为人类保留记忆与历史讯息的人,却简单到像我天朝农民工一般,普通的工人,乐得沉浸在一份起色不大的工作中。
他们升职申到科长?部长?应该不太重要。他们明明过手无价国宝,却难有明星之类的酬劳。我在想,我用,标记电影、书籍、音乐,好轻易,好快速。活过二十三岁就经过了那么多电影书本,可是用来丈量他们一生的,不过是数量不超百的书画,或者器皿,这样的一生,走得好谨慎,好珍重,好讲究,又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