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辽宁高考难度解读,辽宁高考难度系数解析点评

时间:2022-01-04 03:14:30 华夏高考网

高考稳中求变

高中教研员为备考考生解惑

4月5日,记者从市教师进修学院了解到,辽宁普通高考所有学科命题试卷都采用全国统一试卷,《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相比没有太多变化,只是物理、化学、政治学科题型示例做了微调。

,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考试大纲基本没有变化,符合高考内容总体保持稳定的特点,这意味着文科的这三个科目高考时仍可能延续的试题模式。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时间,现阶段考生该如何复习?记者采访了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各学科教研员,共同为备战高考考生解惑。

语文:熟悉卷面模式明确做题流程

解读人:语文学科教研员张秀莺

[大纲解读]

今年高考我省语文学科将延用全国卷的Ⅱ卷(甲卷),而出台的语文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没有变化,说明稳中求变、守正出新仍是这次考试命题人坚守的原则。

[备考攻略]

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题考查稳定,而其本身就属于实词范围。教材、文言阅读材料中使用频率高的实词,多指的是其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化常识等;虚词和特殊句式在高考中不单独设题,然则实词、虚词、句式是融合在断句、翻译题目中进行综合考查的。此时回归教材和新知识的积累应齐头并进。

诗歌鉴赏:全国卷近五年选用的诗歌,以唐诗、宋词、宋诗为主,多为著名诗人的非代表作或非著名诗人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大多在写景、表达技巧、抒发情感方面比较突出。全国卷的命题热点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居多。多角度变式问法,同类题归类,锻炼应变能力和综合答题技巧的训练很必要。

小说阅读:从稳定的趋势看,全国卷的选做题,小说和传记不可能同时改换,必然保留一种,故二者的复习同等重要。考生平时要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丰富自己的内涵;多关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环境描写方面有突出特色的作品,强化答题训练,尤其关注答题的规范性。从当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看,有可能选用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小说。从考查角度看,小说的表现手法、材料安排、结构技巧、修辞手法、重要语句含义、精彩语言含义、作品形象、作品内涵、意蕴、民族心理、人文精神要做到准确解读和理解。

传记:近五年新课标卷选用的都是人物传记,有自传、他传,为中外现当代有影响的人物,涉及各个行业。平时多阅读涉猎名人传记的文章,同时也为作文积累素材,特别关注非连续性文本对正文的解读作用。

作文写作:*、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主体方向。重点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崭露头角。比如,通过作文中写信、思考权衡、谁更有风采等任务指令,发挥试题的任务引领功能。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考查思考的深刻性。考生应分门别类积累素材,关注国内外风云变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叙利亚难民、开放二孩、延迟退休、打开围墙开放封闭,养成思考问题和思辨分析的习惯。作文写作要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思维,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杜绝文艺腔(排比句式)。

数学:关注教材背景做好试题分析研究

解读人:数学学科教研员胡文亮

[大纲解读]

全国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相比无任何变化。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既要加强对重点知识、方法的巩固,更要在训练中加强对题目数据特征的分析,以提高运算能力。

[备考攻略]

1、认真做好2013年至全国课标数学(Ⅱ)卷双向细目表的设计与纵向对比分析,既要注重对知识分布的分析,更要注重对考查水平层次的分析,通过对近三年各题难度系数的对比分析,准确把握复习的教学要求。

2、切实回归教材,适度注重知识的整合应用。考生要更多地关注、体会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编排和图表选择等,注重知识与方法的回扣。同时,要将知识与应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强化应用能力。

3、考生要加强读题与审题的训练,正确分析题目的结构特征和数据特征,准确理解命题人对题目的考查意图,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解题思路,灵活、高效的解答题目,体现应有的能力水平。

英语:阅读理解题可按体裁决定阅读顺序

解读人:英语学科教研员李向国

[大纲解读]

英语试题仍坚持“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试题难度与相比没有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科学预测,高考英语试卷仍以对“语言的基本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为出发点和目的,在高考试题的题型,考察角度,侧重点,试题难度、题材的新颖度、考查的灵活度、体裁的时代性和交际性上保持原有特色。

[备考攻略]

1、在语句中学习积累词汇,夯实语言基础。正确学习方法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按字母顺序把高频词语从拼写、词性、词义、词性变化、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的区别、相关短语等方面来落实词的用法,这样能把握该词和其他有关词的区别,将其和话题及高频考点结合起来,以便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融合性。

2、创新思维方法,理清研究思路。复习中要用新角度,研究老问题;用新思维,认识老问题;用新方法,观察老问题;用新思路,串联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的能力。

3、理清语法重点难点。弄清在《考试说明》中的24个语法项目和24个话题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名词性从句(4种)、状语从句(9种)、定语从句等高频考点,研究他们的具体考查方式和考查形式,掌握其规律。

4、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应加大基础知识部分的力度,结合教材,反复复习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词汇、句法结构、语法要点。用普遍联系的思想做好复习工作,力争做到眼前一棵树,心中一片林。

物理:题型示例难度增加

解读人:物理学科教研员郑威

[大纲解读]

辽宁省仍将采用全国新课标Ⅱ卷作为高考理科综合试卷。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考纲发现,考纲总体变化不大,这有利于考题的稳定和连续,但考纲做了部分微调。

1、“正文第一段”删掉:“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2、考试范围与要求:选修模块3-1。电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要求由Ⅰ变为Ⅱ。从“理解”“认识”的层面提高到“理解”和“应用”。由此看出该考查内容的难度可能会增加。选修模块3-3。固体、液体与气体:气体实验定律,要求由Ⅰ变为Ⅱ。选考题做3-3模块的考生应重视这一变化,复习中予以足够关注。

3、题型示例新增8道题,其中选择题新增4道、实验题新增3道、计算题新增1道。正文第一部分删除内容对考题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两个知识点由Ⅰ级要求变成Ⅱ级要求,对考生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教师在新课教学及复习备考过程中,对该知识点都是以Ⅱ级要求进行练习的。

[备考攻略]

1、注重基础,回归教材。高考题再怎么灵活,它都要紧扣课本围绕考纲来命题。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就能应对高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特别是对那些自己觉得比较抽象和陌生的知识点,一定要弄清“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如何引入?怎样定义?有何含义?有哪些典型应用?”等几个方面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2、重视经典题型,历年高考中的试题很多都是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应研究近三年全国新课标理综试卷,分析题型。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多题组合、设问题干互换等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3、抓住主干知识。尽管考纲的考题在变,但主干知识的考核却不变。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主干知识,而且还要深度理解,熟练运用。要把握好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4、熟练方法套路。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注重领悟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公式,特别是分析解题的思路和套路,领悟其精髓,做到活学活用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化学:关注核心考点深挖教材信息

解读人:化学学科教研员部王平伦

[大纲解读]

从《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来看,化学学科的考试性质、内容与前两年完全相同,略有变化的是题型示例中新增了七道试题。高考化学试题秉承“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对合成路线设计和应用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一直不变的是:要求学生利用基本的化学概念、反应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等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高考试题正在变化的是:在设问角度、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凸显对信息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加强对实验及探究能力的考查。

[备考攻略]

1、理顺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高中化学必考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与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和化学工业等内容。其中,元素化合物种类较多,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可以通过交叉分类法形成框图,将这些框图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有助于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形成条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

2、比较近年高考试题,关注核心考点、高频考点,注意考点考查的轮动性。高考命题的知识点有一定的轮换规律,尤其是学科主干知识,一般3至5年就几乎会覆盖一遍,复习时可以通过分析历年的考点,筛选出今年命题热点。

3、回归教材,深挖高考试题在教材中原型。近年高考试题命制时植入了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目的是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高考题中的这些新知识、新信息很多都直接取材于教材或对教材之材进行了变化处理,原型多来自于教材中的资料、图形、图表、实验等素材,如果复习时能够回归教材,分析教材中的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学生消除对高考中新知识的陌生感。

生物:重视主干关注细节

解读人:生物学科教研员韩鞠

[大纲解读]

生物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相比没有变化,生物学科的高考试题仍将保持平稳的态势,难度不会明显增大。

[备考攻略]

1、立足教材、关注细节。在二轮复习回归教材时,既要注重教材正文部分核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将视角延伸到对核心知识起补充说明的小字部分,以及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分析、旁栏中的“相关信息”和“思考与讨论”,“知识链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内容,它们有可能会作为命题的情景资料供学生分析,所以不容忽视。

2、突出重点、提高能力。对于细胞代谢、遗传、稳态调节、生态等内容仍将是不变主题,要做重点复习,其中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基础性知识要理解并熟记。近几年高考中常出现一些语言表述类试题,所以复习中要高度重视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训练时要聚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尽可能使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及作出合理判断。另外,在复习选修时,适当渗透与必修相关联的知识,要注重选修与必修之间的联系。

3、加强训练,规范答题。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加强应试训练,可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进行限时训练。生物学科答题时间一般控制在30至40分钟左右,在作答主观题时要注重生物学术语的恰当应用和规范表达,杜绝出现错别字。

政治:关注热点构建体系训练提升

解读人:政治学科教研员熊立新

[大纲解读]

文综政治学科“考试性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范围”题型和分值等与基本一致,只是在题型示例中做了微调。选择题第4题更换为全国新课标卷II第17题;选择题第5题更换为全国新课标卷I第23题;非选择题第2题更换为全国新课标卷I第39题。选择题第4题所考查的知识是教材内容的拓展、第5题是科学常识题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哲学思考。非选择题第2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除了教材中的,还涉及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的意见》和*关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论述。从中看出高考试题更加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这应该是命题的新趋向。

[备考攻略]

1、重研究,明考向。《高考考试说明》是命题和备考的依据,要认真研读并对题型示例揣摩,领会命题特点,思考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明确怎么考,做到成竹在胸。高考真题是备考的“风向标”,通过制作“双向细目表”,细致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及试题评析,以洞悉命题规律,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重整合,建体系。从近几年试题来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主观题,都是书本知识的深化和扩展。因此在理清考点基础上,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培养整体思维能力。

3、重训练,提技能。在复习中一定要以经典题为范例,精讲精练,特别是借鉴近年新课程的或体现新课程精神的典型高考题来变式训练学生,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热点,提素养。政治学科命题历来关注现实生活,特别是符合中学生生活实际且有利于引领正确价值取向的时政热点。

历史:材料分析成主流考查方式

解读人:历史学科教研员王国栋

[大纲解读]

比照高考《考试大纲》,历史学科考查内容没有变化,但是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更换了3道例题。由于《考试大纲》的内容没有变化,高考从考查要求、考查方向以及试题的命制特点等方面都不会有明显变化。

[备考攻略]

1.仔细研读考试说明,把握最新的信息动态和考试方向,如*、依法治国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

2.考生关注学术进展,注重史学观念的更新,学会运用五种史观即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近)代化观、社会史观审视和解读历史。

3.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里,考生要准备一些高质量的文综试卷模拟题,按照高考时间做定时定量的训练。可以选直接考热点的问题的题目,也可以选间接考热点题目。以反恐为例:可以直接从美国、阿富汗角度来考查有关历史、地理、政治知识,还可以从阿富汗周边国家入手来考查,也能从历史上的战争入手去考查。

4、要加强历史读图识图能力的训练,强化对说明题这种新题型的训练。2013年出现图片说明题这种新题型,不排除高考会持续,另外今年例题又出现对公式计算的论证题型,一定要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考试说明新更换题型内容的训练。

地理:打牢区域地理基础

解读人:地理学科教研员刘胜、金秋

[大纲解读]

地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考核目标与要求依旧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备考攻略]

1、了解考纲,把握复习方向。考纲是确定高考命题范围、难度的基本依据。

2、整合教材内容,把同类知识归类复习,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复习效果。考生应选择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3、联系区域,学会综合分析。区域性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本质特性。这就决定了区域地理仍然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内容。

4、联系生活、联系现实、联系热点。高考命题与生活实际及时事热点问题结合越来越紧密,并且注重试题的开放性。

5、以图为纲,提高学科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这是我们地理学科的特色。考生要重视对读图能力的训练,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之一。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