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进入实操阶段 却难改市民旧观念

时间:2021-08-15 12:29:39 华夏高考网

■争议声中不断前行的创新金融服务

  所谓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它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

  关于以房养老,不少专家的观点一致:以房养老值得期待。理由有二:一是“4+2+1”的家庭模式已经出现于人们眼前,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独生子女一代很难再稳妥地用自己的力量给老年人一个天伦之乐的晚年。二是老年人整个晚年的花费也在不断增大。而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恰恰能改善 “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中国穷老人”现状。

  理论上,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提供一种新的养老保险产品,把老年人房产的价值发挥出来,这无疑是一种创新尝试。然而,记者了解到,以房养老从在国内诞生至今,有关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议似乎从未间断。

  譬如,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认为,政府如果要关注孤寡老人,让他们晚年过得更好的话,这项业务就不要完全商业化、暴利化地去运作,最好用带有一些公益色彩、保本经营的方式来设计产品。与此同时,如果要实现公益化的以房养老,不排除保险公司出现亏损的可能,这时,政府的财政支持或是机构介入进行兜底十分必要,否则没有利益的话,保险公司的参与热情也难以提振。

  另外,部分业内专家也指出,由于国内住宅仅有70年产权。很多老人手里的房子都比较旧了,后期价值较有限,这将导致相关机构会按相对较低的标准发放养老金,对老年人而言,这是最大的不理想因素。

■“卖房养老”观念一时半刻难接受

  除了实际操作中需要解决的手续问题仍需不断磨合外,记者在与一些本地市民交流中发现,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同样是一时半刻难以逾越的障碍。

  “其实之前我一直有通过报纸了解这个政策,在我看来,以房养老说白了就是卖房养老,只是唯一优势是我们能继续在房子里住到百年归老而已。”子女常年在美国工作生活,两老留在中山生活、今年78岁的市民黄婆婆认为,房子作为两夫妻最大的财产,传统意义上应该是留给子女的。况且,考虑到中国人的现实情况,在退休金能基本解决生活开销的前提下,她认为未来以房养老即便在中山正式推行,能够接受的长者并不会太多。

   对于黄婆婆的这种想法,社科院早前也指出,以房养老实际是一个家庭财产如何盘活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长远的方向。对于没有子女抚养、或者是退休收入比较低、没有养老资金来源的老人而言,被采用程度或许会高一点。但目前来看,这部分人还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房子是很重要的不动产,人们的传统观念还是要把家庭财产传承下去。毕竟大部分国人眼中,家庭最大的财产就是房子。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也建议,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险不是一项简单的商业保险业务,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伦理工程。以房养老作为建立多层次、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的一种探索,实施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经过耐心培育,市民观念的转变才会让市场慢慢形成。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