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下乡小学支教心得3篇

时间:2021-04-23 03:22:20 华夏高考网

2016支教心得一

曾经一度认为教师是与我无缘的工作,可是偏在毕业之前得到了一次实习支教的机会。在来之前,我告诉自己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现在的工作。

转眼支教生活的一半已经过去了。和朋友聊天我总喜欢称自己是一个伪教师,披着老师身份的毕业班学生。记得9月6号那天踏上征途,在行驶的路上我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凤居。凤居,听名字感觉好雅,肯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甚至就在车上幻想起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像陶渊明一样,在田园小镇悠然自得。等真正到了凤居才知道我要去的是凤居学区的黄岩学校。恰逢周五,下午上完课后,老师和学生们就相继离开了,留下偌大的空荡荡的校园,空荡荡的宿舍。幸好还有一个年岁相仿的刚入编的高老师和我作陪,差点忘了还有她的老乡兼同学宋老师(在另一所学校)。就这样我们三度过了一个无聊却又充满各种奇葩事件的周六日。周一迎来了排课。一二年级品德、音乐、美术,还有全校体育,美名曰晋中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老天,我的专业是化学!我就这样被全才了。

站在讲台上给二年级上品德课时,看着那一双双清澈的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神圣,就好像讲台之下是一群等着我去拯救的信徒。说实话,站在讲台上才发现原来真的能看到所有同学们的小动作。站在讲台上,眼神总是会无意忽略第一排左右俩边的学生,碰到他们的眼神闪现出略带点被遗弃的感觉时,瞬间会涌现出好多负罪感。我终究不是圣人,原谅我的眼睛不能360全方位都能看到。让我惊喜的是原本以为我在黑板上写字时底下会乱成一锅粥,可是他们竟然跟着我写字速度把一个个字念出来。第一节课下来了才发现,其实好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敢想,然后去做。周二是9月10号教师节,这个本不属于我的日子,恰好在实习期,所以我有幸度过。早上第一节是二年级音乐,上课铃响了,他们却不让我进教室,让我等一会。等我再次推开教室门的时候,看到很班上歪歪扭扭的用彩色粉笔写着教师节快乐五个大字,还有同学们画的各种图案,还有三个桃心,上头用铅笔写着老师节日快乐,教室各个角落还零星的挂着气球,虽不甚美观,可是我能感受到他们满满的心意。第一个教师节,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还没等我完全适应下来,周三就被调去了皋落初中。原本觉得初中应该很轻松,可是看到其他班主任的校友每天必须跟着学生们出操、早读、晚自习,很是佩服她们。我没有课,所以只是看着她们忙碌而忙碌,我没有体验到教,我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体验着这个小镇独有的风情与民俗。

周一又被调到了大寨,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后竟然真的来了大寨,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迎接我的竟然是当初在黄岩有过几日之缘的宋老师!缘分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来了大寨。厕所近了,早上也不用吃那硬邦邦的馒头,晚上宿舍外头也没有癞蛤蟆和老鼠蜗居了。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感。虽然来了这里是一年级包班,仍旧觉得在天堂。这里一年级与黄岩不同,他们不会上课藏在桌子底下和我捉迷藏。第一堂课,他们甚至有些怕老师。我一直觉得教小孩子最重要的是亲和力,可是待我发现这群熊孩子在摸清老师的禀性后肆无忌惮起来,我开始怀疑亲和力的力量。一年级孩子的思维常常让我觉得他们来自外星球,上课也是有时候感觉完全听不懂我在讲什么,吼破了嗓子,他们依然照旧。而且上课一旦涉及到他们懂得能插上话的,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小孩子完全是视觉动物,大多时候他们上课看的不是黑板,而是老师的脸!每个学生的进度参差不齐,每天早上起床最发愁的就是上新课还是复习旧知识。事实上,在学习方面,真的存在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有些人你教一个小时就能懂,而有的一天也教不会。每天全天的课不免让人心情烦躁,再加上哪些叽叽喳喳的声音,简直让人疯了。有耐心,微笑面对学生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教书其实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想要上好一堂课,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不少的,虽然讲的内容很简单,但必须要懂得怎样去讲,所以第一点必须做的就是精心设计每堂课程。其次,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通过对比,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或者哪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便根据实际情况去改正,去采纳。这样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这里做饭阿姨还有各科任教教师都对我特别好,大家不分年龄经常坐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无论酸甜还是苦辣,我都觉得特别有滋有味。不知道在正式结束要离开的时候我会有多么不舍?

最后,在此我要感谢给了我这次机会,给了我明白这些道理的机会,是青年支教团让我们长大,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爱与感谢如果每个人都吝啬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爱心的话,那么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份苦涩的泪水,还是孤独?以前自己很渺茫,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今天终于让我体会到了,我想人活着是为了爱与责任,是为了感谢与爱。

2016支教心得二

我的实习生涯快结束了,其中的滋味五味俱全。我是在一所高中实习,本以为边疆地区的孩子应该很会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他们的父母大部分是住在高山上的农民,主要靠着几亩庄稼地或者替别人背货物生存。他们的日子本来就很艰难,可是还要供子女上高中,一个学期一千多的学费更让他们捉襟见肘。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边的学风很不浓厚,大部分学生不是爱贪玩就是没心思读书,即使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甚至口干舌燥还是只有很少的几个在认真听课。刚开始我原以为是我讲课不精彩,后来才发现他们是在掌握了老师们的秉性,越和善的老师就越闹得厉害。而且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就越难教,刚进去的高一新生可能是还没太熟悉环境,面对新老师们还是有点惧怕。

对于这些学生,我有点失望。但是我还是尽自己所能地教导他们,我想或许有些学生会因为我的一番教导从此努力学习了呢。这次的教师节本不属于我,可是恰好在我的实习期间,而且还收到了学生的祝福和小礼物,这让我激动不已。我终于体会到“有付出就有回报”这句话了。正是我这段时间的努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所以以前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曾经总以为当一名教师很简单,只要努力把课上好就够了。经过这次实习,我发现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得学会管理学生,与学生多交流。此外,和同事领导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有些教师教书不怎么样但是他们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一下子就窜到了高位。可是有些教师却一辈子默默无闻,虽然他们受到学生的爱戴,可是永远领着那么一丁点工资艰难度日。

我不知道我以后能不能成为一名教师,如果受命运的驱使我成了一名教师的话,我不会做上面我提到的那两类。我一定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内涵,使学生能真正地折服。

2016支教心得三

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不是照样选科,更应该主动学习,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践。而农村教师更加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教材“特殊”处理,挖掘学生的潜质,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去年我到了偏远的农村中学支教。在那里,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级,学生一部分是本地的,一部分是“小候鸟”,随时都有可能“飞”走。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具有的美术素质远远低于我的想象,并且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无法像城里的学生那样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因为很多村小都不具备专业的美术教师,课程的开设如同虚设。现状如此,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新的学生,如何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呢?经过一年的实践,对于农村美术教学的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探析:

从生活出发,表现熟悉的事物

大美相当于无术,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少技能和技法,但必须让学生对于美术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使他们在原来的潜质上有所发展。

兴趣从哪里来?怎样去培养?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创立了“生活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体系。其“生活即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即生活和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被包含在生活当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且“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启蒙,进棺材才毕业”。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风俗和生活经验各有不同,但共鸣点相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拥有目前共同的学习和生活。我支教的地方是一个海边小镇的中学,距离学校100米就是码头。穿梭的轮船、朴实勤劳的渔民、编织而成的美丽鱼网、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海鸟……这些都是学生眼中最平常不过的景物。而放学后到海滩上去捡自己喜欢的贝壳,也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情,这一切都可以成为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感知的主观性是培养创造能力的起点。一些学生的家长出外打工,学生过着“留守生活”,往往觉得孤独,而家长的生活习惯与娱乐方式,也让他们感到无奈。那么,教师就得充分利用现成的资源,注重教学和实际相结合,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和物、人和事、学习和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学习《宣传画》这一课时,除了教材提供的主题外,我刻意引导学生: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特别关注且愿意表现的主题,或是让自己“纠结”的问题?有一个学生的画面传达出了内心的呐喊。他用俯视的角度画了一个学生在一张桌上做作业,桌角放了几本书,而更多的空间则被凌乱的麻将牌所占据。他很痛恨母亲打麻将影响了他的学习,而母亲却熟视无睹。这样的美术作业可以让学生压抑的心情得到发泄,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便于教师与之沟通。可见,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所创作的宣传画,犹显真实。

教材之外,实践出真知

美术新课程标准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不同地区的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有所创新。面对这些农村的中学生,我不能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补。

初一的美术课上,我为学生增加儿童画或者线描。课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海边捡贝壳,或螺,或蛏子。相对来说,初一的学生生理年龄较小,儿童画比较好操作,易出效果,也容易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我希望学生把大海的气息带进教室,让他们在亲切的氛围中进行儿童画学习和创作。之后,我让学生举起自己的作业,教师在其中比较画面物体的位置安排,从中进行引导。在比较中让他们获得合理构图的信息,实践出真知,记忆便会深刻。

抓住学生闪光点,给学生树立信心的同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比较自己的画面上缺少些什么,而缺少的弥补会让作品更加生动,教师可以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创作。

在之前儿童画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掘出一些造型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对作品进行再创作。那就是结合乡土开发教材,再发掘自己的长处。我在学生写生海鲜的作业中,挑选了几幅优秀的作品,引导他们利用课余的时间用工笔白描的方式把写生的画面重新表现。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对中国画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预想设计的行为和习惯,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明白:同一个题材的作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学会赞赏,挖掘长处与个性

学生很敏感,因为是外来人口,家境的不富裕和对于本地环境的不熟悉,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会赞赏,给予关爱。

有一位学生的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聋哑,在许多老师眼里,他的成绩只能排在“差生”一列。在他觉得自己“不想读书”的时候,我特意带着他到旁边的田野走走。秋天的色彩丰富,我让他记住看到的景色和位置,归纳成几大色块后,把田野、房子、树木、芦苇和小河等画在小稿上,进行调整,然后采用了一种适合他操作的表现手法――纸浆画。这种形式几乎不要求学生有太多的造型能力,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耐心画完便可。作画时,我与他聊聊家常,此时,他也会放下包袱,与我敞开心扉。他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让我感到吃惊,我也庆幸自己的坚持没有白费。

学生作品的展出,在校园文化中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每一次我都会精心挑选进行保留,尽量做到不重复个人。虽然课堂作业的质量及不上兴趣小组的作业,但是它涉及的学生面广,是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最好认可,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兴趣小组的作品追求大气,表现材料的多样性。我记得展出当天,学生都兴奋地寻找自己的作品,也认出了其他同学的“风格”,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