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是伴着童谣唱来的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面粉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夜;大年初一街上扭。
童谣中各种为过年做的准备,加上春节到来后持续到十五的游乐、庆祝:如新年撞钟、烧子时香、大庙会、游喜神方、人日游草堂、耍狮子、舞龙灯、元宵观灯,再加上爱玩的成都人“过厚脸皮年”的正月十六游百病,这才构成了一个欢欢喜喜、圆圆满满的成都年。
团圆,人情味是中国人最浓重年味
因为重亲情,重家庭,为了团团圆圆过大年,成都人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了,比童谣里唱的“腊八”还要早。过去的成都,每年立冬后,家家户户杀年猪、腌香肠、腊肉,不单是农村,城里也常经见到又白又胖的大肥猪被开膛破肚的情形。年猪杀好后,人们在烧柴灶的灶门上方,将鲜肉串绳从梁柱上悬垂下来,利用每次生火煮饭时伸出灶门的火舌和柴烟逐日熏制,直至色泽金黄,闻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响,令人垂涎欲滴。
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又开始推碾汤圆粉,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红糖汤圆做准备。过年有四个主题:团圆、吉祥、富裕、欢乐。排第一位的就是团圆,在情感上,始终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间的亲情与和谐,人情味,也是中国人最浓重的年味。
幸福,花样百出的玩耍就在成都年
吃过团年饭,成都人喜欢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到大慈寺撞新年钟、上子时香。除夕夜,大慈寺僧人集聚大雄宝殿,举行盛大的新春祈福法会,子夜十二点整,随着数万市民倒计时的喊声,由大慈寺的方丈亲自启响108响新年祈福钟。传说新旧交替时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洪钟大鸣撞响108下,意味着神秘的老阳之气从地气蕴郁的充盈之处唤醒,震彻弥漫整个城市。
与撞新年钟同时的,是上子时香,人们习惯于争相抢在新年的第一个时辰到庙里上第一炷香,以得到神的第一个眷顾。到了大年初一,成都人就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几天吃完。
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经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财神与喜神是连在一起的,“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的地方。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我国自古是农耕社会,民众平时很少往来,庙会自然也成了人们交流和物资交易的好机会,所以又称为“庙市”,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
更关键的,大庙会是一个娱乐项目的嘉年华,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等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这些土得掉渣儿的玩艺儿玩得小孩疯跑……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曲艺演唱、杂技魔术、跑马上刀山、拉洋片、耍猴玩蛇,应有尽有。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就是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十五过后,照理说年已经过完了,成都人却还有一个花样:正月十六“游百病”,登上城墙漫游,据说可以使一年不生疾病。他们把这一天叫做“过厚脸皮年”。过完“过厚脸皮年”这才构成了一个欢欢喜喜、圆圆满满的成都年。
大年初一 去拜年
正月初一,成都人开始“走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人们互相设宴款待,好像要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几天吃完。
更多的花样在游玩上,初一开始,人们扶老携幼穿新衣走“游喜神方”,这是老成都人的一种民俗,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在传统文化中,所谓“喜神”,是指带给人们吉利、欢喜、智慧的神祗,“喜神方”,就是喜神所在之处。
人们游喜神方最喜欢去的是武侯祠,而武侯祠也是逛大庙会最热闹的地方。庙会既是宗教仪式,又是集市,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民众平时很少往来,庙会自然也成了人们交流和物资交易的好机会,所以又称为“庙市”,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大庙会是一个娱乐项目的嘉年华,变脸、吐火、滚灯、手影戏、木偶戏等川剧绝活,皮影、泥塑、糖人、糖画、剪纸各式民间绝活都能在庙会上看到……往往几台戏同时演出,曲艺演唱、杂技魔术,应有尽有;百种小吃、玩百项游戏,民族、民俗、传统、现代、乡村、城市诸种文化形式复合于一体。
大年初二 迎婿日
正月初二走亲戚,媳妇带着老公回娘家,走亲访友吃年酒。
大年初三 祭门神
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蔬果祭门神。
大年初四 接财神
正月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财神,处处放吉鞭,财神出巡。
大年初五 财神日
炮竹相连不住声,各个商家店铺要吃开张酒。
大年初六 送穷鬼
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大年初七 过人日
初七这天是人日,成都的人日有独特的风俗??要到草堂去和杜甫一起过。
到了初八初九夜里,各寺庙、会馆、街坊点起“天灯”;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