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财经学院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时间:2023-07-07 11:02:36 华夏高考网

一、广西财经学院招生专业名单

学院

专业

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商务经济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专业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关系学、公共事业管理
金融与保险学院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工程
外国语学院英语、法语、商务英语
信息与统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金融数学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物流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会计与审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会计教育、资产评估
文化传播学院秘书学、新闻学、广告学(广告策划方向)、广告学(广告设计方向)、文化产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类】、环境设计【艺术类】
法学院法学(经济法方向)、法学(民商法方向)
国际教育学院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中法、中美、中英校际交流项目)、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业)(中澳合作办学)、工商管理类(国际商务专业)(中美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贸易方向,中泰、中马校际交流项目)

二、广西财经学院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自治区级急需专业:物流管理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税务、审计学、保险、统计学

自治区级优势专业:会计学

自治区级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税收学

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会计)、金融学、财政学、税务等

三、广西财经学院简介

广西财经学院成立于 2004 年,由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创办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1962年9月更名为广西商业学校)和1963年成立的广西财经学校。1984年,在广西商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广西商业专科学校;1985年,广西财政专科学校成立。1994年,广西商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财政专科学校更名为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广西财经学校并入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南宁商业技工学校(成立于1979年)并入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

学校于 2010 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 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2012 年成为外交部和教育部授牌的“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2013 年成为广西特色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 年获广西高校首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认定,2016 年获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立项、“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 年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 年成为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单位、以优异成绩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现设置 13 个二级学院、1 个教学部,开设 55 个本科专业,拥有1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留学生 21423 人,其中本科生19006人、硕士研究生477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为88.72%。

现有专任教师 1305 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为 518 人、具有博士学位 376 人。拥有一批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等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获国家级教改立项 2 项,自治区级教改立项 170 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 10 项、二等奖 14 项、三等奖 11 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成果奖 3 项;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 373 余项。拥有 “双万计划”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至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前,共建有各类“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项目 8 个、省级项目 63个。其中,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2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1 个、国家级视频公开课 1 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 门;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2 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紧缺人才专业建设项目 1 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0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3 门、省级精品课程13 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