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放言录读后感

时间:2021-08-22 05:08:35 华夏高考网
  改革:唯一和正确的历史抉择??读《改革放言录》有感
  
  文/傅建芬
  
  《改革放言录》是一部关于改革思考者和亲历者历史言行的真实记录,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建言献策的真实心声。该书作者,中国共产*原*胡耀邦之子、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胡德平。书中汇集了胡德平从1984年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改革问题的80余篇文章、讲话、部分书信等,是其多年来对中国改革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建议的集中呈现。该书的出版,是对党的十八大发出的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动员令的积极回应,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新一轮改革的壮丽征程即将开启的当下,也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领导干部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思想素材和历史素材。
  
  有的放矢??以自由为“靶心”为改革“放言”
  
  “整理《改革放言录》这本书,我的基本态度就是有的放矢。放言,也就是*说的,放箭要对准靶子。”关于放言,胡德平的解释是:“放言,不是虚言,不是谎言,不是谤言,而是没有恐惧感的畅所欲言。”譬如,《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小男孩说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这就是放言。譬如,科学*奠基人宣称,共产党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并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可耻行为。这也是一种放言。
  
  自由,是他在《改革放言录》中的第一个“靶子”。该书开篇即为1984年的成名作《为自由鸣炮》。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给“自由”以科学定位,把“自由”纳入了*范畴,强调“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我们党对*性质和内涵与时俱进的科学把握。现在看来,《为自由鸣炮》对“自由”的阐述,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还是片面,有些书生气”,但在1984年的社会语境下,仍有开风气之先之意。
  
  该文强调的自由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劳动力的解放,即人的自由;二是关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即经济的自由,在论述中尤以后者为重。文章指出:“在我们党以十年内乱的惨重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巨大补偿的今天,在我国人民正投身于城乡体制改革的现在,我们郑重研究、密切关注劳动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劳动力??自由,充分依靠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理所当然成为首要之事、当务之急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将讨论通过城市企业改革的决议,可以概括两点决议精神:其一,中国的经济体制将是赋予企业以充分活力的*经济体制。其二,中国的计划经济,将是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经济。”
  
  “赋予企业以充分活力”“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这些观点,已触及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因为就经济体制而言,改革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意味着要给予市场和市场主体以更大自由。从这一点来看,《改革放言录》中关于经济自由和市场经济的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人民富裕??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目标
  
  改革开放35年间,中国从贫穷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但是,利益分化和社会矛盾反而逐渐加剧。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为什么经济蛋糕做大了,却没能消解民众的怨气?对此,该书作者的看法是,经济发展水平是提升了,但分配是否公平?老百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官商勾结的权贵资本也崛起了。因此,民众的怨气可以理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把改革的顶层设计与群众的关切和呼声结合起来。
  
  民富应成为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目标。书中提出的这一观点,非常值得关注和探讨。作者认为,“富民”或者“民富”而不仅仅是“国富”,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市场经济的奠基性理论著作,集中论证了“民富”原理。然而,一百多年前,严复却将该书译为《国富论》,此种译法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人民盼望国家富强的心理投射。
  
  应该说,期盼国家富强不仅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的夙愿,也是今天中国人的理想。我们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必须认识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强调国家富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幸福,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从中国的现实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间,国家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全面改善,但老百姓的人均收入与GDP增长仍有很大落差,国民收入在GDP中所占比例在50%以下,不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把改革开放的重点放在民富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群众所盼。
  
  执政担当??改革不可废,承诺不可弃
  
  “改革不可废,承诺不可弃”,是作者对改革最想说的一句话。他认为,当前全党、全国人民都在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新阶段改革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追求“有效率、繁荣、改革发展的局面”,绝不能减弱我们党的领导和责任,不能减弱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
  
  一位企业家说,中国最大的“信托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负有“信托责任”。对此,作者持赞成态度。他说,“人民群众把自己、未来交给执政党,党就要对人民和民族的命运负责。既要深化改革,又要兑现既往对人民的承诺。”这两者完全同步,确实很难,但是仍要不断地去落实,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责任。打个比方,虽然我们党没有和人民直接“订合同”,但是对人民的承诺不能有丝毫动摇。比如,原来实行退休制度,现在搞社保制度,社保的钱从哪里来?能否可持续?现在看来,还有不小的缺口。只有让社会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兑现对人民的承诺,让人民没有后顾之忧,改革的潮流才不可阻挡。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领导改革开放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绝不能思想僵化、故步自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吹响新一轮大规模改革的“号角”,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改革放言录》,能够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亦是借改革之东风,相信该书一定能为领导干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改革进程提供动力资源和借鉴思路。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