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中心任务,克服去产能和环保整治等因素的影响,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1793.8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91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76.49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615.47亿元,同比增长10.9%。经济增长率虽然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但若剔除去产能因素总体仍处于合理区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8:48.9:34.3,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一)从供给侧看,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去产能后仍保持平稳增长,服务业发展质效提升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2.82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分别比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0.2和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27.03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24.77亿元,增长2.2%;牧业产值31.85亿元,下降5.3%;渔业产值239.66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1亿元,增长5.5%。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茶叶产量10.42万吨,增长6.6%;水产品产量99.21万吨,增长6.1%;食用菌产量18.28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三大特色产业共实现产值33.4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2.8%,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3家,比上年新增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20家,市级龙头企业323家。新增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6家、家庭农场示范场21家。
工业保持稳定增长。面对去产能和环保整治的压力,积极培育新动能,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6.73亿元,同比增长1.8%。新动能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245.07亿元,同比增长28.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7%,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锂电和不锈钢产业实现增加值311.34亿元,同比增长34.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1%,同比提高11.4个百分点。亿元企业支撑有力。全市469家亿元企业实现产值2852.65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增加值647.04亿元,同比增长11.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62.9%,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个百分点。主要行业呈“三升五降”。八个主要行业共实现增加值649.48亿元,同比增长2.4%。冶金、电机电器、发电供电等行业保持增长,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19.8%和5.0%;但食品、合成革制造、建材、船舶修造和医药化工等行业回落较明显,增加值分别下降4.1%、18.1%、25.0%、11.3%和13.8%。产品销售持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逐月上升,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24%,分别比1-11月和上年提高0.57和1.44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质效提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15.47亿元,同比增长10.9%,分别高于上年和全省平均水平1.4和0.6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3%,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贡献显著。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幅12.0个百分点,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7.5%,居各行业之首,拉动服务业增长5.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76.82亿吨公里,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快3.1个百分点;水路运输总周转量64.41亿吨公里,增长9.1%。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8.1%。楼市保持热销。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07.23万平方米,增长34.2%,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第2位;销售额达220.69亿元,增长56.0%。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4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二)从需求侧看,投资增幅逐季回升,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外贸出口降幅收窄
投资增幅逐季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42亿元,增长5.1%,增幅分别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提高1.6、7.3和9.5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1117.78亿元,增长6.9%;房地产开发投资169.64亿元,下降5.2%。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96.51亿元,下降6.4%,降幅比1-11月收窄1.6个百分点,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全市完成民间投资657.42亿元,增长17.2%,增幅分别比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41.3和5.4个百分点,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1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1%,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建设加快。全市新开工投资项目2375个,完成投资673.11亿元,增长12.4%,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19.1%。制造业投资拉动有力。在新能源系列项目、中铝铜冶炼基地及合成革产业技术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的影响下,全市制造业投资298.69亿元,增长19.8%,增幅比上年提高46.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79.4%。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09亿元,增长10.3%。限额以上企业拉动显著。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216.42亿元,增长1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6.4%。民生类商品保持热销。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商品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0.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36.7%,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8.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32.3%。此外,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4.26亿元,增长10.0%。批发业快速增长。全市批发业商品销售额315.49亿元,增长34.6%,增幅居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0个百分点;批发业零售额34.00亿元,增长9.7%,增幅分别高于住宿业和餐饮业2.5和2.3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降幅收窄。全市进出口总额305.9亿元,增长20.6%;其中出口总额203.2亿元,下降4.6%,降幅比上年收窄7.5个百分点。亚欧市场呈现回暖。亚洲市场出口达150.65亿元,增长1.2%,增幅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欧盟市场出口为15.75亿元,增长0.1%,增幅比上年提高26.8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出口较平稳。占出口主体的机电产品和水产品分别完成出口81.59亿元和77.0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40.2%和37.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下降3.5%、水产品出口增长2.5%。外资项目方面,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0个,新签合同外资额7944万美元,下降7.9%,降幅比1-11月收窄70.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6708万美元,下降71.0%,降幅比1-11月收窄0.3个百分点。
(三)从经济运行质量看,财政收入质量提高,金融运行稳健,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财政收入质量提高。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176.85亿元,同比增长14.0%,增幅居全省首位;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9.3%。地方级收入中税性收入超七成,达70.2%,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6.55亿元,增长10.0%。民生支出237.97亿元,增长16.0%,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比重80.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分别增长35.7%、40.1%、10.3%、18.1%、7.2%和10.0%,六项支出合计173.58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8.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04.64亿元,比年初增加157.19亿元,增长11.7%。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312.82亿元,增长40.2%;住户储蓄存款739.28亿元,增长10.7%,占人民币存款余额的49.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71.37亿元,比年初增加81.41亿元,增长5.5%。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1090.71亿元,增长15.6%。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3元,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9352元,增长9.0%;经营净收入8796元,增长6.3%;财产净收入1641元,增长17.1%;转移净收入2914元,增长9.9%。分城乡看,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502元,增长8.3%;以经营净收入为主导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2元,增长8.9%。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低于年度控价目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涨幅维持在0.3%?0.8%区间。八大类商品呈现“七升一降”:衣着类上涨1.4%,居住类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8%,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8.9%,食品烟酒类下降1.6%。
二、2018年经济形势展望
从国际环境看,IMF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罕见表示乐观,认为201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而2018年有望增长3.7%。IMF表示,世界经济正在经历自2010年从全球经济衰退暂时反弹以来最广泛最快速的增长期。但也指出当前经济形势掩盖较长期风险,包括G20国家积累的135万亿美元巨额债务,良性经济形势表面之下的脆弱性也在增加。
从国内环境看,IMF在6月15日预测,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6.7%(高于先前预测的6.6%),之后在2018-2020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6.4%,这一速度也是世界范围内靠前的增速。同时从先行指标看,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扩张走势。12月份,制造业PMI为51.6%,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总体运行在景气区间,且今年预期目标的实现为明年经济增长积累了基础,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有望保持在6.5%-7%区间。
从全省看,全省经济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近年来福建省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建立“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投融资市场运作机制、重点产业梳理培育机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形成了蓬勃向上的力量。党的十九大之后,全省将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
随着经济回稳向好基础逐步夯实,三都澳区域开放开发全面提速,2018年全市经济增长机遇多、有利因素多,发展总体会好于上年。全市上下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根本,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