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1-08-22 04:55:47 华夏高考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长篇联播节目时间,请继续收听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由李野默播讲……”20多年前,每到12点整,我会准时打开收音机,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半个小时后,我再起身奔向教室投入火热的学习生活。
  
  读中师期间,阅读了很多与路遥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像戴厚英的《人啊,人!》,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史铁生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但没有一部作品像《平凡的世界》在我内心掀起万丈狂澜。后来想想,也许那些作品许能打动人心但不足以唤起共鸣,《平凡的世界》描绘的是文革后期至改革开放前期11年间中国大地发生深刻巨变的全景式画卷,虽然主人公生活在黄土高坡,但像孙玉庭、田福堂、孙少安就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缩影,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我所熟悉的,听上去倍感亲切。
  
  毫无疑问,孙少平是全书的灵魂人物,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钟爱并寄予理想的主人公,把他塑造成了几近完美的男人,高大帅气,积极进取,有思想有行动,真正践行了儒家倡导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尤其是他对苦难的态度让人震撼。小说一开始我们描绘了一个贫寒少年,他穿着不能保暖仅能遮羞的破烂衣服,一天两个黑馍维持在学校的半劳动半学习的生活。这样的境况使他既自卑又自尊,他抓紧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读书、看报、学习,虽然身架单薄,但精神上的优势与满足使他从饥饿、贫寒与自卑的煎熬中挺了过来,而且这种精神的优越感一直贯穿于他的人生。他做过代课教师,揽工汉,煤矿工人,尽管在这过程中他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认为“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生,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生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在自讨苦吃的过程中锻炼得更加坚强,而且将苦难转化为独到的人生感悟,转化为积极进取的人格力量,转化为深刻的生活热情,甚至你能感受到他很‘享受’自己苦难的生活。孙少平这种在巨大的苦难面前表现出的人格尊严和道德激情,以及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并激发起对生活的敬意与思考。可以说,孙少平就是我青春期的精神领袖。
  
  20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捧起《平凡的世界》,就没有了年少时的单纯与坚信了。小说中描写的情节,比如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恋爱就很值得让人怀疑。也许在八十年代有可能发生煤炭工人和省委书记的女儿谈一场恋爱的事,但在今天,不要说谈恋爱,成为同学都是奢望!而孙少平的许多作为在今天这个更讲求现实的时代更显得让人无法理解了,他要追求什么?他为何不将自己的聪明才干运用到农村来建设自己的家乡而执意去做农民工、去挖煤矿?他为何要拒绝金波妹妹真挚、热烈、毫无保留的爱恋?在小说的结尾,他失去了田晓霞,容貌被毁,依然重新回到煤矿去过那惊心动魄生命无法得到保障的生活,难道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就非要过这种非人的生活?
  
  反观他的哥哥孙少安的做法让人感觉更接地气。由于家境贫寒,作为长子的他小小年纪放弃学业,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家里人有粮食吃,如何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这始终是他奋斗的原动力,无论从最初的拼命干活,还是后来抓住改革开放的先机在农村创业起家。虽然他是个农民,但少安真正展现了一个不安于命运摆弄、坚忍执着、努力改变家族命运的新一代农民形象。(m.mrnum.Com)他本分同时有着深刻的自知之明,咬牙割舍了对润叶的爱;他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有过痛哭、绝望,但从没放弃生的希望,活着就是一种伟大,能够养活自己,能够靠勤劳的双手把整个家族带上欣欣向荣的致富之路不同样值得人敬仰?
  
  也许,我们要从哲学的高度来领悟孙少平对幸福的追求。一般情况下,常人总是寄希望于身外之物,寄望于从财产、地位、妻儿、朋友、社会人群,从那里获取生活快乐;他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这些上面,而一旦失去了这些东西,或者对这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他的幸福感也就随之消亡,这大概就是哲人所言“这个人的身体重心在他的身体之外。”而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里对“真正的幸福”有这样的表达“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在于他的心灵与情感是否具有优势。这种内在的素质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获得真正幸福的关键。一个人的出身、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等等,就犹如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假如他不能拥有伟大的心灵与高贵的情感,坐在国王的宝座上也一样卑贱,一样活得疲倦不安。”路遥塑造的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的人,让凡人的我们望之弥高,又发人深省!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