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总共有几天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有几天时间

时间:2023-01-08 10:29:06 华夏高考网

高考填志愿总共有几天时间

1、虽然高考报志愿一共只有几天的时间,但是需要考生及家长在志愿开始填报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要做很多数据收集,报考历年录取分数线、历年报考专业数据、历年位次,等等这些数据家长都要提前去聚志愿网站做查询。

2、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3、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2020年高考填报志愿有几天时间

1、志愿设置的复杂性

以江西为例,江西省共设文史、理工类6个录取批次,各个批次又存在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的不同,并且还附有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征集志愿。在某些批次中又包含军事、非军事、公安、特殊定向、免费师范、专项计划、普通计划、预科等招生形式,同时还存在政审、体检、语种、单科成绩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加之中外合作办学,各种试验班,大类招生等办学形式的存在,更使得家长拿起志愿填报的相关材料就眼花缭乱,难于找到自己的最爱。

作为专业人员,可能很快就能理清这里面各批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化繁为简,但作为从未接触过志愿填报的家长而言,这难度不亚于去考一个驾照了。

2、出分前的不确定性

高考出分前,许多家长喜欢问我孩子XXX分数或者一本线上多少可以读什么学校,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思维误区。

因为判断学校的参考依据是全省成绩排名而不是分数,而同一个分数在不同的年份对应的省排名又不同,这是由试卷难度、招生人数和年度考生成绩水平等因素造成的。还有就是,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有的人在乎学校有的在乎专业,所以同一个省排名可以选的学校也可能大相径庭,因为志愿填报有城市、学校、专业三大要素,想要好城市好专业,学校层次必然大大下降,反之亦然。最重要的是现在说的这个分数和实际高考分数可能有很大出入,分数一变,可考虑的学校就要大变,所以现在问的这个问题就失去意义了。

顺便说一下,在高考试卷改完之前,不要自己去估分或相信他人的估分,以免“受伤”。现实中不存在能完全估准的神人,就算是估准了一般也不能改变你以后的命运,因为高考成绩已成既定事实。出分前可以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后期要选的专业和想去的城市,多了解填报志愿相关的常识,也许这更有意义,出分后再去用心决策你的志愿。

3、事物天然的不确定性

志愿填报的难主要体现在志愿填报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所有人愿望的志愿填报方案,判断一个方案的好与不好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是否适合自己当前和长远的发展。一份比较完美的志愿填报方案一定是个性的、无法复制的,而是基于自身情况“量身定做”的,绝不是拍拍脑袋或用一个系统数据筛选就能得出结论的(数据只可作辅助作用)。

相关考量细节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比如专业和学校,是比较出来的,是看前提条件的,没有前提的判断是毫无意义的,抛开自身实际情况谈问题都是纸上谈兵,这基本上属于无用功。

4、取舍的难度

任何选择都是纠结的、为难的,何况志愿填报这么大的事情。志愿填报的过程其实就是城市、专业、学校三大要素取舍的过程,几乎所有考生都只能在这三个要素中选择1-2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八个字,很重要。鱼和熊掌都兼得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只有分数绝对占优或愿读高学费专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除了在以上三要素中纠结,还有很大部分家长在志愿填报中会纠结一个事情,就是想做到一分都不浪费。要知道能完全做到一分不浪费(压线录取)的人是不存在的,尽管我们也有过好多次帮考生压线录取的案例,但那也只能算是巧合罢了。要知道各高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和省排名是完全不固定的(只存在相对稳定),它是由填报该校的考生人数和这些考生的分数等因素所决定的,那我们知道全省有哪些考生会填报这个学校吗?他们填报这个学校时是如何选择专业志愿的呢?他们所选的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呢?他们的体检或单科要求符合吗?……所以,分数没有大的浪费,录取到了自己可接受的志愿就OK了,不必过分在乎,现实中几分之差的学校之间一般不存在质的差异。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