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两会召开时间议程安排,重庆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神要点解读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未整理出来,下面是先参考,小编第一时间把正在编辑的2017年发布出来!!
篇一:重庆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今日上午,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幕。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黄奇帆在报告中指出,将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牵引,完善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体系,更好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争取设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是报告原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是重庆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各种风险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7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年均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从6935亿元增至1.55万亿元,增长1.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24亿元,年均增长16.1%。进出口总额达到750亿美元,增长5倍多。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4万亿元,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50亿元,分别增长1.3倍和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55亿元,增长1.3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239元和10505元,年均增长11.2%和14.3%。全市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谋划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市一体化发展效能显著提升。我们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要求,立足重庆实际,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围绕功能定位出台规划引导、财政扶持、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等配套措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坚持产业跟着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都市功能核心区金融、商贸等服务业中的高端要素加快集聚;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空间延展,成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发展新区全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地位进一步凸显;渝东北和渝东南“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生态功能不断恢复和加强。当前的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已成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正呈现出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统筹兼顾均衡化的良好态势。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电子信息、汽车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快于一般工业,金融和服务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增长快于传统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6:44.6:46.8调整为7.3:45:47.7。制造业发展突出高端化、配套化、集聚化,形成了“6+1”支柱产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达到2.7亿台件,产值突破5000亿元。汽车产业形成多品牌集聚,产量突破300万辆,实现产值4700亿元。装备、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工业均发展为千亿级产业。前瞻性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实现产值1664亿元,努力培育新的工业增长极。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增至9%,金融资产和银行存贷款余额均翻了一番多。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高端业态不断丰富,电子商务快速增量,专业市场转型发展,农村商贸持续活跃,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达到2万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7%,入境游累计达到1199万人次。
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呈现良好态势。认真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聚焦突破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有分量、有力度的改革成果。改革投融资体制,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创设一批股权投资基金,滚动实施2600亿元PPP项目,激活了民间投资。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了小微企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由92万户增至194万户,非公经济占比超过60%。
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达到2.5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国有经济布局持续优化,在全市重大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一批国有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全国保险资产交易平台落户重庆,获得38个创新型金融机构牌照。通过国家验收的要素交易市场达到11家,交易大幅放量。完成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以农民工为主体实现转户429万人,交易地票17.3万亩,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达到800亿元,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更为顺畅。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及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都取得新进展。
构建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体系,内陆开放高地基本成型。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形成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开放口岸、三个保税监管区“三个三合一”的开放要件。渝新欧铁路累计开行490班,货物种类和辐射范围持续拓展,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
主动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与沿海沿边口岸实现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建立起多国海关“一卡通”协调机制。创新“整机+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的加工贸易格局,构建起符合内陆特点的外向型产业集群。顺应国际产业升级,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贸易额达到170亿美元。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五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高端要素集聚和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挥。经开区、高新区和各特色工业园区开放支撑作用日益显现。首批澳洲进口活牛运抵重庆。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心城市枢纽功能加速形成。建成“一枢纽八干线二支线”铁路网、运营里程达到192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对外出口通道增至13个,“4小时重庆”全面实现。江北国际机场枢纽功能明显增强,旅客吞吐量达到3239万人次,货邮量增至32万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外埠中转货物占比达到43%。
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绕城高速内一批大型人口聚居区和商务集聚区加快成型,城市道路和市政设施不断完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增至202公里。建成一大批水利工程,新增水源供应能力11亿立方米。区县城和小城镇面貌显著改观。城市智慧化运营和管理取得进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9%、47%。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三农”和库区工作取得新成效。努力推进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粮食、生猪、蔬菜等基础产业稳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10%。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32.9%。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所有乡镇通油路,行政村和撤并村全部实现公路通达。防洪抗旱能力明显提升,解决了108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00多个行政村开展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4.2万人。三峡后续工作顺利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商贸服务、生态旅游等一大批项目有序实施,库区特色产业发展、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安全呈现出新景象。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累计完成生态环保投入1411亿元,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优化能源结构、搬迁污染企业、控制各类扬尘和汽车尾气,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1%和99%,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水质总体保持Ⅱ类。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扎实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5%和42%。
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立足“五个坚持”,构建起民生实事滚动实施机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切的利益问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社保制度体系覆盖城乡,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基本建成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更好保障。建立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制度,累计建成投用公租房1488万平方米、配租21.4万套,惠及58万人,累计改造城市棚户区1332万平方米、农村危房64万户,房地产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基本稳定。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达到97.2%,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3%和40.5%,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加快发展。三甲医院达到3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得到强化。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取得新进步。深化重点领域整治和打非治违,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卓有成效,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以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明显增强。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司法、审计、监察、统计、消防、民防、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科普、气象、地震、地勘、参事、档案、史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刚刚过去的,全市努力克服下行压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工业利润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1%。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二是扎实有效做好融资降本和债务管控。推出1300亿元PPP项目,既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又确保了政府性债务不增;争取800多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将区县部分高息、短期债务转换为低息、长期债务,降低年利息40多亿元;发行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1796亿元,争取国开行棚改贷款126亿元,增加了企业和社会低利率流动性;创设200亿元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和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加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为部分困难行业、企业减轻社保缴费负担68亿元。
三是一批重点改革专项持续实施。启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11个重点专项,出台10多项配套政策。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行“先照后证”,新增小微企业10.4万户。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面向社会增资扩股和转让股权689亿元,新增上市公司40家。完成中新大东方人寿重组。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文化市场公平准入,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调整规范高考加分政策,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试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区县试点,探索“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试点。规范中介组织发展,行业协会与党政机构彻底脱钩。
四是开放发展再添新优势。渝新欧铁路开行班列翻番,达到257班。跨境电子商务、口岸贸易、保税贸易、云计算大数据、新型金融服务等快速发展,带动服务贸易额增长30%。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过75%,手机出口增长3倍多,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五是民生持续改善。完成25件重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打响限时脱贫攻坚战,构建起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808个贫困村、95.3万贫困人口越线脱贫。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10%。六是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重庆建设持续推进,刑事和治安案件稳定可控,保持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重大安全事故和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防火防灾形势平稳。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务院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带领下共同努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渝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和支持重庆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各兄弟省区市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重庆总体仍处于“双欠”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政府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主导产业单一,产业接续和提档升级刻不容缓;创新要素集聚不足,创新驱动能力较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社会矛盾和各类风险交织,社会治理创新还需加强;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与发展需要、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解决化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待!
二、“十三五”发展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在“十三五”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工作,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各项工作成就,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把脉定向,提出了“四个扎实”的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推动重庆实现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确指出,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殷切寄望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再创新的辉煌。这是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我们要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扎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不断提高统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扎实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严格纪律规矩,干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十三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顺应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转换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征程。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地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扩大开放,促进形成内外合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全面依法治市,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必须牢牢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这一重要部署,抓住发展动力转换这个关键,强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个基本保障,紧扣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目的,扎实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均衡发展。
“十三五”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征程。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经济保持年均增长9%左右,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迈上2.5万亿元新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5万元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力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充分发挥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功能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功能,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更加健全。全面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公信力明显提高。
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梦和*深入人心,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文明素质普遍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质保持总体稳定,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到46%。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生态文明城市。
社会治理创新取得新成效。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优化社会治理格局,充分释放社会组织活力,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畅通有序的社会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工作体系、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就业比较充分,累计新增就业300万人左右。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到2017年,按国家现行标准,基本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用新的理念引领和推动新的实践,破解发展难题,积蓄发展优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一)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完善发展新机制,推动全方位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打造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形成万亿元产值。延伸汽车产业链,推进品牌集聚和附加值提升,年产销量力争达到400万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加强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创新研发和项目引进,构建完整的生产体系。壮大笔电、手机、打印机等优势产品,发展穿戴式、虚拟现实等智能终端新产品,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抓住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构建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全产业链。提升液晶面板设计制造能力,带动触控屏、模组、智能显示终端等下游产品同步发展,做大液晶显示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于3D打印技术等新型制造方式。
突破传感器、感知材料等关键技术,推动物联网硬件和服务应用一体化。推进石墨烯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开发高端金属和纤维复合材料,打造新材料基地。瞄准通用航空器、轨道交通装备、高技术船舶主机与关键零部件,提升高端交通装备产业优势。加强页岩气开发央地合作和各类市场主体培育,构建勘探开发、加工应用、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拓展天然气化工上下游产业链,壮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推进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和新药开发引进,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后发优势。提升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和总包能力,形成对接市场、配套完备的环保产业集群。持续壮大“6+1”支柱产业,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加强创新驱动和技术改造,努力降本增效,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开拓,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国际贸易转型升级趋势,大力发展各类新兴服务业,促进国内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渝新欧铁路和水陆空口岸优势,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和贸易互通,做大做强口岸贸易。推动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务融合发展,拓展保税展销、集散分拨、维修检测、委内加工等业务,打造连接全球、辐射内陆的保税贸易中心。
依托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势,引进和培育数据储存、加工、增值应用企业,形成服务国内外的大数据产业链。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完善跨境电商口岸通关、国际配送和结算服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强化金融结算、资金融通、保险保障、金融普惠等功能。
做强做优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完善“全牌照”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离岸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第三方支付结算等业务,建设跨境金融结算高地。创新要素市场交易方式,拓展业务功能,增强辐射能力。提升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业咨询、检验检测、节能环保、品牌营销等专业服务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建设全程配送网络体系,发展第三方物流。
依托中央商务区和商务集聚区,提升批发、零售、会展、餐饮、住宿、交通等生活性服务业,扩大信息消费和网络购物规模,引导房地产、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特有的城乡和山水资源禀赋,提档升级观光旅游,丰富休闲度假产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建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紧扣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费用,推进研发和技术服务机构法人化,建设由大型企业领军的行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搭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广网络众包和用户参与设计等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大力发展各类众创空间,完善项目甄别、培训指导、风险投资、收购转化、哺育上市等全程孵化服务,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引导优质创新要素更多向两江新区集聚,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和特色产业园区构建多层次、多门类创新基地。推行基于绩效评估的后补助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股权激励,健全科研奖励报酬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更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建设互联网经济高地。务实推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行动,以“互联网+”带动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互联网”为传统产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完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络架构,实施“光网无线重庆”和宽带乡村工程,推进网络覆盖城乡,降低网络使用成本,为各行各业“+互联网”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创新,培育一批示范性平台和项目,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物流和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粮经饲旅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运一体、一二三产融合,构建良种繁育、标准种养、加工储藏、冷链物流、品牌增值等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更大的力度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壮大柑橘、生态渔业、草食牲畜、茶叶、榨菜、中药材、调味品等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导规范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推进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建设保供商品基地。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开发农业生态休闲体验功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国资国企综合监管和授权经营体系,以管资本为主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国有资本向国计民生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组建一批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稳妥推进国企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和员工持股改革。
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经营收益。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广泛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各类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上市步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民经济证券化水平。
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整合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有序流动。适时推动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减少财政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直接投资,增加公共服务投资比重。深化投融资改革,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PPP运用范围,壮大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作用。加强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实施全方位有效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均衡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军民融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国土空间、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规模和环境容量,构建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新格局。加快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中央商务区核心功能开发,推动十大商务集聚区提档升级,促进二环大型人口聚居区产城融合,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不断提升都市区融合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功能。发挥城市发展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主战场作用,培育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功能组团,一体融入现代化大都市区。支持大生态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推进以“万开云”等板块为重点的沿江特色经济带、以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实施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促进移民安稳致富。
以交通大格局支撑协调发展,建成功能性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机场、铁路、港口等枢纽性交通方式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催生出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要抓住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用机遇,提升航空枢纽功能,推动与空港周边城区联动开发,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争取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10万吨。
发展通用航空。建设“米字型”高铁网和“三主两辅”铁路枢纽站,推进都市区环形铁路和各园区支线铁路项目,新增铁路1000公里,提高铁路货运分担率。构建“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畅通对外出口,完善内部连接,新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提升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能级,形成“一干两支四枢纽九重点”内河航运体系,发展航运集散分拨集聚区。建成“一环八线”41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网和200公里市郊轨道线。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新增电力装机容量900万千瓦,积极与周边省市开展高效能源合作。实施大中小型水库及引提水、水系连通工程,加强防洪能力建设,构建水资源区域配置新格局,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城乡统一的规划体系,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统筹城镇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构建市民生活服务圈。加强城市立体综合开发,打造海绵城市。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完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支持区县城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错位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塑造特色风貌,打造宜居环境,实现人口和用地相匹配、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相适应。加强小城镇建设,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物资集散、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体现巴渝特色,更好地服务农村、带动周边,发挥出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
加强*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电力、水利、邮政、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农民工转户进城常态化机制,深化地票、农村产权交易及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建立人口转移与财政转移支付、建设用地挂钩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弘扬中国梦和*,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质。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史志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扩大重庆文化影响力。
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军工企业参与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鼓励地方企业承接国防装备制造和技术研发,建设一批军民结合的科研、设计、测试、营销共享平台,构建军民融合产业体系。推进军民共享基础设施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支持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工作。
(三)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建成生态文明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清洁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船舶,发展绿色建筑,加强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重点行业能耗和重点单位排放管控,增加森林、湿地和草坡碳汇。实施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全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增强大气污染监管和防治能力,控制粉尘扬尘,整治机动车尾气,深度治理工业废气。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加大流域和湖库污染整治力度,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推进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持续运行。综合整治各类噪声污染。加强危险废弃物、放射源和电磁辐射污染的监测防控,整治重金属污染重点地区。保护长江母亲河,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森林、林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推进土壤及生态系统修复,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科学划分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划定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管控。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确权登记,探索自然资源所有权实现形式,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健全资源总量管理、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生态保护成效与生态补偿挂钩分配机制。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广绿色信贷。建立生态环保项目担保制度和风险补偿机制,探索环境保护强制责任险。推行环保监测执法市级垂直管理,强化生态环保考核和生态环境侵害责任追究。
(四)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内陆开放新空间。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顺应新型国际关系,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引进利用国际优质资源,不断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在国家开放大格局中有更大的担当。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战略枢纽功能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西部开发开放。依托渝新欧铁路、长江黄金水道、渝昆泛亚铁路和江北国际机场,构建多式联运跨境走廊,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重庆落地,我们一定要高标准实施好,打造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我们将紧扣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聚焦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技术等重点领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辐射内陆、联通欧亚的国际贸易辐射圈。
提升内陆开放平台和口岸功能。充分发挥两江新区的开放引领、创新示范、技术集成和带动辐射作用,努力建成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先进制造、研发转化、资本运作高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区。深入推进经开区、高新区以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高端要素集聚,完善功能性要件,服务全市开放发展。完善机场、港口、铁路等口岸配套功能,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拓展保税贸易业务,建设临空和临港产业带。争取新设立一批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推动口岸监管服务全覆盖,增强口岸集聚辐射能力。探索具有内陆开放特点的投资贸易新举措。
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等高端延伸,提升一般贸易中优质产品出口比重。引进培育一批大型国际物流和贸易集成商,发展内陆在岸转口和过境贸易,开拓国际贸易分拨、中转、销售、结算业务,建成西部总部贸易基地。培育发展通信、金融、信息、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贸易。
推进澳洲肉牛进口项目,构建50万头肉牛产业链,形成“总部在重庆、销售在全国”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吸引先进技术、管理和高端人才集聚,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健全“走出去”支撑体系,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和跨国并购。深化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周边省区合作交流,推动生态、交通、产业、市场等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国际友城经济文化互动。加强涉外人才培养,争取设立更多外国领事机构和国际组织办事处,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五)坚持共享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共享是*的本质要求。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打赢限时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穷根”、明确靶向,扎实推进生产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低保兜底等扶贫工程,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创新融资机制,着力补齐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建立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合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建设教育强市。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及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探索中职高职纵向衔接、职教普教横向贯通的培育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争创全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继续教育,办好特殊教育。鼓励并规范社会办学。深化招生考试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长和教师轮岗交流,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待遇。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教育公平。
以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好人力资源市场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市场化报酬决定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健全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筹资机制,完善个人账户制度,稳步提高待遇标准。拓宽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渠道,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机制、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扩大医保跨省异地结算。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增加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医师多点执业,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特色专科和高端医疗服务。支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大力培养医疗专业人才,严格医疗执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严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控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倡导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法治化、精细化。构建社会治理信息网络平台,提升城乡社区便民化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水平。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护机制,按照法定途径分类处置信访问题,及时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社会矛盾。
增强干部群众国家安全意识,严防暴力恐怖案件、极端恶性事件和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和重点专项整治,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效组织联动响应,开展防灾救灾减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更好发挥人民团体作用。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对台、侨务和外事工作。
各位代表!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前景光明,任务繁重。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新的发展理念,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不懈努力,全市各族人民就一定能把“十三五”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人民生活将更加美好!
三、的重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有效供给、去无效供给、降企业成本,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2.5%、11%和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6+1”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项目,带动工业投资增长15%。推动长安福特三工厂、上汽通用五菱和福特发动机二期等项目达产,加快北京现代重庆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长安、力帆、小康、众泰等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大整车新产品投放力度,提升车载电子在整车中的价值比重,力争汽车产销320万辆。
发展乐视电视、维沃智能手机等新品种,提高智能终端产品附加值。抓好奥特斯集成电路板、超硅等芯片项目,推动京东方、惠科液晶面板达产上量,促进面板深加工,为笔电、手机、彩电显示模组等智能终端产品提供配套。加快建设川崎、埃马克等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项目。加大涪陵、彭水、黔江等页岩气重点区块开发和配套建设,力争年产气50亿立方米。通过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源要素招商等方式,引进和实施一批石墨烯、轨道交通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环保技术等重大项目,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下大力气抓好新兴服务业发展。依托渝新欧铁路,建设国际邮件交换中心,拓展汽车、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区域分拨,提升口岸贸易辐射带动力。建好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和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争取更多企业“海外仓”建到重庆保税区。加快建设进口水果肉类及西部工程机械展示交易中心,新设孟加拉、阿塞拜疆等境外展销中心。
加快建设电信、移动、腾讯等数据中心,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达到10万台服务器运营支撑能力。争取跨境人民币贷款、外债宏观审慎管理等金融开放试点,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开展跨境结算业务。大力发展金融业,争取民营银行、银行卡清算、中邮租赁及第三方支付等机构和牌照,落实人民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强化对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推进全国保险资产交易平台运营,发挥保险资产登记、发行、交易、结算等功能,为全国保险业发展提供综合性服务。
完成金交所重组,开展机构间债权交易,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快中央商务区、智慧商圈和社区便民网点建设,发展服务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二)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互联互通功能,开工渝昆高铁,建成渝万铁路,推进郑万、渝黔、枢纽东环线等铁路和客运西站、北站、沙坪坝站建设,开工西永综保区等支线铁路。启动开县至城口高速公路,尽快实现高速路网区县全覆盖。建成江北国际机场东航站区和第三跑道,增辟国际客货运航线,开工建设武隆支线机场。
加快果园港铁水联运接驳改造,推进万州新田、涪陵龙头、江津珞璜等枢纽港建设,加大航道整治力度。开工轨道交通九号线、六号线支线二期、十号线南段,启动内环高架及“十字型”快速通道项目,推进内外环之间跨江大桥、穿山隧道建设,促进各板块快速通联。加快金佛山、观景口等大型水库建设,实施一批水源和城市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
务实抓好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工作。推进城乡规划和管理全覆盖,完善市域各层级规划,加强配套政策设计,着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深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完善公交线网、停车楼场、过街天桥、景观照明、垃圾处理、安全避险等设施,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强化城市公共管理,保障供水、供电、供气、交通救援等系统有序运行。完成26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治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开展污染场地排查,加强污染地块整治修复。继续推进流域和湖库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城区备用水源。
(三)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努力提高供给的有效性。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严格执行能耗、环保、安全和质量技术标准,疏堵结合,严控过剩产能。适应消费分层、分化的趋势,引导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妥善处理市场出清中的各方利益诉求,做好职工安置和破产仲裁工作。
科学调控土地供给量和房地产开发量,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发展旅游、休闲、养老等跨界地产,推动符合条件的开发项目向众创空间和楼宇产业转型。加强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的风险排查、预警和处置,妥善处置信用违约,规范各类融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好“营改增”扩围、资源税从价计征、调整消费税、出口退税等减税政策。探索建立低费基、全覆盖的参保缴费机制,降低企业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切实减轻企业社保负担。加强用工和能源调度,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挂钩,落实国家降低电价方案。
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率,规范服务收费,建立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机制,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平衡各种运输方式,健全集疏运体系,减少环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权限,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分类下放外资登记权,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册和强制注销制度,营造活力迸发、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
(四)推进一批重大改革事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改革部署,以更大的责任担当落实落细改革举措。推进国企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将部分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实施转移支付名录管理,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分地区、分项目公开市对区县的转移支付。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放开一批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阶梯价格改革。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建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按照中央统一要求,确保环境保护督察、国税地税征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公务用车等改革落到实处。
在持续推进过去两年49项重点改革任务的同时,强力推进今年市委确定的15项重点改革任务。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政府引导类股权投资基金与其他直接融资模式有序衔接。滚动推出一批PPP项目,形成区县PPP项目指导、储备、审批、实施的良性运行机制。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建立一体化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方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配置研发资源机制。推动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改革试点,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协调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实施医保药品支付标准改革。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和群团改革试点。
(五)运作好战略性开放项目。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牵引,完善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体系,更好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落实“11+7”创新举措,组建并运营好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基金,深化重庆与新加坡机场合作,增开重庆至世界各主要城市的航线,发展物流配送、分拨、转口等临空服务业。
发挥内陆口岸优势,建设亚欧货物互通的转口分拨中心,加密渝新欧铁路班列,力争全年双向开行360列。支持在渝注册、报关、结算、纳税和退税的贸易集成商设立区域总部,提高转口贸易份额。争取设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确保利用外资稳定在100亿美元以上。
(六)扎实推进“双创”。发挥企业主体地位,着力弥补创新短板,推动以科技创新的全面创新。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民生需求,滚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购置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建立财政扶持资金、国有工业企业绩效考核、质量品牌创建与企业研发活动挂钩机制。实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团队建设,争取更多国家和市外创新要素。将财政扶持类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至项目承担单位,畅通科技成果交易和股权化渠道。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设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培育一批示范性众创空间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七)切实强化“三农”和库区工作。统筹做好农业农村、扶贫开发、库区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和库区群众安居乐业。在保障口粮安全基础上,按效益优先原则,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绿色产品认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培育电商市场主体,改造升级农村仓储集货和物流配送体系。实施5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农村公路及村社便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扶持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统承统贷”投融资模式,加快高山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搬迁进度。
完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确保7个贫困区县、885个贫困村、59.3万人整体脱贫。继续实施一批关系三峡库区安全、稳定、民生、环保的重大项目,加快库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集镇避险搬迁和特色产业发展,抓好消落区和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治理,把三峡后续工作落到实处。
(八)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按照“五个坚持”原则,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滚动实施25件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城乡交通、人畜饮水、住房、生态、教育、卫生、文化、扶贫、社会救助等领域突出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其他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完成全民参保登记。
推进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确保11个区县达标。稳妥实施普通高考使用全国试卷。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孕妇产前出生缺陷筛查和“两癌”筛查。依法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批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工程。严厉打击诈骗、涉众型经济犯罪,深入整治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做好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发展新阶段,全力做好“十三五”开局工作,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严禁法外设权、扩权。提高政府规章质量,推行政府立法精细化,增强立法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公平性。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完善并发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政府管理严格依法用权、依法履责,严禁擅权乱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项目投资、创业创新、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领域简政放权,激发经济和社会活力。放管治结合,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两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为市场和社会活动留足空间,为正常经营活动保驾护航。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综合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公务员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二)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全面清理公共服务事项,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和范围,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以政府采购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凡属事务性公共服务,原则上都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目标人群自主选择公共服务提供者。推进各领域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环节政务公开,支持公众全程参与和监督。落实政府新闻发言人和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建设全市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市和区县政务服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确保行政权力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引入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扎实推进政府协商。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政府法律顾问和社会智库辅助决策作用。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倒查机制和追责制度。对行权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强化行政监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严格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效益。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公开听证力度,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重视舆论和社会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四)推动政风改进常态化。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市委相关要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树立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建立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狠抓目标任务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建设节俭政府。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使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立足本职岗位,求真知、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光荣职责。
各位代表!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事业在新的理念指引下发展,梦想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我们要紧密*同志为*的*周围,在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凝神聚力,奋发有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