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7全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召开。在本次会议中,特别强调了要深入加快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对农村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在当前全球经济比较低迷、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形势下,这一论述尤其凸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农业改革要有新突破的紧迫性。
当前,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三十多年前,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但是,在其它行业开始快速发展后,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不但有所落后,有的方面甚至停滞不前。
这直接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达到2.8倍左右,差距仍然巨大。另外,我国存在的6千多万贫困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村的公共服务不完善,有些地区留守儿童、独守老人等现象比较普遍,并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同时,农业科技力量发展缓慢、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我国生产的大量农产品(12.660,0.26,2.10%)挤压,广大农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窘境,而另一方面,超市中充满着国外进口的农产品,不但价格高昂,却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曾经说过:“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农村改革,首先就是让农民富裕起来。不仅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要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同时,加快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新空间。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跟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这将刺激我国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同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也可以弥补我国投资的不足。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成为家电、汽车等商品的巨大潜在消费市场。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呢?
首先要坚持创新发展的思路。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大力生产附加价值高的农作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农村的电商建设,使得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直接跟城市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中间成本。
要对农民加强技术培训。农民是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农业科技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并且要深入田边地角手把手地传授这些科学技术,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科技能手,作为示范带领其他广大群众掌握科技致富的本领。
坚持创新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地方政府要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并通过政府的配套资金,引导农民、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金融机构要在农业科技贷款融资方面,多提供优惠政策,从而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减少农业生产的信息盲点。要加强对农民互联网知识的应用和培训,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农产品的生产,并借助互联网技术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要加快农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土地出让为商业土地,增值巨大,但是农民往往却很少从这种升值中获得好处,因此要增加农民在出让土地收益中的比例,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转移,农村地区的宅基地大量闲置,造成浪费,政府应该加快宅基地流转的试点,既增加农民的收入,也为农村发展带来资金。要根据目前农村年轻人大都进城打工的现实,要创新土地制度,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情况下,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试点建设,适度规模化,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农业,创新农村经营模式,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要加快农村的基本社会保障建设。随着年轻人大量转移到城市,农村“老人化”现象比较严重,缺少年轻人的照顾,他们既基本失去劳动能力,也无法在城市生活。,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已经达到了380元,基本上可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但是,其它方面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比较低,仍然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坚持农村协调发展,共享发展,避免贫富严重分化。
农村要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促进农村发展的环境。农村要完善基层选举制度,创新选举办法以保障选民的合法权利,鼓励思想开放、有志于为农村服务的人员参加选举。对农村出现的暴力、威胁等现象要严厉打击,营造积极开明的乡村文化。
最后,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必须坚持“粮食安全”的理念。我国具有十三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只能依靠我国自身解决。同时,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
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应该体现在质量上。大力加强粮食从生产、运输、加工各个环节的检测,尤其是化肥、农药、种子要保障安全,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同时要提高人们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加强水资源、土壤以及空气方面的保护,防止因为环境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损害,坚持绿色发展。
农村情况复杂,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农业改革既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农村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建设,也会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当前我国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快实现农业改革的新突破,对我国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周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着力在解决矛盾、产业升级上。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指出,当前正在发生“人口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等收入群体的迅速壮大、以及雷厉风行的脱贫攻坚战”三方面显著变化,而对农业而言,这意味着要推动国家食品消费结构继续演变、升级。
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背景正是农业领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性改革作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农业领域出现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产需失衡的问题,资源错配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还有价格倒挂成本上涨,农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农业对收入支配的能力也在下降。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农业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矛盾。”
在12月18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首届国家发展论坛”上,韩俊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指出,“我们过去的政策主要就是拼总量,不计成本和资源代价,现在农业发展面临的总量不足矛盾大大缓解。我们现在主要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例如优质的、绿色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需求,所以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韩俊表示,“我们的结构调整目标就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要统筹,我们的饲料作物发展太缓慢。我们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要一体化发展,我们农村的第一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的休闲观光要总体化发展,这是一个总的目标。”
“三块地”顶层设计改革启幕
会议提出,要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来看,是一条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从而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路径。
此前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文件时表示,“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增加财产收入,土地承包权是一种用益物权,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
张红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三权分置’的改革重点,将重在放活经营权。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有助于实现有效供给。”
而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伴生的,是农村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块地”的改革。
会议提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和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意味着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开放土地市场。”在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看来,目前政策对农村土地进入市场还有很多限制,阻碍了农民对其土地合法权益进行支配,这些限制应该尽快取消。在开放土地市场的同时,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也必须加快进行,城镇的社保和公共服务全覆盖应该尽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