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时间:2023-10-09 05:56:48 华夏高考网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萍乡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萍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萍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萍乡民俗文化绚丽,采茶俚调、民间灯彩、古朴漆画繁衍流传,历久弥新。渊源于楚巫的傩文化"三宝俱全"(傩面、傩舞、傩庙),被称作"艺术的活化石"。在民间的群众艺术活动品种多、活动多,代代相传。至今仍保存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尚有30余种:春锣、渔鼓、花锣鼓、茶灯、牛灯、渔仔灯、围鼓、风筝舞、莲花闹、扑蝶舞、泥塑、瓷雕、盆景、彩扎、竹编及民间绘画(农民画、磨漆画、剪纸、烙花、微雕、根雕)等。特择要简述1种。春锣-最具有萍乡特色的。春锣起源于清末,兴于民间,流行萍乡及宜春、万载、浏阳、醴陵、等周边县(市)。艺人用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直径比鼓大2-3公分的小锣。击鼓敲锣做过门,春节时走门串户向人报春。唱词多为每句7字,两句韵,语言为地道的萍乡方言,通俗情切。曲目均为短篇,多为见赞(看见什么赞什么)。建国后,唱词的内容扩展到时事、故事,计划生育、新人新事等,篇幅扩大到中篇,形式上也加上了二胡等乐器伴奏,更为优美,很受群众喜爱,成为各种文艺晚会演出的重要节目之一。新曲目《敬酒歌》、《千年春来万年丝》、《见赞》、《巧媳妇撮合老鸳鸯》、《喜盈门》等录制成光盘,发行5万余张,风行一时,能唤起海内外萍乡籍同胞的思乡激情,是港、澳、台及海内外萍乡籍同胞欢迎的礼品。

萍乡市境内非遗资源众多,截至2017年,萍乡市共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省级非遗项目。

萍乡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萍乡湘东傩面具(湘东区,第一批,2006年)上栗传统烟花制作技艺(上栗县,第二批,2008年)
萍乡春锣(第二批,2008年)莲花打锡手工工艺(莲花县,第四批,2015年)

萍乡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萍乡花果手工工艺(第一批,2006年)莲花茶灯舞(莲花县,第二批,2006年)
芦溪古城独角缩龙(芦溪县,第二批,2006年)上栗牛带茶灯(上栗县,第二批,2006年)
芦溪南坑车湘傩舞(芦溪县,第三批,2010年)上栗傩舞(上栗县,第三批,2010年)
莲花血鸭烹调技艺(莲花县,第三批,2010年)萍乡采茶戏(第三批,2010年)
芦溪上埠牛带茶灯(芦溪县,第三批,2010年)萍乡莲花落(莲花县,第三批,2010年)
芦溪年丰狮(芦溪县,第三批,2010年)上栗皮影戏(上栗县,第四批,2013年)
安源灯彩制作技艺(安源区,第四批,2013年)安源傩舞(安源区,第四批,2013年)
湘东旱龙船(湘东区,第四批,2013年)莲花哦嗬歌(莲花县,第四批,2013年)
安源面塑(安源区,第四批,2013年)莲花界市城隍庙会(莲花县,第五批,2017年)
李畋崇拜习俗(上栗县,第五批,2017年)湘东皮影戏(湘东区,第五批,2017年)

二、萍乡城市简介

萍乡乃古之吴楚咽喉,今之赣西明珠,是中国近代工业起始最早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商贸繁荣,已成为江西重要工业城市之一,下辖芦溪县、上栗县、莲花县、安源区、湘东区,全市土地面积3823.99Km2,人口192.50万。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地处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之间。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在赣西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位置,素有“湘赣通衢”、“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处于长株潭经济圈的辐射核心区域,同时接受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闽东南经济区的辐射。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随着沪昆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的完成,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200Km/h的铁路干线将成为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交汇通过,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市中心城区距湖南长沙黄花机场仅120Km,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

萍乡市属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东、南、北大多为山地,西部地势较低,境内山地、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地貌较为复杂。东南部有武功山脉,海拔一般在800~1900m,最高峰(白鹤峰)海拔1918.3m。北部杨岐山至大屏山一带地势较高,地形险要,海拔在600~900m左右。西部萍水河河床最低点的海拔只有64m。中部偏东地势较高,成为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分水岭。

萍乡市地貌类型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和河谷平原四类。其中中、低山和丘陵区分布广泛,面积分别为1535.92Km2和1591.0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0.17%和41.61%;岗地面积为256.4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71%;河谷平原区面积440.5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52%。

区内水系地域分属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全市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萍水、栗水、草水、袁水、莲水。袁水、莲水发源于罗霄山和武功山,流入赣江;萍水、栗水、草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杨岐山之间,最终注入湘江。主要支流有长平河、福田河、东源河、楼下河、高坑河、万龙山河、张家坊河、金山河、大山冲河、鸭路河等。

规划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极端最高气温达41℃,极端最低气温~9.3℃,年平均气温17.3℃。据萍乡市气象局资料(1955~2009年),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596.7mm,最大年降水量2184.0mm(1997年),最小年降水量1086.4mm(1971年);最大月降雨量659.4mm(1982年6月),最大日降雨量225.6mm(1972年8月18日)。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主要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2%;空间上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

行政区划

全市土地面积5746508亩,总面积3831平方公里。现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有28个镇、19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136个居民委员会和640个村民委员会。其中,芦溪县土地总面积1441761亩,总面积961平方公里,有5个镇、5个乡、15个居民委员会、139个村民委员会;上栗县土地总面积1091010亩,总面积727平方公里,有6个镇、4个乡、11个居民委员会、163个村民委员会;莲花县土地面积1608012亩,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有5个镇、8个乡、5个居民委员会、157个村民委员会;安源区土地面积319045亩,总面积213平方公里,有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76个居民委员会、54个村民委员会;湘东区土地面积1286680亩,总面积858平方公里,有8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9个居民委员会和127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包括在安源区和上栗县中)。

气候概况 

萍乡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光照充足, 霜期短, 作物生长期长。平原地带,春、夏、秋、冬四季平均开始日期为:春季3月26日,季长70天;夏季6月4目,季长99天;秋季9月11日,季长61天;冬季11月11日,季长135天。夏冬两季时间较长,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春秋两季时间较短,各约两个月,其昼夜时间相近。四季天气特征表现为:春季湿润温和,但天气多变,时晴时雨,俗有“春无三日晴”之说;夏季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秋季凉爽、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多雨(雪)天气。春夏两季多雨水,但夏季是全年的降水集中期。而在夏秋两季交替时期,晴热少雨,蒸发量大,易出现伏、秋旱。

春季 每年3月底进入初春,气温逐渐回升。此时,由于冷暖空气活动都较频繁,并常在江南一带上空交绥,形成降水。当冷空气侵入后,气温急剧下降,并带来降水,冷空气过后,气温又迅速回升,所以常有暴冷暴热、时雨时晴天气。4月份开始进入雨季,降雨强度增大。进入5月份,大雨或暴雨天气增多,有的年份甚至还会出现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夏季 6月初进入初夏,气温升高快,日照增强,降雨量比5月份虽有减少,但过程降雨量比较大,大雨、暴雨日数增多。6~7月若出现连续性暴雨容易引起洪劳灾害.。进入7月,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和北抬,萍乡开始进入盛夏, 日平均气温30℃左右, 日最高气温多在35℃以上。进入8月份,降雨日数和降雨强度开始减少,天气仍很炎热,蒸发量大,但有的年份受台风外围影响产生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和消除暑热。

秋季 每年约在9月上旬末进入秋季,此时南方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与还有一定势力的暖空气汇合而带来降水和降温,俗称“一场秋雨一场凉”。到9月中、下旬,常有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带来“寒露风”天气。在9~10月期间,降雨稀少,空气干燥,多为艳阳高照,秋高气爽的天气,但也有少数年份出现秋雨绵绵的“烂秋”天气。

冬季 11月中旬进入冬季,天气日渐寒冷,阴雨天气增多,如遇强冷空气影响,还会出现雨雪交夹的冰冻天气。1月中旬至2月上旬,时值“三九”寒冬,为全年气温最低时期,日平均气温只有3~5℃,年极端最低气温在0~-10℃之间。在这个季节几乎年年有降雪,近15年平均降雪日8.1次,最大雪深18厘米(1998年12月28日),山区更深。

民族宗教 

萍乡历史悠久,人文蔚起。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其他各民族和谐并存的结构组成,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土族、达尔族、仫佬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塔吉客族、怒族、俄罗斯族等32个民族。吴、楚文化的相濡浸染,构成了萍乡风情独具的民风民俗和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傩文化底蕴深厚,储藏丰富;杨歧山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杨歧宗发祥地,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涉及海内外。

自然资源 

萍乡自然资源丰富,历史上就以矿产资源丰富而著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铁、锰、铜、石灰石、高岭土、粉石英、瓷土等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优质石灰石67亿吨。萍乡以煤立市,1898年清邮政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办萍乡煤矿,1908年又创办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股份合资企业――汉冶萍公司,修筑了株萍(至安源)铁路,萍乡煤矿为该公司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最早采用西法机器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煤矿,1916年就产原煤95万吨、焦炭25万吨,被誉为“江南煤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植物物种1200余种。水资源十分丰富,有袁水、萍水、草水、莲江五条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6.46亿立方米/年,水能源可开发量4万千瓦,地下水储量为4亿立方米。

国民经济

初步核算,2020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63.6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2.1%;税收收入140.47亿元,比上年增长0.5%,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9.7%。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58.84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0%。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0%。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05元,首次突破4万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31元,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比上年增长6.6%。

三、萍乡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一、萍乡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萍乡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萍乡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