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北大学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全国排名多少
若按聚志愿版排行榜看,中北大学2020年全国排名第154位,在山西排名第3位;2019年全国排名第154位,在山西排名第3位;2018年全国排名第156位,在山西排名第3位。以下是中北大学历年排名整理表: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分省排名 | 类型 | 参考类型1 | 参考类型2 |
---|---|---|---|---|---|---|---|
2020 | 154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2019 | 154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2018 | 156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2017 | 161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2016 | 158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文理类 | 教研2型 |
2015 | 143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文理类 | 教研1型 |
2014 | 140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2013 | 135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2012 | 140 | 中北大学 | 山西 | 3 | 理工 | 工学类 | 教研1型 |
二、中北大学简介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北”(NUC),位于太原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B8协同创新联盟、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联盟单位,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西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二级保密单位,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 。
中北大学前身是1941年5月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历经华北兵工工业学校等时期,1958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1961年北京工业学院4个常规兵器专业迁入学校。1962年沈阳工业学院两个常规兵器专业相继迁入。1963年学校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1971年归属到第五机械工业部。1993年更名为华北工学院,隶属于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成为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4年6月更名为中北大学 。
三、中北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66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 [8] ,双聘院士7人 [27] ,“香江学者计划”教授1人 [28] ,国家“*”入选者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 [29]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科技部首席科学家1人,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3人,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30] ,全国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三晋学者”特聘教授4人 [31-32] ,“青年三晋学者”10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6人,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3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9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3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中央和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5人 。学校共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技优秀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山西省教育厅创新团队3个,山西省科技厅创新团队9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4个 。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李魁武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孙东
“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袁长春
国家“*”入选者(6人):薛晨阳、张文栋、熊继军、刘俊、丑修建、谭秋林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薛晨阳、张文栋、熊继军、刘俊
院士后备人选(3人):刘有智、肖忠良、张治民
双聘院士(7人):朵英贤、王泽山、张锡祥、王哲荣、苏哲子、刘竹生、胡永康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丑修建、唐军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薛晨阳、张文栋、熊继军、刘俊、谭迎新、李永红、张记龙、刘亚青、王强、沈兴全
青年三晋学者(10人):丑修建、谭秋林、唐军、祁贵生、王强、胡胜亮、张国军、赵宇宏、于建民、焦纬洲
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3人):熊继军、刘俊、赵宇宏
973首席科学家(3人):张文栋、熊继军、张治民
863首席科学家(2人):薛晨阳、张文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基于MEMS技术的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式剖面观测仪器研究(薛晨阳)、面向固态量子传感的自旋系统测量与调控装置(刘俊)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刘有智、韩焱、潘晋孝、王志军、马贵春、曹雄、王黎明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薛晨阳、熊继军、丑修建、刘亚青、王强、白培康、张斌珍
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奖获得者(5人):薛晨阳、刘俊、丑修建、陈慧玉、侯华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张文栋、谭迎新、刘亚青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3人):张文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高晋阳(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郭浩(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提名奖) [48] [59]
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获得者(3人):张文栋、刘有智、张治民
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1人):焦纬洲
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焦纬洲 、刘有智
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祖静
Reaxys PhD Prize Winner(1人):袁长春
ACM中国新星奖获得者(1人):宋礼鹏
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1人):贾平岗
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团队奖(2个):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科技创新团队(刘亚青)、极端环境微纳传感技术及仪器科技创新团队(刘俊)
国防科技优秀创新团队(2个):张文栋团队、张治民团队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微纳传感与动态测试技术创新团队(薛晨阳)
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智联科技创新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韩焱)
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刘俊)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微纳惯性传感及集成测量系统创新团队(刘俊)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微纳光机电惯性传感器件及集成测量系统创新团队(刘俊)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微纳光机电惯性传感器件及集成测量系统创新团队(刘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极端环境下的特种传感与动态测试方法(刘俊)
山西省模范教师(13人):刘俊、苏铁熊、韩忠文、何汉先、许丽萍、张树海、李瑞琴、焦纬洲、宋礼鹏、胡胜亮、陈慧玉、王慧娟、牛晋川 [69]
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6人):张治民、刘有智、马铁华、白培康、刘亚青、沈兴全
三晋学者(4人):熊继军、张治民、刘俊、薛晨阳
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4人):丑修建、谭秋林、唐军、陈平
山西省特聘教授(3人):阮雪榆、孙立宁、刘升高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4个):武器动态测控与智能装备创新团队(科技前沿类,马铁华)、聚合物基功能新材料创新团队(行业产业类,刘亚青)、层析成像技术与影像大数据创新团队(行业产业类,桂志国)、传染病动力学与大数据创新团队(培育,刘茂省)
山西省教育厅创新团队(3个):张文栋团队、张治民团队、韩焱团队
山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序号 | 类型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所属领域 | 获批年度 |
---|---|---|---|---|---|
1 | 领军 | 微纳传感与集成系统科技创新团队 | 张文栋 | 电子信息 | 2013 |
2 | 重点 | 成像技术与影像分析科技创新团队 | 桂志国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018 |
3 | 重点 | 深孔及难加工材料加工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 沈兴全 | 机械工程 | 2017 |
4 | 重点 | 动态测控与智能仪器山科技创新团队 | 马铁华 | 电子信息 | 2016 |
5 | 重点 | 新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科技创新团队 | 刘亚青 | 新材料 | 2013 |
6 | 重点 | 信息探测与处理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 韩焱 | 电子信息 | 2012 |
7 | 重点 | 超重力化工过程强化科技创新团队 | 刘有智 | 化工与现代煤化工 | 2012 |
8 | 重点 | 轻合金构件控制成形科技创新团队 | 王强 | 新材料 | 2012 |
9 | 培育 | 有色金属特种成型科技创新团队 | 侯华 | 有色金属 | 2016 |
10 | 培育 | 黄土路基与隧道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 中北大学 | 土木工程 | 2016 |
(参考资料:山西省科技厅 ) |
序号 | 名称 | 负责人 | 获批年度 |
---|---|---|---|
1 | 信息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王明泉 | 2010 |
2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陈国光 | 2009 |
3 | 电子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韩焱 | 2008 |
4 | 数控技术教学基地 | 王爱玲 |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