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教务处官网:https://jwc.wxc.edu.cn

时间:2023-04-17 14:29:08 华夏高考网

皖西学院教务处官网:https://jwc.wxc.edu.cn 

5月8日下午,皖西学院召开专业特区检查验收评审会。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学忠,党委委员、副院长孔敏,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专业特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孔敏主持。

会上,首批专业特区负责人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机制、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结项汇报。制药工程专业特区形成了政府、 企业、校本、学生共同参与、四面体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网络工程专业特区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以能力的“一轴、两翼、三结合、四不断”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旅游管理专业特区构建了适应现代旅游业(全域旅游、旅游+、智慧旅游等)发展需求的“2+0.5+1+0.5”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专业特区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指导,构建了注重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法学、财务管理第二批专业特区负责人汇报了项目执行情况、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建设的思路。学术委员会委员对首批专业特区结项验收和第二批专业特区年度检查进行了评审。

刘学忠在总结时指出,专业特区在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特区建设,形成了协同育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观念。学校站在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创新设置专业特区,几年来的辛勤探索,全校上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进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上达成了共识。拓展了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局面。专业特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全面深入开展合作,共建学科专业,共建创新平台与实践基地,共建应用型课程,拓展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广度、深度、厚度。构建了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实践体系的新基础。专业特区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建立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共建多类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的路径,实现了由校内基本教学条件向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践实训平台和校企校地共建各类创新平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转变。提升了学校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的新层次。学校升本之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专业特区在专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统领,探索走出了政府、企业与高校多元主体整体推进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推动了学校转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

刘学忠强调,要以此次验收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专业特区建设成效的总结与推广,进一步加大对特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紧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协同育人的特区建设主线,同时鼓励特色发展,特区建设要“主线明,特色亮”。

孔敏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学术委员会委员要发挥专家治校的作用,积极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应用型转型发展建言献策;教务处要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总结专业特区建设成效,凝练特色,发挥示范效应,推动专业群建设。  

皖西学院自2014年以来,探索设置专业特区,先后遴选制药工程、网络工程、旅游管理、土木工程、法学、财务管理等六个专业,在建设经费、教学资源建设、应用型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鼓励各学院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四年来,专业特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整体推进协同育人为路径,以应用性科研,化地方特色资源为教育教学优质资源,构建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协同育人质量监控与评价新机制,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生产实践、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在专业特区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地方应用型大学协同育人主体理论和动力理论。2018年,专业特区中网络工程与法学专业入选安徽省首批一流(品牌)专业立项建设,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立项建设。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中药学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2018年,“打造‘三大特区’ 整体推进协同育人 实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深度转变”“信息类本科人才专业能力多元主体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基于产业化需求的‘四轮驱动、四面体、立体式’培养模式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区的探索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专业特区建设成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多次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与应用型院校发展高端论坛上做经验交流,取得良好反响。2017年7月27日《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皖西学院《以“三个特区”为抓手,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特区”建设转型发展道路。

专业特区建设举措已成为皖西学院转型发展中最具特色的品牌。学校将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中继续推动专业特区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