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方寸之间”班会课主持稿开场白

时间:2021-08-22 11:30:50 华夏高考网

  “走进方寸之间”班会课主持稿开场白
  
  男:大家好,今天我们xx班召开《走进方寸之间》的主题班会
  
  女: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篆刻艺术,走近方寸之间。
  
  男: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篆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zhòuwén)、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女:让我来和大家说说“篆刻的起源”
  
  A、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B、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C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D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男:我们来看看让初学篆刻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有练习石,篆刻刀,印泥,印床,砂纸或磨盘,工具书和教材,笔墨纸。
  
  女:初学篆刻,练习石必不可少,比较常见和实惠的练习石有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备注:广西冻石硬度为1左右,质地较软,仅适合18岁以下学生使用)等。
  
  男:初学篆刻,如果是中小学生,可以买价格最低廉的碳钢刀。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强烈建议购买硬度更高的白钢刀或者钨钢刀。白钢刀一般硬度在6,钨钢刀(也称硬质合金刀)硬度7,这两种刀是最常见的篆刻刀。至于白钢刀好还是钨钢刀好,不能绝对化,白钢刀硬度低些,但韧性好一些,价格也低一些,而钨钢刀最硬,韧性也会略差一些,价格也比白钢刀略高一些。目前国内用得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四川生产的永字牌刻刀了,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质合金刀为主,永字牌刻刀分好几个系列,有高级型、豪华型、豪华B型、超豪华型、纳米刻刀等几个品种。
  
  女:印泥建议配备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打稿印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颜印泥),一种是好一些的书画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宝、朱膘印泥等)。篆刻完成后先用普通印泥打出印花,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修饰,等全部修好以后再用上好的印泥打出来。
  
  男:初学至少要配备号数不同的砂纸各几张,一般号数(粒度)越小,表面越粗,号数(粒度)越大,表面越精细。如1000号的砂纸就比600号的砂纸更精细。
  
  男:初学篆刻建议至少配一本篆刻入门书籍和篆刻字典,篆刻书籍推荐刘江的《篆刻技法》和吴颐人的《篆刻五十讲》,篆刻字典推荐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篆刻字典》或西泠印社出版的《篆刻常用字字典》,前者从名家的印中搜集字体,后者直接书写,各有千秋。当然网络上也有很多免费的篆刻资料,如篆刻导航网上有各类视频、字体查询工具,都是非常方便和实用的。
  
  女:毛笔 可以选用小楷毛笔,有弹性,好使就行。篆刻写稿用的墨建议用一得阁墨汁或者自己用墨条研磨出来的墨。写印稿建议用连史纸,金石印坊手工连史纸散页,幅面不大,使用方便。
  
  男:印石一、寿山石二、青田石三、昌化石四、巴林石
  
  女:下面请和我一起走进“篆刻名家作品欣赏” 丁敬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别号,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浙派创始人。喜好金石碑版,精鉴别,富收藏。曾搜访石刻,着成《武林金石录》。他的篆刻取法朱简,在汉印基础上,常参以隶意,构思安排都苦心经营。篆刻采用切刀法以表达书写的笔意,方中有圆,一洗娇揉妩媚之态。着有《砚林诗集》、《龙泓山人集》。丁敬在篆刻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并发展了朱简朱文短刀碎切的刀法,并进一步开创了"印从刀出"的创作模式,其篆刻"直追秦汉、力挽颓风",且文雅生辣,有很强的金石感,可谓前无古人。

相关推荐

今日更新