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承认曾经在志愿填报中有过弯路,后续在大学期间,其实看到了很多同学志愿填报的过程。其实有很多方式都很方便完全可以不用找机构帮忙,自己找数据就可以上聚志愿,很多志愿填报的机构也是从聚志愿网站上获取的数据。
1、第一步,看自己能报考哪些学校
考生分数不是衡量能否录取的重点,名次才是重点
当然,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而是说大家可能一般去看自己能否被一个学校录取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看那个大学的往年的录取分数,觉得分数差不多就觉得能上。
首先,大家要明白,每一所大学的招生是有定额的,比如说山大每年规定招生就在一万名左右(全国),所以山东省内考一万名也没戏考不上,因为山大可能只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名额留在省内。刨去前面清华北大等c9高校录取的顶部学生以外,山大肯定是录取剩下的最优秀的学生。基本大多数本科学校每年的招生是固定名额的,如果扩招或者缩招等特殊情况下,每个大学录取的人数差不多,那么他针对每个省份录取的学生名次是固定的。
每年高考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常有大小年之称,所以分数并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名次的更加稳定的判断能否录取的指标之一。比如说看一下学校能否录取,那个学校往年录取分可能在620左右,差不多是一万名左右的分数,那么肯定是录取省内一万名以内的考生,但是因为今年的题比较简单,所有考生分数都出现上浮,但是学校的招生名额固定,那么他们肯定是选择一万名以内的学生,并且以此确定最后录取分数。今年的640考到全省一万名,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就肯定更接近640而不是620分。
2、第二步,确认自己能报哪些学校,学校好不好,筛选一下
等学生直接进大学时候,大家总会用过来人的身份说有事问学长学姐。这句话是对的,学长学姐作为已经经历了大学生活和志愿填报的过来人,肯定有自己的经验。
在第一步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名次初步确定自己可以被哪些学校录取,到了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筛选。
并不是说,我能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大学虽然不是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但是会差不多影响一个人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所以在你获取的大学名单中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大学什么专业好啊?大学环境好不好?学生发展好不好?学生宿舍和食堂行不行?这些都是报考前要确认好的事情!
这时候,一个学长学姐就如同神兵天降,可以帮助家长和考生解决很多的事情啦!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的大学直接就建了新生群(在qq上搜群,打上大学名就能看到他们的新生群啦),里面会有很多的本校生,虽然偶尔会是闲聊,但是也会给新生提供很多问题的帮助。
通过你和学长学姐的聊天,你可以问一下我的分数能否被录取,哪些专业好,哪些适合我之类的问题,可以把自己第一步找到的学校都去新生群咨询一下,然后根据自己取向和学校的条件筛选出自己平行志愿的名单啦!
3、第三步 实地考察学校也可以(并不一定要有)
高考结束以后,很多的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外出旅行,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选择实地考察一下自己打算报考的学校,当做旅行。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学校的好坏和配套设施。
最后,还是祝愿全天下的学子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啦!毕竟寒窗苦读十二年,大家都很不容易,高考的背后,不只是一个学生在付出,也是一个家庭的付出。一个志愿的填报很有可能决定一个家庭的走向。所以谨慎的对待志愿填报吧!有什么志愿填报的问题,可以评论区或者私信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