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一
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要发扬“三苦”精神,以优良作风强力扶贫攻坚。
当前,我们要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发扬“三苦”精神,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步伐,紧抓中央和省上扶持政策叠加的机遇,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中,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以实施精准性扶贫为抓手,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思路,强化扶贫开发措施,确保实现农民群众走水泥路、喝自来水、住安全房、用动力电、整体脱贫的目标。
一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抓扶贫。“三苦”精神,突出一个“苦”字,发展需要这种精神,改革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创业需要这种精神,创新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扶贫攻坚更离不开这种精神。*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在扶贫攻坚中,我们要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抓主抓重,攻坚克难,紧紧牵住“牛鼻子”、啃下“硬骨头”。当前,我市最难啃的“硬骨头”主要有三个,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全市有41.2%的村不通水泥路或沥青路,有20%的自然村未通动力电,仍有25.8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二是支撑农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少、产业链条短,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种养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严重制约农民增收;三是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人力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民就业增收的途径少、渠道窄。这些问题是我们最突出、最急迫的问题,是我们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摒弃“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和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埋头苦干,齐啃 “硬骨头”,大打攻坚战。准确把握国家支持的导向和重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外开展招商引资,对内盘活民间资本,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和“愚公移山”的韧劲和毅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二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抓扶贫。求真务实是“三苦”精神的根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明确扶贫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确保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以“钉钉子”的精神,以一抓到底的“狠”劲和“韧”劲,扎扎实实抓好扶贫攻坚。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有力保障上实现突破。
抓住省上实施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等机遇,积极整合扶贫、财政、发改、水务等方面项目资金,谋划实施一批“水、电、路、房”等项目,帮助贫困群众“换穷貌”。其次,在富民产业发展这个核心上实现突破。中医药产业重点通过抓种植环节、加工环节、仓储环节、流通环节、研发环节、检验检测环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马铃薯产业重点在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市场建设、鲜薯仓储、打造品牌等环节上下功夫。同时,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强化技术、资金、电力、市场等要素保障,加快以肉羊养殖为重点的草食畜牧业发展。再次,在教育扶贫这个根本上实现突破。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质量,力争使更多贫困群众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贫困面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加强标准化培训基地建设,促进技能培训、就业中介、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化”,加快将人口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第四,在金融扶贫这个关键上实现突破。创新融资扶贫手段,全力落实好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双联惠农贷款、世行第六期贷款和国家贴息扶贫贷款政策,并探索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融资扶贫,着力解决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婚返贫等问题。
三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扶贫。思想大解放,扶贫开发才能迈大步。要在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三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突出改革创新这一鲜明的时代特点,既要苦干、实干,也要巧干、会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更好地解决扶贫开发工作碰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完善扶贫开发举措,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一是把扶贫攻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走统筹扶贫的路子。进一步转变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扶贫的观念,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举措,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减小分母,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
二是把连片开发与分类扶持结合起来,走精准扶贫的路子。注重分类指导、重心下移,进一步把片区攻坚与扶贫到村到户有效衔接,学习借鉴广东清远市“双到”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坚持分类指导,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不断提高扶贫的精准性,特别是要把深化“双联”行动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真正实现扶贫的精细化、精确化。
三是把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结合起来,走开放扶贫的路子。既要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又要注重发挥政府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谋划扶贫项目,加快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
四是把帮扶支持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走“造血”扶贫的路子。既要积极倡导“社会苦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上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效整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资源,又要重视培育“造血”功能,在组织群众苦干中调动和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走生态扶贫的路子。要把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结合起来,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推进生态移民搬迁,积极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人口、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同时,创新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市上统筹协调、部门配合、县区为责任主体的领导体制和乡镇为重点、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并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用的依据。
四要加强调研,改进作风抓扶贫。弘扬“三苦”精神,加强作风建设是应有之义,深入调查研究是基本前提。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和纠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掌握实情、吃透情况,扶真贫、真扶贫。全市各级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排民忧、解民难,抓落实、促发展,不断提升扶贫开发水平。一是要让接地气、查民情成为常态。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贫困乡村,深入联系农户,真正在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着眼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在问民忧、访民苦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在与群众同甘共苦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要让解难题、排民忧成为自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急所盼,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带着热情,带着激情,带着感情,尽最大努力去解决,特别是要与贫困群众和联系户共商脱贫办法、共谋致富路子。三是要让抓落实、促发展成为追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督促检查,做到发展目标清楚,进展情况清楚,存在问题清楚,推进扶贫规划、扶贫政策、扶贫项目和扶贫措施的落实,一村一村地扶贫、一户一户地脱贫,不断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四是要让能吃苦、下功夫成为基本功。
作为贫困地区,全市各级干部更要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率先垂范,苦抓苦干,在推进全市扶贫攻坚中建功立业。同时,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杜绝劳民扰民的行为,以扶贫攻坚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口碑心碑。
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二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以xxxx镇为例,因为距西汉高速公路近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了xxxx欢乐水世界4A级景区、苍龙峡、七里村美丽农家等一批旅游产业。有了旅游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来摆脱贫困。
培训期间,王征兵教授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上了生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总之,这次学习培训体现了省委农工办、西农大、县委县政府对宁陕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们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善做善为、善做善成,带着感情与担当去扶贫,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