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7月份涨工资:平均月工资2500财政补贴720亿(二)

时间:2021-08-09 18:48:01 华夏高考网
公益类事业单位以教师和医务人员为主体,他们将是受改革影响最大的群体。按照最新的统计数字,全国专任教师超过1400万,医务人员达到860万。由于长久以来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的社会形象,行政类事业单位对改革形成的阻力被看作是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在合理性上立不住脚。而教师和医务人员则不同,他们不仅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而且教师群体更是有《教师法》作为法理依据,这使他们在反对并轨时,比其他人更迫切和公开。

  全国“两会”期间,正值试点方案发布不久。77名主要来自教育界的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暂时停止在教师队伍中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他们认为,《教师法》规定教师收入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自然也应该包括退休收入不低于公务员。

  公务员独立于养老改革之外,双轨制便依然存在,只不过对比力量发生变化而已。过去几年中,一直坚持先动事业单位,公务员暂时不动的思路已经被实践证明无法走通,改革很难单兵突进。而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公务员养老纳入社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由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切割而产生的阻力变小,成败的关键便更依赖于改革的成本由谁负担。

改革由谁埋单

  养老金并轨后涉及的首先是筹资机制问题。按照财政拨款类型的不同,全额拨款、差额财政补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欠费是由财政兜底还是个人补缴,老中青三代人群应该如何区分对待,个人缴费是否应该以涨工资为前提,都需要以全面的调研和测算为基础。

  有学者估算,按照8%的个人缴费率,如果3000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2500元,每年空置的个人账户中少缴费用达720亿。财政不可能为此全部埋单。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相对来说不会涉及很复杂的制度设计,而“中人中办法”则会产生欠缴费如何补、补多少的问题。

  “全额拨款或者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看财政能不能兜底,这些人已经欠缴费很多年了,退休之后要动用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钱,这可能会使某些地方的社保基金形成缺口。”苏海南说,如果全国算总账,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改由各地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不足部分由财政兜底,这一兜底压力基本不会增加,但是对于财政吃紧、社保基金也不充足的地区,短期内肯定有影响。

  在养老基金本身就面临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如果筹资的办法不理顺,新涌入的事业单位人员无疑会使养老基金的负担加重。人社部最近发布的公报显示,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19亿元,比再增加371亿元。以财政补贴为重要来源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也受到质疑。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显示,有19个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较扩大约240亿元。“这么多地方有缺口,肯定只能拆东补西,或者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拨款勉强维持。”刘昕说。

  而对于已经脱离了财政供养模式的自收自支单位来说,并轨之后要拿出一部分钱交养老保险是短期内最实际的问题。“有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不好,没什么创收渠道,而且当地财政一般不会为他们兜底,欠费需要单位自己拿钱去补。压力当然很大。”苏海南说。

  不过,一些事业单位人员,也并不把进入社保看成坏事。据吉林省某重点中学教师万代远介绍,自己的收入中60%~70%是浮动工资。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制度,退休后只能拿到2000到3000元。“虽然是国家白给的,但也太少了。”他说,进入社保后,缴费基数如果按照实际收入算,退休后拿到的钱肯定会增加。

  而在刘昕看来,养老并轨有助于解决事业单位人才长期不流动的问题。“事业单位的人员想走但是又没法走,离开的话退休金就没有了,等于净身出户,必须在体制内退休。去企业的话,又没有养老金累积。”刘昕说,并轨之后,可以使事业单位人才向企业流动没有后顾之忧。

方案还有多远

  在《条例》中,与养老并轨同时提起的还有建立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这被公众普遍认为是给事业单位涨工资的信号,并依此断定改革并不会真正触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而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一次例行发布会上“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表述更是让舆论质疑:双轨制还没有破除,是否又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如果并轨后事业单位建立相应的职业年金制度,则只能依赖单位创收或财政投入。相当于原有的利益非但没有影响,还会增加新的福利。基于此,舆论的质疑也并非完全是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所认为的心理不平衡。以往的社会保障并轨中,名义上的特殊待遇被取消,而以变种的名目继续享受优待的“改革”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这让公众不得不格外敏感。以医疗领域为例,取消公费医疗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以不同名目享受“补充医疗补助”,需自付部分可进行“二次报销”,与公费医疗待遇相当。

  “职业或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强制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根支柱之一,设计出发点并不是拉大差距,而是减轻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水平不比在职时大幅度下降,合理的差距可以有,但必须要有封顶,在制度上规范得更加细致严密。”苏海南说。

  其实,在基本养老保险尚没有理顺的情况下,人社部的表态更像是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许诺性安抚,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在刘昕看来,现在还谈不上职业年金,养老并轨的方案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出台。

  据甘肃省一名市级单位公务员透露,他所在的市还没有涉及事业单位进社保的问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才刚刚开始推进,很多经营性事业单位还没有转企。出台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留出了5年的灵活时间,也就是说,全国的事业单位行政、公益、经营分类最迟才能全部完成。刘昕认为,在此之前,养老并轨的具体可操作方案很难拿出来。

  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与机关的关系也没有理顺。“一些事业单位的工资还是跟政府机关联动,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工资挂钩公务员的岗位等级工资,事业单位虽然对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划分了10级职员,但基本上还是按照行政级别发工资,比如5级职员对应的是正处级,6级对应副处、7级正科、8级副科。而且,在组织部的干部任用制度中,事业单位和机关被视为一体,比如有很多事业单位的处长直接调到中央机关当处长,局级事业单位领导调到政府当区长。”刘昕说,事业单位必须是整体配套改革,不仅是养老进社保那么简单。

  尽管并轨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公平正义的价值应当首先确立。以体制内外身份决定养老待遇差异的规则,必须让位于人力资源的平等对待。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