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要面对的三种不同问题和挑战

时间:2021-08-16 03:28:08 华夏高考网

必看!中国人对十八届四中全会最关心的五件大事

  时间飞快,十八届四中全会今日就要拉开序幕,离十八大的开幕时间已经近两年。

  过去两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和王岐山的反腐斗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轰动,连周永康和徐才厚这样大的人物,说抓就抓,毫不客气。两年来,近50名省部级领导被调查,包括6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

  在经济改革方面,主要是如何通过城镇化、内生增长,来保证GDP增长能够达到7.5%的目标。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除了中国和印度以外的其它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逼近冰点的情况下,中国依然保持超过7%的年增长率,非常不容易,也彰显中国内生增长的勃勃生机,使世界其它国家的目光全部转移到了中国。

  外国人经常问的问题是:中国真的能够保证7.5%以上的增长速度吗?其实,这个问题,也就是中国政府最大的挑战。

  说穿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而全会必将在下面的几个方面,推进深化体制改革。

  在社会改革方面,如何提高社会公平?如何确保城市户籍和常住人口享有同等的社会服务?这些都在中央和国务院的许多文件中得到一些结构性的政策保障。

  在法制和国家的安全建设方面,香港人搞“占中”,东突的一些恐怖份子,到处惹是生非,给新一届领导人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地位已经稳固的确立,王岐山的反腐斗争大有成效,为重新树立党在民众中的威信和地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的区域经济发展大战略格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思路,已经比较清晰,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总之,以习、李、王等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不仅改革思路和做法比较务实和亲民,而且,在改革过程中,在倡导“八项规定”和反腐治标等领域,深得民心,也深深的触痛了一些既得利益。

  下一步的改革,关键的问题也是“既得利益”问题。没有触及既得利益,改革必然半途而废,而把既得利益搞得“太痛”,又可能使改革重新遇到阻力,也有可能半途而废。

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另一个核心背景,习李新政到底敢不敢继续往前冲?

  根据笔者从底以后对*、*和王岐山等高层领导言论和行动的研究认为,他们的胆识是不容置疑的。改革的真正困难,在于如何入手?如何做到和谐、积极、可持续?

  所谓“和谐”,就是改革可以触动少数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但经济增长放慢,不要影响老百姓的就业,不要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预期。

  所谓“积极”,就是国家不断走法制道路,通过法制建设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在经济方面,“积极”,指的是在中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增长质量不断提高。

  大的经济结构表现在工业、服务业和农业的生产和投资比例,小的结构是工业内部高端制造和低污染产品占工业总增加值的比例不断提高。

  所谓“可持续”,在政治方面,反腐和防腐必须进入常态,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工作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公正与公平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经济发展以内生增长为主,保证较高水平的进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能源效率不断提高,污染强度不断下降,就业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为实现上面提出的发展目标,四中全会要面对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三种不同问题和挑战。

短期问题是:

  (1)反腐斗争如何继续开展下去?

  (2)房地产泡沫如何化解,才能使泡沫的破裂不造成经济危机?

  (3)如何大力提高城市社会服务的体量和质量,以便实施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户口统一、养老统一政策?

  (4)如何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与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矛盾?

中期问题是:

  (1)防腐机制如何建设好?包括用人、考察人、监督人、查处人的制度、法律法规的长效体制化;

  (2)如何在完成“十二五”计划的同时,开始布局 “十三五”计划?

  (3)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预算权的合理界定,既为地方政府保留足够的权力和义务,也为国家的全局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和灵活性;

  (4)房地产、股票市场、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和教育体系的长效发展,让社会和民间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让各种社会服务为快速而健康的城市化、内生增长机制,起到保驾护航的基础作用;

  (5)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同时,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包括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二次分配体制和法律安排,以及目标性 强的反贫措施。

长期问题包括:

  (1)如何规划未来30年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发展?

  (2)如何保证中国顺利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如何使中国进入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水平?

  (3)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如何在保证一党专政的同时,得到广大 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如何建立一套官员“不敢腐、不想腐、不会腐”的廉政体系?

  (4)如何在网络文化高度发达、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实现人民的民主 和社会的长期和谐?

  上面的问题,都比较抽象,下面,列举五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也可能是四中全会的重点讨论对象。

首先,短期内的房地产泡沫问题。

  一方面迫切解决结构性过剩,一方面,希望房地产软着陆,成为一个健康、稳步发展的支柱产业。央行最近给房地产松绑和微小的刺激,主要是不让整个房地产垮下来而造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重庆市上周的房交会,100多家房地产企业,在主城区推出近7.3万套新房子,头一天卖出1200多套,平均套内价格每平方米6123元。最便宜的,精装修一平米只有5900元。这样便宜的房子,也有大量的结构性过剩。其它城市的情况应该比重庆糟糕许多,可见,短期的过剩,将是房地产泡沫的主要表现。

  为了保证房地产软着陆,四中全会可能不会对房产税做出很具体的规定和时间安排,也可能会推迟房地产的登记时间。这不是中央为了保护既得利益,而是一种权宜之计。随着房地产逐步恢复常态,房产税和资产登记,一定会实现。

  不过,如果宏观上能够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房地产市场不容易硬着陆。也就是说,经济危机不容易发生。再过三年,房地产价格就会重新进入稳步上升的轨道,只不过今后房价成倍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个问题,就是防腐机制的建设。

  王岐山说过,“短期的治标,是为今后的治本,赢得时间,取得经验。”两年的反腐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震慑力,也为治本提供了一些经验。

  所以,笔者认为四中全会的一大亮点,将是如果在反腐、防腐的问题上,提供一个长效的方案。

  其中,包括巡视、纪委、监察的中央垂直领导机制建设,将有重大的突破。

第三个问题是城镇化,区域经济圈建设,农民工入城入户的问题,也可能是四中全会的一个焦点。

  要知道,区域均衡发展,取消户籍制度,加快中小城市发展,产业转型,都是利用内生增长,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个问题,就是科技、教育、医疗的改革,还有产业布局改革,基础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将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医疗的发展,重点在于逐步 消除地区差别。

  科技发展,重点在于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管理体制机制,突出重要领域,突出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和联动。

  铁路建设,投资大,有长效的经济效益,尤其有利于消除地区发展差别和城乡差别。

第五个问题就是农地制度改革。

  这方面还有许多争论,但是,关键是如何制定新的政策,充分发挥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专业化和积聚生产效益的问题。

  本文作者姚树洁是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著名华裔经济学家, 全英中国专业团体联和会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经济顾问。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