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过年的风俗有哪些,天津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时间:2023-06-27 00:52:35 华夏高考网

天津人口头说的“春节”,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当地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道出津味儿年的特色和讲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贴道酉;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面不搀你,到家给父母道个喜!

年前准备

腊月初八

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腊八这一天,天津人除了喝腊八粥,还会泡“腊八蒜”。过年就着饺子吃,那叫一个香!从这天开始,津城的过年气氛慢慢凸显。

腊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这天是“小年”,也是祭灶王的日子。在过去,天一擦黑儿,各家放起鞭炮,给灶王行礼后,还得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接下来孩子们便会蜂拥而上争抢糖瓜。

腊月二十四

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角角落落都清扫干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扫房子寓意将家里的“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天津人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按照老例儿这天开始炸丸子、炸豆腐。“豆腐”的谐声是“都福”,寓意着吉祥如意。

腊月二十六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起,吃的主题就该登场了,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是人们准备年饭、年菜的时间。各家开始置办肉食。手剁大丸子、扣肉、八大碗儿……这些天津人过年必吃的经典菜,都得提前准备着。

腊月二十七

“宰公鸡"寓意“大吉大利”,这一天,各家都忙着赶大集,年货大采购。

腊月二十八

天津人讲究“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为此,给家里抱回一箱“面食大礼包”已然成为天津人过年新习俗。临近三十,你就看吧,天津大街小巷,大车小车上,处处能见红色大礼包身影。花样繁多、寓意吉祥的各类面食下锅一蒸,省事多了。

腊月二十九

道酉就是祭祀诸神的吊钱儿,春联等。天津人有贴吊钱的习俗。其中,吊钱儿是一种用彩纸或者红纸剪刻成的图案,天津人将其贴在门窗的玻璃或者横棱上。在天津,过年可以没有大门上的春联,但家家一定会有吊钱。

过年期间

大年三十

三十晚上熬一宿:天津人为了“守岁”通宵不睡,还要包素馅饺子,要用黄纸盖上,象征“素素净净过一年”。午夜12点,饺子出锅,大家互送红包,这叫“辞岁”,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

新年第一天天津人习惯第一顿吃素馅饺子。象征新年生活素素净净、顺顺当当。有时会在饺子中特别放入一粒果仁之类的吉祥物,俗信谁吃到这个饺子一定会在新年交好运的。

初一走亲访友,俗称拜年,在送年礼方面,天津人讲究送整盆不剪枝的腊梅、海棠和迎春花。

大年初二

天津人管女婿叫“姑爷”,初二这天出嫁的闺女携夫、子回娘家则成为定俗,并戏称“姑爷节”。“姑爷节”上午,天津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姑爷们都穿戴整齐,带着穿盛装的夫人和孩子,提着大包小包,前往老丈人家过年,那场景甚是壮观!这天要吃捞面条,讲究吃全菜码,即黄瓜、菠菜、豆角、豆芽等窖菜。

大年初三

天津人有个春节食谱是这么说的: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初四烙饼卷鸡蛋。老天津食俗在正月初三这天一定要吃合子,而且要供财神,俗谓 “合子往家转”,因为“转”与“赚”同音,寓意财源滚滚来。

大年初五

正月初五天津人称为“破五”。这一天不能到别人家拜年,家家包饺子,捏小人嘴。在切菜的时候,菜板要剁得叮咚响,暗示剁“小人”。

正月十五

这一天除了吃元宵,天津人还要庆祝填仓节,要吃米饭和熬鱼。如果赶上“立春”,还要吃春饼,寓意“咬春”。

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正月十六

这一天,天津的妇女“走百病”、“走桥”,寓意新年不生病。这是从古代延续至今的习俗,流行于京津冀地区。

二月初二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天津人在这一天会吃焖子,将焖子切成小方块,用文火煎出金黄色,拌上麻酱和蒜泥,并佐以韭黄炒鸡蛋、醋熘炒豆芽,就着烙饼吃,尔后,再喝上一碗绿豆稀饭(天津人称之为“灌缝”)。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