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时间:2021-04-03 03:38:23 华夏高考网

中国药科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

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建校初期,抗战爆发,学校初迁汉口,复迁重庆,精研学术,哺育英华。新中国成立后,高等药学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1950年学校更名为华东药学专科学校。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我校,成立华东药学院。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2000年2月整建制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揭开中国药科大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办学之初,学校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药学专门人才为己

任,确立了“精业济群”的校训。七十年来,中国药科大学秉承“精业济群”精神,存心以仁,任事以成,兴药为民,荣校报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熔铸成独特的治校品格,走出了一条“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特色兴校之路。

学校现有南京玄武门、燕子矶、江宁和镇江4个校区。占地175.92万平方米(2638.72亩)。校舍建筑面积53.0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2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8.47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9.82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76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24.98万册(含电子图书)。有11个实验教学中心,一批装备精良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建立4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园网为教学与教学管理提供了网络通道和基础保障。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85亿元(截止2006年底),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98亿元。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62人,其中专任教师74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7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5人;博士生导师80人,硕士生导师175人;“*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人选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53人次,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11人,“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拾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共109人次。我校教师中有21人次在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药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免疫学会、国家药典委员会等学术团体中担任主要职务,在药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下设药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医药商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系、社会科学部、体育部、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院部系。

设有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础药学点)(以下简称基础药学理科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海洋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药事管理、经济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8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高职)专业。

药学、中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生物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高职学院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2年和2005年,基础药学理科基地连续两次被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优秀基地”。2006年,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基地”年检中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现有药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5个学科专业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药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高,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评估中位居该学科全国第二。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学学科为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药理学学科被江苏省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0437人,其中本、专科生8370人,研究生1756人。

学校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成果,在我国高等药学教育中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先后主持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和“21世纪初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两项重点课题的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研究型、应用型两种类型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生药学”、“药物化学”、“药学的生物化学基幢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生药学》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此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创建项目5门,江苏省精品课程(群)18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项;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奖2项,入选省级精品教材4种,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4种,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7种;获省级以上多媒体课件奖29项。这些成果和经验在全国医药院校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引领了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方向。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2001~2006年承担纵向课题277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计划4项,“十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计划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4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教育部各类科技项目31项;江苏省科技厅各类科技项目65项。纵向科研到帐经费14780.15万元,横向科研到帐经费13491.91万元。获各类科技奖56项,新药证书43本,授权专利7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975篇,920篇论文被SCI、EI收录。学校承担的高水平研究课题项目数和成果转让经费数在国内医药院校中位居前列。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积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是教育部最早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留学生、进修生、高级访问学者的基地和接受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与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比利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7所高校和研究所签订校际学术交流协议,与德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学术联系。

从这里,走出了4万多名高素质的药学专门人才,孕育了一批药学界的名家大师,如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我国中医药界的一代宗师,著名中医中药学家叶桔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化学制药、药物化学专业创建人之一,著名药物化学家彭司勋;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生药显微鉴定的奠基人,著名生药学家徐国钧;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两弹一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有机化学家袁承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医药工业现代化生产技术开发的先驱者之一,著名药物化学家沈家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周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中药生物技术的开拓者,著名中药生物工程专家胡之璧;成功研制出3个意义重大的创新药物的著名药物化学家谢晶曦;著名生药学家和本草学家谢宗万;我国甾体药物研发领域开拓者之一,著名药物学家廖清江;我国第一位执业药师,著名药剂学家刘国杰;我国药物分析学科的主要倡导者,著名药物分析学家安登魁等。他们秉承“精业济群”的精神,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和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我校毕业生社会声誉好,本科生就业率高。

21世纪,伴随着生命科学和药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高等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审时度势,集思广益,规划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到建校100周年时,将中国药科大学建成国际知名的,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