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江西高考历史答案【word版本】

时间:2021-04-30 01:18:37 华夏高考网

一、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修订要点

2017年历史学科高考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1.考试宗旨的变化??强化理论指导。

2017年历史高考大纲将考生能力考查由“注重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表述为“注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明确提出历史学科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强调理论在指导历史认识方面的作用,将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2.命题要求的变化??突出问题意识。

2017年历史高考大纲宗旨中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这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要求考生具备发现问题和创设问题的能力,是对考生能力体系的全面提升,标志着高考历史能力考核要求体系更加完整。突出问题意识,就是考查考生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有效提取,对材料宗旨的正确认识,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查目标的变化??细化能力目标。

2017年高考大纲对历史考查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完整。主要表现在:

(1)“调动和运用知识”部分的调整:

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表述为“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2)“描述、阐述事物”部分的调整:

将“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表述为“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3)“论述、探讨问题”部分的调整:

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表述为“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

4.考试范围的变化??减少重复考查。

2017年历史高考大纲删除了三个选考版块,对甘肃考生来讲,在删除“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两个模块的基础上,又删除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个模块,只保留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与必修模块联系更为紧密的模块。其精简与删除的原则是,主干知识已经有比较充分的内容,选考予以精简,减轻考试负担;对于知识结构具有补充意义的则予以保留;突出选修模块服务于必修模块的理念。

二、高考历史改革的原则、措施与成效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近年来高考不断进行改革,高考历史学科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形成科学的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历史改革中,坚持以发掘历史学的人文内涵、构建学科能力目标体系、精细化雕琢测量工具为原则,采取摆脱教材程式化的历史叙述并增加育人功能,迎合当代历史教学目标和选择题主观化、材料题自主化等措施,使高考历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了历史学科考试评价的软实力,“发现和论证”已成为历史考试的新特点,提升了历史考试的评价功能。

三、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建议

1.注重唯物史观,强化理论指导。

1.注重唯物史观,强化理论指导。根据高考历史大纲考试宗旨的变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组织高考历史备考复习。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就是在唯物史观的宏观指导下,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作为唯物史观的二级子目,将它们看成是唯物史观下看问题的多重视角。

2.强化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高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历史知识整合能力,因此考生应强化对主干知识点的理解,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体系。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的纯知识性考查可谓少之又少,考生只要能够正确理解核心主干知识,准确把握关键历史概念,合理认识重大历史现象,无需大量死记硬背即可应对高考历史考试要求。此次高考历史考纲修订删除3个选考版块,其目的就在于希望考生集中精力强化核心知识的复习。因此,在备考时首先要做到对照考纲,立足基础,对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深层理解和准确掌握,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前后兼顾,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用有限的主干知识来应对无限的命题可能。

3.重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强化历史信息的整合与重组。

高考历史命题以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稳步推进高考命题改革,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主要体现在注重对考生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多注重特点归纳、现象说明和素材评价,强调对历史信息的整合与重组,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取正确的信息并进行符合学科特征的评价。它不是对既有观点的记忆,也不是对史实的简单堆砌,而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重新构建历史体系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备考中,注重培养历史学科能力,强化对历史信息的整合与重组,学会整合历史知识、探求并解决历史问题,这是今后历史高考考查的重点。

4.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强化备考框架意识。

历史学的学科素养对高中生而言应当涉及三个方面??历史常识、基本史学方法论和历史意识。历史常识要求考生储备丰富的中华文明发展信息;基本史学方法论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史料信度辨析能力和观点合理性论证能力;历史意识要求考生能用历史的标准而非个人的主观标准去分析问题,能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观念去认识历史现象。这是当前历史高考中最为侧重的学科考查方向,是历史备考的框架。很多时候考生写而不得分,答而不踩点,关键问题就是学科素养不达标。因此,在备考中,要有意识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注重史学常识的积累,重视方法论类习题的训练,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要具有多重视角和求异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创造性地解决与反思历史问题。

5.关注时政热点,积累合理价值观术语。

十八大以来*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核心灵魂,考生备考自然不能脱离核心价值观。比如富强、文明、敬业、诚信,就必须重点关注必修二中相关经济制度的完善、近代化历程的发展等内容;再如民主、平等、公正、法治,就必须重点关注必修一中相关政治制度、必修三中相关思想进步历程等内容。此外,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拓展复习。

6.研读高考改革大势,明确历史改革走向。

近年来,高考历史学科不断进行改革,已走在了高考改革的前列。在高考历史备考中,强化对高考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而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程式化表述,关注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重视高考真题的研究,注重“发现和论证”这一历史考试的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力争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7.注重阶段复习,提高备考成效。

为提高历史备考的实效性,建议采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精研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使考生准确掌握核心历史概念和理解主干知识,夯实基础;强化阅读能力培养,注重规范答题,语言表述严谨科学,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和技巧。第二轮复习:可以着重强化中外历史事件的关系以及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增强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能力。可以年代(或阶段)为主线(即历史的纵向发展线索),以事件(或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为中心,必修与选修内容融会贯通,并适时横向关联,形成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系统化、结构化知识体系。第三轮复习:以强化训练和实战练兵为主,同时回归核心知识查缺补漏,高考真题训练,解决答题方法和技巧问题。

总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能够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视知识储备,注重学科素养,关注学科能力,明确高考历史改革走向,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应对2017年高考的挑战。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