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晏殊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时间:2021-06-26 20:15:13 华夏高考网
踏莎行晏殊阅读答案翻译赏析,这是北宋婉约派词人、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所创作的一首词,整首词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离愁与感叹,充满了悲凉的感情色彩。

原文:
踏莎行·细草愁烟
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踏莎行·细草愁烟字词解释:
⑴怯:来描写花晨露中的感受。
⑵缓:缓带,古代一种衣服。
⑶蕙:香草。
⑶炷:燃烧。
⑹解:古同“懈”,松弛,懈怠。

踏莎行·细草愁烟翻译:
纤细的小草在风中飘动好像一缕缕轻烟惹人发愁,独自开放的花朵害怕露珠的打扰,倚在栏杆上总会想起一些让人难忘的往事。太阳高高的照在院子里,院子却静静地没有一个人居住,只看到时不时的有一些海燕双双飞来飞去。轻轻缓一下罗衣上的锦带,香气还残留在用蕙点燃的火炷上,那条路是不是跟天一样的长。垂下的杨柳只能够惹得住春风眷顾罢了,什么时候才能留得下一些行人在这里稍停片刻呢!

踏莎行·细草愁烟阅读答案:
试题:
1、“细草愁烟,幽花怯露”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主要动用的手法。
答案:
1.
①最生动传神的字是“愁”和“怯”。(1分)
②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用“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那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2分)
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面上说的是草和花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愁”与“怯”表现出作者非常细腻的情思。(2分)
2.借景抒情。(1分)上阕写室外之景,草愁花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海燕双飞去”暗示了思念游子的情绪。下阕写室内之景,香蕙残败,衣带渐宽,暗示身体消瘦,进一步渲染离愁。结尾借埋怨垂杨点明思念游子。(3分)通过写景抒发了主人公因离别、思念而凄凉悲伤的情怀。(2分)(如答拟人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

踏莎行·细草愁烟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晏殊《全宋词》,北宋时期,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形成一种广兴文学的浪潮,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晏殊临春之季不禁有感而发,以物抒情,感叹时光的流逝。

踏莎行·细草愁烟赏析:
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起笔“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写的是: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的露珠微颤。这两句表面看来都是写外的景象,但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愁”字和“怯”二字,表现了作者极细腻的情思,且与细密的对偶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那细草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那幽花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战惊的感觉。用“愁”来表达烟霭中的感受,用“怯”来描写花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
“凭栏总是销魂处”,收束前两个四字短句,“细草愁烟,幽花怯露”正是愁人靠栏干上所见到的景物。词人只因草上的丝丝烟霭,花上的点点露珠,就“消魂”,足见他情意之幽微深婉。“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为上片结拍。前面由写景转而写人,这两句则是以环境的衬托,进一步写人。“静无人”是别无他人,唯有一个凭栏消魂的词人。“日高深院”之静,衬托着人的寂寥。“海燕双飞”反衬出人的孤独。“时时海燕双飞去”意为:海燕是双双飞去了,却给孤独的人留下了一缕绵绵无尽的情思。
过片“带缓罗衣,香残蕙炷”,由上片的室外转向室内,仍写人。这里的“带缓罗衣”,以衣服宽大写人的消瘦,暗示着离别之苦。“香残蕙炷”之“蕙”是蕙香,一种以蕙草为香料制成的熏香,古代女子室内常用。“残”即一段段烧残。“香残蕙炷”写室内点的蕙香,一段段烧成残灰,又暗示着室内之人心绪的黯淡。以香炉里烧成一段一段的篆字形熏香的残灰,比拟自己内心千回百转的愁肠已然断尽,比拟自己情绪的冷落哀伤,也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但作者这里只是客观地写出“带缓罗衣,香残蕙炷”,更见其含蓄。唯其不直说出来,才不会受个别情事的局限,才能给人无限深远的想象与联想。
接着“天长不禁迢迢路”一句为上二句作结,两个对偶的双式短句紧接一个长句,严密而完整。“不禁”是不能阻拦。“天长”与“迢迢路”,结合得很好,天长路远,这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拦的。“不禁”二字,传达出一种凡事都无法挽回的哀伤,紧接“带缓罗衣”的思念与“香残蕙炷”的销磨之后,更增加了对于已失落者的无可奈何。结句“垂杨只能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以感叹的口吻出之:杨柳柔条随风摆动,婀娜多姿,这多情、缠绵的垂柳,不过是那里牵惹春风罢了,它哪一根柔条能把那要走的人留住?哪一根柔条又能把那消逝的美好往事挽回?这两句中寄托有极深远的一片怀思怅惘之情,象征着对整个人生的的深刻感悟。

个人资料: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