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政协提案范文
提案标题:关于及早规划发展我区时尚产业的建议
提案人(团体):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附议人:
提案人建议办理单位:
审查意见:
提案内容:时尚产业不是单一产业,是产业集群的综合表现。其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变化的。既有先进制造业的概念,也有传统手工业的技艺;既有现代审美的需求,也有传统文化的利用;是融合了第二产业的制造、第三产业中的商业、媒介、媒体、设计等一系列的业态,是创意性、生产性的新兴产业运作方式。从内涵上讲,时尚产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非单一独立的产业门类,而是通过各种技艺、创意、传播、消费的因素,对各类传统产业资源要素,进行整合、提升、组合后形成的一种较为独特的产品、商品运作模式。在产业形式上,是跨越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界限的多产业集群组合。在产业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核心层:对人体进行装饰和美化的个人时尚用品,包括时装、鞋帽、皮具、服饰配品、美容美发,乃至珠宝首饰等;扩展层:对人在生活所处的小环境进行装饰和美化的家居时尚用品,包括家居用具,家居装潢,家具寝具等;延伸层:对人生存和发展中相关的事物、情状进行装饰和美化的环境时尚化工程,包括时尚社区、时尚街区,乃至时尚城市的营造。在产业发展目标上,就是为人们带来优美的生活!
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发展信息经济、健康、节能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时尚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后起之秀”位列其中,并被省政府作为升级、改造传统轻工产业的战略方向与路径,欲将时尚产业培育成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宁波市经信委也在委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的调研工作。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也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建立中英时尚学院。作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制造”试点县市之一的嵊州,便将“时尚产业”列为的发展方向。据统计,当GDP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对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要求逐日提高,时尚消费也将从小众需求变成大众需求。分析镇海区的产业结构,虽然核心层关联企业相对较少,但在扩展层、延伸层上很多产业是与时尚产业息息相关的。如近几年镇海区着力推进创意产业、动漫产业、城市经济发展等等都与时尚产业密切相关。在此情形下,镇海区及早谋化,寻找恰如实际的切合点,将时尚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十三五”规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制造业的转型。时尚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一样,都是崇尚创新、个人创造力和文化艺术性的新兴产业,虽然不一定是高技术产业,但必须是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都相对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特点,以创新为导向是其最大的特点,代表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大方向。
2、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培育开放宽容、兼收并蓄的创新思维与理念,从源头上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融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提升产品设计和品牌运作能力,加快培育知名品牌。
5、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提升软实力,扩大镇海区的社会影响力。
6、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7、发展时尚产业,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建议办法:综上所述建议:
1、做好时尚产业发展的调研和规划;
2、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集时尚信息发布、时尚消费为一体的时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这部分我们可以做,而且也有能力做。
3、结合中移动智慧宁波、智慧镇海平台建设,有计划推进时尚社区、时尚街区的建设。
篇二:政协提案范文
提案标题:关于加快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团体):
通讯地址:联系电
附议人:
建议办理单位:
审查意见:
作为中国现代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目前尚处于摸索、试点和起步阶段,要以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措施助推家庭农场的发展,使之产生具有说服力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家庭农场的队伍。
提案内容、建议办法:
1、制定金融扶持政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以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主体,鼓励引导农发行、农业银行,并推动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对家庭农场提供金融支持。要多渠道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根据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点,通过引进、嫁接、拓展等渠道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创新家庭农场贷款担保,简化担保手续,可采取一户多保、土地反担保、联场担保、抵(质)押等方式,确保信贷资金到位。支持家庭农场利用大型农机具、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相关税收等方式引导、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吸引更多的家庭农场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
2、加强职业农民的培育,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支撑
一是抓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设。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以提高农业的地位和利于政府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新一代职业农民能获得较高收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只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才能具备有效地抓手。
二是强化职业农民培育。职业农民培育应以农业种养大户的培植为切入点,积极开展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户、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业服务组织骨干等的各类人员培训。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过程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重点培养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农民,不断提高培育职业农民的质量。此外,要引入培养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成为职业农民,改善职业农民队伍的文化结构。
三是完善政府对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持政策。实行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政府买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现有各类培训资源作用,构建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化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3、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现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要求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产权的确权颁证。确权颁证、赋予农民清晰而完整的土地产权是实现土地顺利流转的重要条件,必须保障农民拥有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完整权能。
二是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保障体系。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中国农业正由自耕农模式向租地经营模式转变,租地农场是中国家庭农场区别于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显着特征。因此,各级政府要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信息发布、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鼓励和引导采用委托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整村整组整畈集中连片集中流转,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尽快将流转土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解决他们后顾之忧,方便土地流转。
4、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家庭农场发展的服务支撑
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的水平受制于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统防统治、产品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提供等各项生产性服务,满足家庭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组建农业合作社,为家庭农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其成为家庭农场连接市场的纽带。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家庭农场提供良种、农机、植保,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一体化服务。
上述提案本着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畅想,也是对我区新农村美好未来的憧憬。希望我们的集思广益能够为我区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
篇三:政协提案范文
提案标题: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区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提案人(团体):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附议人:
提案人建议办理单位:
审查意见:
提案内容、建议办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城市居民用于闲暇的时间日渐增多,乡村旅游渐成热点,并成为旅游业的新型业态和新增长点。近年来,镇海区围绕主要景区和交通节点,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镇海休闲观光农业已从前些年初级阶段“一家一户”的“农家乐”,向以农业庄园企业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其模式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然而,乡村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善。有的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
二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是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不善。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有效的培训。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现象。
四是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产品缺乏特色。目前乡村旅游多集中在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阶段,“吃农家菜”占了乡村旅游的大头。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
对策及建议:
1、打造旅游品牌形象。建议由区政府出面,组织农业、旅游等部门,根据各镇(街道)的产业特色和地理特点开设项目,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丰富休闲旅游内涵。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交通、水利、文化等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落实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休闲农业生产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建设项目的早期开发给予积极的税收减免政策。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根据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好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以绝大多数农民乐意接受的方案,让农民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中去。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适合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职业培训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和基层管理者更新发展观念,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4、搞好核心区域建设。区有关主管部门可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重点建设核心区域,打造核心旅游线路,提升产业知名度。通过制定画册、宣传光盘等方式,宣传我区特色旅游。要进一步和区内外媒体合作,扩大对外交流,展示人文景观,提高自身知名度。三是政府部门应重点扶持几家基础较好的旅行社,加深其与景区(点)之间的合作,广泛吸纳旅游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