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北京、黑龙江、广东和山东等六省一市的2万名家长和2万名初中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初中生在情绪情感、学业支持、亲子问题、父亲陪伴等方面均处于困境。父母未能充分理解青春期子女的需求,其沟通方式跟不上孩子的变化。
在这份调查中,过半初中生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我”。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成员徐璐认为,初中生在情绪中往往会表现出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的不一致,不愿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需求,更渴望获得来自家长主动的关照和理解。而此时,如果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子女这种情感变化,则极易引发子女对家长的不满,并最终导致亲子冲突。而且,初中生获得父母情感支持的需求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女生对父亲情感支持的需求意愿更为强烈。
对于子女的这种情感需求变化,家长是否察觉到了并在教育行为上有相应的改变呢?调查发现,子女获得父母理解这一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当问及“和父母沟通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50.39%的初中生认为父母不能理解我。可见,初中生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并未伴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而是更倾向于内隐的情感需求,这种变化往往易被部分家长忽视,从而导致亲子冲突,其中大部分冲突由沟通方式和供需矛盾导致。
徐璐表示,初中阶段,家庭成员共同参加的家庭活动比小学时明显减少。亲子沟通机会减少后,当初中生面临心理压力或负面情绪时,并不希望父母花大量时间或者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更希望父母将自己视为独立个体,给予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的机会。可见造成青春期亲子间沟通困难的并非时间因素,而是沟通方式。
那么,家长的沟通方式跟不上子女变化是否会对亲子沟通构成障碍?调查发现,家长仍是初中生沟通和信任的第一对象,在选择兴趣班和日常事务或隐私问题上,均有一半初中生会与父母商量。另外,尽管朋友是初中生有心事时的第一倾诉对象,但位列第二的就是父母,可见亲子冲突并未对亲子沟通造成实质性的障碍,并且它是初中生认知发展和个性社会化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初中生才能具备走向成人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